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院士:以支持全面创新为引领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2024-09-14   西北工业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282

9月13日,《中国高等教育》刊登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文章

《以支持全面创新为引领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现将文章登载如下,以飨读者。

宋保维: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以支持全面创新为引领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宋保维

    摘要: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有组织科研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学科交叉融合体系蓄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基础学科特色发展与应用支撑、常态化学科动态调整机制;以创新人才体系化建设支撑科技体制改革,依托重大项目打造战略人才梯队、构建人才成长流通的校企合作模式,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

    关键词:有组织科研;科技体制机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进程和强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为塑造全面创新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牢牵住科技体制改革这一“牛鼻子”,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大力培育创新生态,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更好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以有组织科研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是国之利器,关乎国家民族命运。《决定》强调,“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创新引领性作用,以创新驱动贯穿科技体制改革全过程。当下,科技创新是有组织科研的具象化体现。回望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光辉足迹,高质量有组织科研形成的新兴技术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强化有组织科研的方方面面,加快新兴技术创新,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各方面创新创造潜能,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贯穿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孕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活力、催生创新成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强化基础研究是新兴技术供给的内在动力。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科研链条的起点,更是新质力量供给的策源地,对强化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要强化正向基础研究的前沿探索和原始创新能力,还要着力深化国家战略任务牵引下的反向基础研究作用,通过理技对齐、双向发力的有组织科研,强化基础研究的科技创新引领力作用。一方面,要提高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鼓励自由探索,支持数、理、化、生等学科在科学基础、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领域开展“从0到1”的深入研究,逐步健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布局,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探索,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实现重大科学突破、形成自然科学研究整体优势夯实根基;另一方面,要注重强化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牵引下的“从1到0”工程技术反向基础研究,努力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在突破核心指标和工程应用后回过头来梳理技术瓶颈背后的科学问题,明确重大工程中的技术挑战和基础理论瓶颈,再把抽象出的关键共性问题转化为基础科学问题,搭建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基础理论体系,形成“点、线、面、体”的基础研究格局,筑牢科技创新的坚实根基和底座。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基础研究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的必经之路,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与基础研究共同构成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发展动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坚持“融合”的总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着力推进与转化企业互融、与科技金融互融、与高校科研人员自身互融,以“理顺转化渠道”为关键、以“激发转化活力”为核心,主动推进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着力破解“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难题。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与基础研究方向、队伍、平台、项目和成果进行全链条部署、一体化配置,为成果转化持续提供技术支撑、政策保障和投融资对接等增值服务,加大高质量专利培育力度,打造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好未来产业科技园,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融合。要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活力,对其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单列管理,细化完善资产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成果权属改革、成果评价等配套政策,建立更符合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将其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绩纳入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导师遴选等多方面指标体系。要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瓶颈,把其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的经费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出资,形成“技术入股+现金入股”的投资组合,实现对科技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对科研人员的激发和保护。要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贯通技术、平台和服务全链条各环节,壮大大学科技园转化、孵化、产业化等核心功能,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孵化、产业培育之间的断点,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力支撑。

以学科交叉融合体系蓄力科技体制改革

    学科培植创新根基,交叉融合助力改革发展。《决定》强调,“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学科建设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改革的突破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强抓手、强载体、强平台。新兴学科体系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增长引擎,是新形势下打破单一学科局限、激发创新活力和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重要牵引。在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引发链式变革的态势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坚持“谋”字为要,以“谋局”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以“谋变”完善学科组织模式和建设机制,从而形成交叉融合的创新生态,加速学科会聚和新兴学科建设。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颠覆性和突破性重塑中,重大原始创新早已突破单一学科研究范畴,进入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突破创新点“大科学”时代。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创新将成为新的具有系统动态特征的主流研究范式,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有组织地通过项目牵引、联合攻关、政策保障等方式持续做实做深理工交叉,以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助力工科发展,聚焦空天科技、海洋科技、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前瞻性布局一批国家亟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战略新兴学科。要做深做透学科交叉融合,依托学科交叉中心,组织多学科联合集智攻关,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交叉成果。深入探索交叉学科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健全“适配”交叉学科发展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机构建制,探索科教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工科信息赋能与拔尖造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是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趋向的核心技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在推动传统学科优化设置的基础上,主动借力乃至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双向赋能实现融合互促、协同发展。要以信息类学科全方位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强化传统优势工科与大信息学科群协同发展,通过“信息赋能”推动优势学科融合新生、迭代升级,形成高峰学科群峰竞秀、尖峰凸显的格局。要持续拓展传统优势工科新方向,尤其是探索“高精尖缺”学科生长点,依托理工科优势,瞄准先进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国际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的新工科领域,重点建设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航宇等学科方向。

    加强基础学科特色发展与应用支撑。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是主导大国博弈的根本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新时代大趋势,立足基础学科特色发展,积极对接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研究,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要强化基础学科顶层设计,以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和需求为引领,围绕前沿导向的探索性研究、战略导向的体系化研究和产业导向的应用型研究,立足各高校基础学科优势,以“基础+”模式构建“三军竞发”和“百花齐放”的协同发展新态势,从探索前沿导向中孕育传统理科新方向,在丰富研究场景中拓展学科外延,系统性部署基础学科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要积极投身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基础研究,从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凝练总结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物理、生物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探索研究平台,优化配套人事、空间、经费、招生、考核评价等一系列资源,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引导高校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团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定向性、有组织的科研活动,为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与突破创新、服务学科建“高原”筑“高峰”提供引领,夯实根基。

    加强常态化学科动态调整机制。科技发展的需要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牵引是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动力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不断创新学科管理机制,建立完善学科动态设置调整机制。要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国际国内环境和学科发展水平,持续健全学科评价机制,系统开展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为推进学科的“育增撤”和优化学科生态体系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建设水平监测分析。要稳步推进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学科新专业培育,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区域发展急需紧缺专业,建设特色优势专业群,同时坚持质量优先、贡献优先的原则,对发展缓慢和支撑人才培养支撑力不足、贡献不大的学科进行“并转撤”,切实提升资源利用效能和学科内生发展动力。

以创新人才体系化建设支撑科技体制改革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科技创新要靠人才。《决定》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人才健康成长离不开创新沃土的培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结合最为紧密的联合体,是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需力量,要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梯队建设,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注入人才动能。

    依托重大项目打造战略人才梯队。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的创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力量,要充分发挥并做强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构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的“金字塔”式人才成长梯队,形成层次分明、衔接有力的人才成长体系。要坚持内培主干学科人才、外引新兴学科人才,构建聚才引才强磁场,探索建立人才“交叉”聘任与管理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在两个或多个教学科研单位承担岗位任务、成果/工作量互评互认机制,实行“双聘用、双考核、双绩效”,牵引各类人才跨行业、跨单位、跨学科深度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要造就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完善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要加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分层分类分批优选一批战略、领军、青年团队,组建跨单位、多学科、泛领域的项目攻关团队,健全团队支持、培养评价、激励和退出机制。要着力打造科技领军人才,鼓励和支持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在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其综合创新能力,发挥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带头作用。要大力选育培养战略科学家,面向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任务,以杰出领军人才为重点,担纲领衔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国家重大项目,深度参与国家科技顶层设计和规划,切实发挥战略前瞻引领作用。

    构建人才成长流通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国防领域人才队伍的“引育用评”体系,推动高校与军工集团、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单位开展人才流通和共育、共培、共享、共赢合作,着力破解行业技术瓶颈、基础研究脱节难题。校企合作的重心在于推动高校、企业“双向奔赴”,激发企业创新主体责任,发挥高校原始创新策源地特色优势,以制约工程技术发展瓶颈难题为牵引,积聚行业、高校人才要素,推动高校教师站在响应国家亟需、破解行业瓶颈的“最前线”,发挥基础研究的学术优势,深挖型号装备、行业瓶颈背后的根本问题,凝练方向组建队伍,上大舞台、有大贡献。一方面要统筹推进教师深入重点战略企业挂职锻炼,培育一批懂行业需求、精基础研究的教师队伍,激励教师进最前沿、上主战场。另一方面要聘请行业科研机构和企业总师、副总师到高校参加青年人才和未来总师培养,建设“学术带头人+型号总师”的双导师队伍,充分发挥校企联聘学者作用,不断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内涵发展,夯实人才梯队建设。

    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拔尖创新人才是引领未来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有组织地多维发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要“慧眼”选才,结合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前置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指标,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坚韧意志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标准,优化“强基计划”实施和在校生选拔体系;要“精心”育才,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持续完善本科专业调整机制,深入实施本硕贯通培养,推动“课程+教材+项目+平台”的全链条资源保障和育人范式革新,健全科研要素与教学要素的贯通融合,深化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领军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产教融合机制,形成教师队伍、科研项目、实验实习实训实践系统化优势互补,强调系统性、批判性的创新思维养成,推动实现不同育人主体、不同育人阶段、不同育人场域的先进资源均向育人汇集的生动局面,真正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坚持培育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培育创新文化就要在校园里树立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尊重自由探索和科学首创精神,尊重个性差异和发展特点,鼓励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潜心钻研,注重培养塑造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要大力弘扬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健康的创新生态和浓郁的科研氛围,不断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让高校科研工作者能够全神贯注从事科学研究。同时要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高校师生的爱国意识、奉献精神和人文素养。

    迈上新征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抢抓“两个大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厚植科技创新生态,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破除思想障碍、制度藩篱,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三位一体”推进构建创新体制机制新格局,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早日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宋保维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下航行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