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金翔龙院士:中国水下考古取得跨越式发展 | 科技导报

2024-09-02   科技导报   阅读量:139

    金翔龙,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海底构造与海洋地球物理。

    水下考古是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其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是对淹没于江河湖海等水下古代遗迹和遗物进行调查、勘探和发掘的一门考古学分支学科。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持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在过去,受限于技术条件和装备水平,很多深海水域的古代遗迹和遗物难以触及。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深潜技术、水下探测技术和出水文物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深潜技术的突破为水下考古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深海考古是水下考古的国际前沿。2018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成立“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联合海南省博物馆在西沙北礁海域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此后,利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器等搭载考古学家进行深海水下考古的模式逐步形成,中国水下考古的深度从浅水区迈入深水区。中国科研团队在深潜器、深海探测等关键装备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考古人员能够在更深的水域进行长时间、高精度的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的效率和精度,也极大地拓展了水下考古工作的范围。特别是,2022年中国深海考古取得世界级的重大发现——在1500m深海域发现2艘保存完好的明代沉船,正是深潜技术与考古深度融合的体现。

    另一方面,水下探测技术的创新也为水下考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多波束水下声呐、浅地层剖面仪、旁侧声呐、海洋地磁仪及水下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使考古人员能够更为准确地搜寻、定位古代遗迹,并在不破坏遗址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的探测,为水下考古区域系统调查提供了技术基础,帮助中国水下考古调查实现了从被动式“渔民线索调查”到主动式“系统调查”质的飞跃。同时,这些设备还能够实时传输海底影像和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更为丰富和详实的研究资料,拓展了水下考古学的研究深度。

    在水下考古过程中,文物保护同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中国水下考古团队在出水文物提取与保护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对出水文物进行加固、修复和保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文物的历史信息和价值。针对目前脆弱文物水下原状提取的世界性难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研发了藜芦醛加固材料和水下环氧树脂多层材料固形体系等新技术,突破提取过程中水下原状固定、整体加固、出水搬运以及可控去除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填补了水下考古脆弱文物原位固型提取、人为可控去除材料和技术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水下考古的水平和影响力。

    水下考古仍面临诸多挑战,亟待多方面探索突破:(1)进一步加强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海洋通用技术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海洋探测平台向多样化、多功能化发展,将深海技术转化为深海考古能力。(2)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鼓励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合作,考古学、海洋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测年、环境考古、同位素分析、有机残留物分析等科技考古的发展。(3)开展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信息提取和实验室考古技术攻关,提高对发掘文物的第一时间保护能力。(4)大力发展数字考古,提升考古信息采集管理、综合分析和研究应用水平,加快文物保护科学数据库系统建设。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水下考古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深入合作,使科技创新赋能深海考古,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4年第14期

金翔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底科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