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建议  >  观点建议详情

陈军院士:用好实景三维 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4-09-04   中国测绘   阅读量:181

用好实景三维 打造新质生产力

——陈军院士谈时空信息赋能新质生产力

王瑜婷

    在以“测绘地理信息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莫干山地信研讨会上,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就时空信息赋能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度解读与观点分享(如图)。

测绘地信与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体现了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陈军院士认为,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能够改造现有传统产业,催生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培育未来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数智赋能为特征,数据、算力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互联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测绘地理信息与新质生产力有何关系?陈军院士指出,测绘是通过感知、认知、表达等,测定自然要素、人文现象和人工设施的位置、形态、关系和演变等,产出多类型、多尺度时空信息,提供高水平时空技术支撑的一门科学技术。以测绘为手段获取的时空信息,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数字空间底座,是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要素。用时空信息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靠时空知识决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与此同时,测绘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高新技术的融合日益紧密,逐步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从数据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这也助推测绘地理信息自身成为新质生产力,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助力他人,成就自己”。

    陈军院士以“低空经济”为例,阐述了测绘赋能新质生产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三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今年又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认为是“万亿级风口”、新质生产力,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热点。城市空中交通是未来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在城市低空空域内,利用垂直起降或短距起降航空器及相关系统设施,实现载人、载货空中运输。城市空中交通在出行时间上具有显著优势,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从技术的角度看,城市低空空域环境复杂,既有楼宇密布、人口密集、天气多变、飞鸟干扰等不确定因素,也有复杂环境带来的公共安全、噪音污染等问题。针对大规模、高密度低空飞行需要,必须加强低空空域规划管理,构建多层级的低空航路网及数智化基础设施,合理规划低空资源,提高低空使用效率,做好飞行管控,规避各种安全风险,为有人和无人飞行器提供安全有序的固定行驶空间,为飞得起来、飞得安全提供保障。这就离不开实景三维时空信息的加持。

    城市地面交通离不开电子导航地图,城市空中交通则需要三维导航服务。因此,需将低空空域变成可定标、可量化、可计算、可管理、可利用的低空三维数据空间,用时空数据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靠时空知识管控。同时,建设低空经济数字基础设施,将低空空域的通道要素、民航航空要素、低空空域规划要素等数字化,集成相关空中导航信息,构建三维导航地图,为低空交通提供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城市空地协同的立体智慧通航系统,从而更好地支撑低空航路规划、空域线路管控、飞行安全预警等,保障低空运行安全,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陈军院士还强调,低空三维导航涉及三维导航数据产品、中间交换格式、终端产品等诸多环节,要用到数据采集、处理、质检、转换等软件或工具,均需要标准和技术的支持。目前,在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的支持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联合业界有关单位和机构,通过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请国家标准立项,开展低空三维导航数据模型标准研究。

进一步发挥实景三维的作用

    近些年来,测绘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时空信息产品与服务不断丰富,已逐步进入千家万户,在政府机构和单位的规划、管理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两年,自然资源部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生产和提供新型三维时空数据要素,以更好地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和全社会数字化转型。

    何为实景三维?陈军院士给出这样的定义:它是将多维现实世界中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立体结构与外观的数字化,形成立体化、实体化、实景化的三维信息产品。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实景三维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它通过“人机兼容、物联感知、泛在服务”,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关联互通,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质增效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时空信息支持。

    作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组长,陈军院士联合全国有关专家,对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基本内涵、总体架构、主体技术及相关发展战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面向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定位、新需求,对传统基础测绘业务的转型升级,也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模式。实景三维中国主要由数据产品体系、数智技术体系、服务赋能体系组成,以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为支撑保障,通过政府内外网为国家数字化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服务。实景三维中国旨在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供统一的三维时空信息底座,实现各类社会经济和行业专题信息的时空化关联整合,支撑多元化的时空应用场景。

    陈军院士强调,在实景三维助力其他产业或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努力打造实景三维经济新赛道。为此,要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应用纳入数字中国建设大场景,充分利用实景三维数字产品,依托先进的时空计算平台,拓展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文化建设、城市低效空间开发、运动健康等关键领域,推动实景三维产业化应用。这就要求推动实景三维中国与“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实景三维的时空数据要素价值与作用,创新打造五大类高层次应用场景——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文化、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文明,为国家和地方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例如,将实景三维与文化遗产数据相融合,构建实景三维博物馆和旅游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路线规划、三维导览、时空轨迹和场景回放等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并助力文化遗产数字留存、虚拟修复、动态监测等。将实景三维与便民生活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室内外环境和各类物件的精细管理与分析模拟,提供基于实景三维的健身、养老、就业、家政等时空信息服务,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首次系统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布局,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是数字中国的两大基础。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提出了“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总体目标。

    因数字而变,因数字而兴。数字技术正日益融入经济发展的各领域,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土壤,不断拓展着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中国建设全方位推进的当下,时空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和核心生产要素。

    对此,陈军院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时空信息是实现数字经济背景下各领域智能规划、决策和管理的基础,在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用时空信息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靠时空知识决策,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界普遍共识与必然选择。以时空信息助力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且大有可为。应瞄准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攻克时空感知、时空连接、时空计算、时空智能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以实景三维中国为代表的新一代时空信息产品,打造时空算力基础设施,实施多层次的时空知识工程,提供高品质的时空信息,支撑高层次的时空分析,开展高水平的时空赋能。通过提供“无域不达的时空感知、无所不在的时空连接、无时不用的时空计算、无所不及的时空智能,无隙可乘的时空安全”,切实推动时空信息在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文化、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应用,实现时空信息赋能高质量发展。

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陈军院士最后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擎。科技创新也是测绘赋能新质生产力、打造测绘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应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力,放百年眼光,集创造之力,下好创新“先手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塑造新动能,开辟新赛道,这样才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一要加强科技规划与战略谋划,做好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做实科技规划,争取科技专项;二要组织好科技创新,加强智能化测绘、时空知识服务等基础研究,做好成果转化,打通科技与金融链条;三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测绘新质生产力的“增长极”;四要做好生产关系调整、体制改革等工作,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测绘》2024年第7期

    新媒体编辑:李英晨  姜懿轩

    初审:王瑜婷  王玉玲

    审核:陈兰芹

    审签:夏   俊

陈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