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新华访谈|李家彪:海洋具备更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2-08-22   新华网客户端   阅读量:89

    近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接受新华网专访,围绕绿色低碳与海洋资源开发分享了如下观点。

    新华网:您认为,我国目前在海底探测与开采方面有哪些重点目标?作为沿海省份,浙江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能做哪些贡献?

    李家彪:在深海开发领域里面,渔业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生物基因都是特别重要的部分。其中,渔业资源已经有相关的协定,而矿产资源则是刚刚兴起的。钴、镍、锂这些支撑新能源技术发展的基础材料,在陆地上并不是很丰富,因此,“海洋资源开发”逐渐成为了探索对象。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金属需求量很大,尤其是新能源相关的金属资源更加稀缺。我们要跨过环境带来的屏障,直接做清洁生产的先锋,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此外,观测领域也是发展的重点——观测重点要从区域走向全球。目前我们的北斗卫星等都是在做全球的观测,这一步做不好,就很难获得深入的认知。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未来的深海资源开发过程当中,需要我们有更大的创新性,拿出更有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浙江有一些特殊的海洋情况,比如有很多淤泥质海岸也叫“光滩”。以前有人认为“光滩”不长草,没有植物,缺乏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但研究发现,这些“光滩”上面的生物非常丰富,其固碳能力不容小觑,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与利用的。

    此外,在深海资源的开发方面,仍需要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要为商业开采做技术储备。浙江省近期成立了“东海实验室”,希望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智能优势,推动海洋开发的前期关键技术的攻关。

    新华网:您认为“海洋工作”在“双碳”目标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应该如何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李家彪:总的来说,海洋具备更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宏观层面上,海洋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与热量;从微观层面来看,沿海区域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碳汇,比如滨海湿地、红树林以及盐藻等,这些特殊区域将来都是可以做碳交易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增加藻类或贝壳类的养殖规模,来增加海洋的固碳能力。还可以通过“地球工程”的办法,向海里面撒一定的铁,促进相应区域的生态发展,强化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当然,海洋工作也可以与其他工作相结合,例如我们过去“海洋工作”中的渔业这一领域,现在开始转向绿色生态渔业。另外,旅游业也是海洋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都需要我们发展一些新的技术,使其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靠拢。

    新华网:您对海洋二所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或展望?

    李家彪:把海洋二所建成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智库、海洋领军人才的成长摇篮、全所干部职工的精神家园,是我对海洋二所的期望。

    建设“海洋强所”,我觉得应该把这个目标具体化,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站在更高的层面,在更大的范围里考虑未来的发展。所以,吸纳重要的科技智库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此外,我们二所也是一个和谐的组织,我们也希望把它建设成一个我们共同维护的精神家园。

    新华网:在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中,您重点关注哪些议题?

    李家彪:一是关于资源开发的议题,在这方面,我们既要寻求绿色低碳的创新性技术解决方案,同时也要平衡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要推动在深海领域与极地领域的调查研究,了解各种生态环境的演化规律,才能确定哪些需要被保护,需要保护多少,哪些可以被利用。

    三是减灾防灾方面,这也是公共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实际上,海洋也是灾害的重要来源。我们应该针对海洋灾害推出我们自己的公共产品,比如说海啸预警、气象预报、以及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监测等,通过这些公共产品的提供,投送中国的力量,促进全球的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

    (策划:马江;统筹/拍摄:宋越;剪辑:宋越、王灿鸿;采访/文字:潘茹雪;提纲:杜睿雯、潘茹雪;编辑:张灵、潘茹雪)

(责任编辑 宋越)

李家彪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海底环境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