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车路云一体化,商业模式落地是关键——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

2024-08-21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阅读量:50

    “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有何特色?将会如何改变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和人民的生活?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丽娜?编辑高雪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持续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应用区。图为2023年7月6日,自动驾驶出租车在街头进行联调联试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自动驾驶发展新阶段,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交通甚至生活。我国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为弥补“单车智能”的不足,进一步助力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方案。该方案不仅成为行业共识,也是下一阶段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所在。

    “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有何特色?将会如何改变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和人民的生活?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近日,《瞭望东方周刊》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

李克强

    赋能自动驾驶

    《瞭望东方周刊》:智能网联汽车被称为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下半场”,“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推出的背景是什么?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李克强:一方面智能化、网联化技术改变了汽车的产品形态、产品属性和使用模式,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带来重要契机,能够带动芯片、人工智能、5G通信、北斗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支持数字经济转型。

    另一方面,汽车交通也产生了社会问题,比如交通安全问题仍然严重,人为因素等造成的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效率有待提升,交通拥堵现象依然严重等。在此背景下,我国希望通过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解决交通问题,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沿着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维度演进,形成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两大方向,其中单车智能化路线,即仅依靠车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及计算平台等实现自动驾驶,但由于车载传感器感知能力和范围受限、复杂场景的长尾效应难以解决、高精传感器和大算力芯片成本居高不下,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落地仍面临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诸多挑战,消费者体验感不强,商业价值与研发投入不成比例,难以实现与智能交通融合发展。

    立足我国汽车产业和通信基础设施优势,在深入研究单车智能的瓶颈问题和产业禀赋优势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的技术路线,可简述为“1-2-3”,即具有“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的1个系统架构,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2个技术特征,符合我国基础设施标准、联网运营标准、新架构汽车产品标准3个条件的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的典型复杂信息物理系统。

2023年9月4日,观众在2023智博会腾讯展厅体验人车路云一体化互动(王全超/摄)

    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路径逐渐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中国率先发布了“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2019年,欧盟发布网联式自动驾驶发展路线图,强调车与交通设施的信息传输关系;2020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发布《道路机动车辆协同自动驾驶相关术语分类与定义》(J3216)标准,也在进一步探究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模式。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正进入人工智能驱动的大模型、端到端发展阶段,重点是推动主要功能模块的全栈神经网格化和数据闭环训练,已取得重要应用进展。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基础平台/云控基础平台的建立,为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同时具备海量性和完备性的智能数据底座,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车路云一体化”中,“车路”容易理解,“云”指什么,它能发挥什么作用?

李克强:“云”是云控平台,包括云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平台。其中,云控基础平台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枢纽,也称“云脑”,负责接入全量路侧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并与交管、气象、高精地图等第三方平台进行互联互通,从更宏观维度提升车辆感知、决策与协同控制能力,赋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实现,同时面向各行业提供基础数据分析与数据增值服务。

    云控基础平台由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三级组成,其中边缘云进行实时计算,帮助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融合感知、协同决策规划、协同控制等核心功能,支撑网联云控驾驶应用。区域云实现车道级的速度与动态流量信息感知,赋能智能交通管理。中心云基于边缘云与区域云的大数据,对接交管、气象等资源平台的数据,面向交通、车辆生产、车辆服务等企业及科研单位,提供宏观交通数据分析与基础数据增值服务的数据、算法、计算工具等的支撑,帮助用户实现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的应用。

2024年4月3日,文远小巴抵达北京城市图书馆站(文远知行/供图)

    中国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全球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和其他国家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中国方案的优势是什么?

    李克强:美国由单车智能路线逐渐转向探讨基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车路协同应用路线,以期能够将物理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及其协同运行融为一体。欧洲结合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从国家和行业层面开展一系列相关的重大示范项目,探索智能化基础设施对智能驾驶的支持作用。但这些方案都没有把车、路、云更好地融为一体,来形成“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新构型,以真正实现车路一体化系统,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发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首先,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为新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其次,在5G通信等智能网联核心技术方面拥有领先优势;第三,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体制机制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尽管中国方案强调要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联网运营标准和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但“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在其他国家同样适用,只是需要符合所实施国家当地的标准。

    《瞭望东方周刊》: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公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这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李克强:“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试点由五部门联合发起,指明了我国“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凝聚汽车、交通、通信等多个产业的力量,将促进车辆网联化功能的前装量产,促进云控基础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多个万亿级产业的融合高质量发展。消费方面,将大范围触达用户,提升消费者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度,保持并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果。

    2024年6月19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智能网联部智能驾驶室主任张诚在一辆智能网联汽车内做测试(孙凡越/摄)

    在扩大发展成果的同时,应在一体化融合架构指导下,同步打造安全可控的生态产业链,鼓励提高车端网联能力的搭载率,以基础平台为载体,共同推进产品架构、研发模式、测试方法、商业模式等全方位创新和产业推广,鼓励国内机构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技术的快速转化与应用;同时,还需要强化国家信息安全和数据治理的综合要求。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方案的技术应用能够为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应用场景带来何种变化?

    李克强:中国方案对出行、物流等行业带来智慧化新体验和商业模式,以智慧公交为例,基于“车路云一体化”架构的智慧公交,通过集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动态调度等为一体的公交柔性数字轨道化运行模式,可提供全域协同感知、各类网联预警等网联场景服务,提升公交运行安全性、公交准点率和运行效率,从而改善公交接续平顺性和民众乘车体验,最终实现公交运行更准点、更高效、更舒适、更低成本的突破性全面性能提升,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收益。

    此外,中国方案还能够为诸多场景赋能,如智慧环卫、智慧矿山、干线物流等,解决劳动力短缺、作业环境恶劣,提升作业灵活性、响应速度、作业/运输效率等。

    商业模式落地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方案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李克强:首先,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网联驾驶性能优势不突出、没有商业盈利模式等各种问题,是否能够长期坚定正确的技术路线将是重大挑战。

    其次,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交通、交管、汽车、通信等主管部门和企业采用统一架构协同推进,各个城市能否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是较大挑战,且存在部分基础设施性能较差,导致各个城市、各个示范区存在孤岛现象。

长沙,全国首条支持自动驾驶的智慧高速公路G5517长常北线高速长益段

    第三,整车企业参与度仍然有待提升,虽然国内车企认可“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理念,但在落地层面对“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涉及的信息监管机制、安全责任主体、基础设施覆盖率等存在一些顾虑,若整车企业与各地示范区开展的联合测试验证进展较慢,具备网联化功能的新车型普及速度不及预期,将对试点城市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联网数据缺乏汇聚标准和路径,缺乏全国性的标准,缺乏区域的和全国性的主体进行数据的统筹协调,给跨行业、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带来障碍。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应对挑战,关键是商业模式的落地。这里特别强调:应用驱动,商业可行。“车路云一体化”要想大规模普及推广,其背后一定要有可行甚至是可观的商业模式,只有商业闭环,所有参与方都能获得效益,这件事才能不再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自发地滚动发展下去,以至推广到全国。商业闭环的前提是技术闭环。但只有技术闭环,没有商业闭环,这件事就做不大、做不强、做不出产业新赛道。

    此外,应坚定技术路线,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标准体系,针对交叉领域,通过联合研究、联合发布等方式,强化跨产业标委会协同。促进国标、行标、团标组织的对接,持续优化完善各类标准化有效供给。统一规划各类道路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明确智能网联全要素数据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安全、数据分类分级、数据确权、数据要素流通、数据交易等方面的规定,加快形成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环境。

    《瞭望东方周刊》:交通发展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将会如何改变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和人民的生活?

    李克强: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的落实将显著减少交通事故,提升交通安全性,目标是实现“零伤亡”,让出行更安全;享受便捷高效的共享出行服务,获得更多元化的出行选择;拥有更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改善出行体验,提升生活质量。

    对于交通管理来说,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落地能实时感知交通状况,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提高出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对于城市管理来说,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应对停车难、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

李克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车辆设计与制造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