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三季第七期,将于9月10日周二21:05在北京卫视播出。本期节目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先生,和“未来团”成员们一起揭秘东方红一号的故事!
新婚燕尔之际,投身于科研事业
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犹如星辰般璀璨夺目,被深深镌刻在中国航天史的辉煌篇章之中,它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伴随着雷鸣般的轰响,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尾焰炽烈如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东方红一号卫星划破长空,直指浩瀚星河。
东方红一号是中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太空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随同卫星翱翔天际的,还有那悠扬激昂的《东方红》旋律,它穿越了大气层,回响在宇宙深处,标志着中国首次将声音传递至无垠太空,让宇宙聆听到了来自东方古国的第一缕旋律,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开篇。
东方红一号卫星之所以能成功奏响那悦耳的《东方红》乐章,离不开陈俊亮院士及众多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奋斗与卓越贡献。彼时,正值新婚燕尔的陈俊亮院士,毅然接受了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相关的神秘任务。
尽管起初对任务的具体内容知之甚少,但陈俊亮院士深知这项工程对于国家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这场科技战役之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当陈俊亮院士深入接触到这项任务时,他方知自己肩负的是纠错编码的重任,这一关键技术环节与《东方红》乐曲能否在太空中完美奏响紧密相连。然而,科学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陈俊亮院士和同事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难题。
《东方红》旋律绕地球:
中国航天史上的璀璨音符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其发出的“嘀嘀嗒嗒”单纯机械音,激发了中国的雄心壮志。中国科学家与工程师们,怀揣着对科技进步的渴望与民族自豪感的追求,决心要在这一领域实现超越,发射一颗能够传递连续信号的人造卫星。
在众多候选方案中,一首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歌曲——《东方红》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卫星传递信息的最佳选择。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传唱度高,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与文化软实力的绝佳载体。
然而,在筹划如何将《东方红》这一饱含民族情感的经典旋律传扬至浩瀚太空之际,科研人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初,他们想利用磁带在太空播放这首乐曲,但这一方案迅速因其庞大的重量与复杂的工艺而否定。面对这一困境,科研团队创新性地转向了铝板琴——其清澈且穿透力极强的音色,成为了《东方红》乐曲在太空传播的理想媒介。
随后,科研人员精心设计了乐音装置,旨在将《东方红》的旋律以最佳状态呈现于宇宙之中。然而,地面测试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乐曲出现了变调现象。那么,在漫长的太空之旅中,如何确保这首承载着厚重民族情感的旋律能够准确无误地传回地球,这便和陈俊亮院士接到的纠错编码任务息息相关。
为了能让《东方红》成功在太空中奏响,陈俊亮院士翻阅了大量的外国文献,不放过一点点细节,通过反复研究与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东方红》乐曲在太空中的完美演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那熟悉的旋律穿越太空,清晰而准确地传回地面时,这不仅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次巨大鼓舞,更是对陈俊亮院士及其团队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的最好见证。陈俊亮院士不但是纠错编码的先驱者,还是程控交换的奠基人,智能通信的领航员。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乃至全球通信网络的现代化进程,为智能通信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道路,引领中国通信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算法定义未来,万物互联成真
在科研的浩瀚星空中,陈俊亮院士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贡献和不懈的努力,照亮了我国通信技术发展的道路。从青涩学子到科学巨擘,他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镌刻着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他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之中,当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那首熟悉的旋律穿越时空,准确无误地回响在浩瀚宇宙时,陈俊亮院士的名字就此出现在了中国航天的辉煌史册上。
不过,陈俊亮院士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是程控交换的奠基人,让亿万家庭实现了通信自由;他是智能通信的领航员,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为中国智能通信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他的带领下,智能通信网的研究不断深入,算法不断优化,使得万物互联的愿景得以实现,大力推动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实际上,物联网这一新兴技术概念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实现了物物相连、人机交互,为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物联网的意义在于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为人们创造了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新兴技术的起因,竟然是因为想看咖啡煮没煮好?
1991年,当时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面临一个问题:他们需要频繁地下楼查看咖啡是否煮好,这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编写了一套程序,并在咖啡壶旁边安装了一个便携式摄像机。利用计算机图像捕捉技术,他们将咖啡的煮制情况实时传输到实验室的计算机上。
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坐在实验室里随时查看咖啡是否煮好,而无需亲自下楼。这个简单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科学家们的日常烦恼,还成为了物联网最早的雏形。
物联网的迅速普及
离不开陈俊亮院士的贡献
2009年,全球开始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我国提出了“感知中国” 的概念。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物联网技术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迅速吹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它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工业领域,物联网实现了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助力精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便捷的医疗服务。
而物联网技术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背后离不开陈俊亮院士等杰出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在物联网技术尚处萌芽阶段时,多家单位争相寻求合作。面对众多选择,陈俊亮院士挑中了一个看似平凡却意义重大的煤矿合作项目。
彼时,煤矿透水事故频发,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与苦难。因此,陈俊亮院士毅然决然地将目光投向了这家希望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安全系统的煤矿单位,旨在通过科技的力量,监测瓦斯浓度,确保安全生产,守护每一位矿工的生命安全。
年逾古稀的陈俊亮院士,坚持亲自带队出差,与团队成员一同深入井下,共同探索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为煤矿安全保驾护航。在他的执着与坚持下,一个高效、智能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逐渐成型,为矿工们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陈俊亮院士的深情厚责与卓越贡献,不仅体现在他对物联网技术的深入探索与广泛应用上,更体现在他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与无私奉献上。他的事迹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勇于担当的强大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9月10日21:05,锁定北京卫视《大先生》第三季第七期,了解陈俊亮院士的通信人生!
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