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采访“叶绿体奶奶” 我们赚了一节院士课|大道·记者手记

2024-08-05   封面新闻   阅读量:54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何宏杰

    大暑刚过的香山还冒着丝丝热气,约定上午10点的采访,封面新闻“大道”人文大家融媒报道提前半小时到达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调试拍摄设备。刚到景天楼拿出设备不过几分钟,一阵脚步声从4楼空旷的楼道响起,我们从楼梯间走出,果然遇到了同时“心有灵犀”提前半小时抵达的匡廷云院士。

    还是那身湖绿色上衣,搭配熟悉的牛仔喇叭裤,但这次的牛仔裤上多了几只小蝴蝶,匡院士热情地邀请报道小组进到她的办公室。

    与一般的办公室不同,这间布满绿植的办公室并不是她的专属,几张办公桌,一个小茶几,一对带碎花样纹的沙发。这里,还是学生的休息室、讨论室,集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室”。

    还没坐定,匡院士便从办公室的小冰箱中拿出几杯奶茶款待我们,“这个好喝,过来太热了,快喝点水。”全然没顾上脖子上刚流下来的汗水,推出一张电脑椅坐定,一点也没耽搁,采访便这样开始了。

匡廷云院士在中科院植物所接受记者采访。何宏杰摄

上海初次相见即被震撼  

故乡熊猫成“心仪礼物”

    首次见到匡院士是在2023年11月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89岁高龄的她,全程站立完成近20分钟的英文演讲,当场确实“吸粉无数”。在论坛前的了解中,发现院士是四川资中籍人士,想要进一步采访的心更浓了。在论坛现场,封面新闻记者也送上了故乡的熊猫。而正是这一熊猫便定下了情谊,半年后她依然记得。

    2023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牵头的“真核生物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们试着联系匡院士本人,本以为是石沉大海,巧的是院士居然回复了,报道小组便提出去拜访的想法,又是一周的等待,以为还是石沉大海。巧了,院士居然还是回复了。考虑到这位90岁奶奶年事已高,敲定采访细节也成为了难上加难。好在两天后,奶奶表示,愿意见一见这个从家乡来的媒体。

2023年11月封面新闻记者与匡廷云院士首次见面送上大熊猫。吴德玉摄

“叶绿体奶奶”开启科普小课堂  

我们赚了一节院士课

    亲眼见到这位90岁的老人,仍然会诧异于她敏捷的思维和惊人的记忆力,完全无法想象她是经历三次癌症的斗士。她能清楚记起每一个科研节点,能清晰回忆起往事的细节,就算被打断也能马上找回“主场”,在应答如流的情况下,还能随时开始一场科普小课堂。

    “叶绿体奶奶”解答了这个称号的来历,“我长期从事光合作用的研究,光合作用实际上是绿色植物一个特有的功能,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能量和物质转换过程,而叶绿体正是绿色植物和藻类等真核自养生物细胞中专业化亚单元的细胞器,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我的称号也由此而来。”随时随地开启的科普小课堂,总觉得自己“赚”了一节院士课。

    植物为什么会是绿色?在院士奶奶面前,我们就像是不断提出问题的稚嫩儿童,心底总有十万个为什么,而她总能用最简单的语句解释清楚。“简单而言,是因为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主要吸收了红光和蓝光,以及大多数的绿光,少量的反射了绿光,所以植物看起来就是绿色的。”

    而她的“科普育儿”从60多年前就开始了,“那时候我刚从俄罗斯回来,需要在中关村的幼儿园去讲科普,当时就让植物类动物类的老师去讲,动物方面,就选了中国现代鸟类学的奠基人郑作新先生,植物方面就由我去讲光和作用,真是太抽象了,中国现代鸟类学奠基人郑作新先生的助手提了几十个鸟笼子,每一个鸟笼子一只鸟,然后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什么是害鸟,什么是益鸟。小朋友可感兴趣了。”

    那对于小朋友晦涩难懂的光合作用怎么讲?于是,画上一张墙那么大面积的彩图,图上有太阳,有森林,有麦田,有果园,下方画了两群小朋友,人和自然的关系正式开讲。“太阳怎么跟植物产生联系,就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我们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光合作用原材料,当时就让小朋友张嘴哈气吸气了,那这哈气出来了,释放的二氧化碳又该怎么走,用一根棍子在这张大图上做指示。”配合一呼一吸的生动讲解,好像我们的思绪也被她带回60年多前的那个教室。

女院士们在中国科学院晚会上的演唱(左一为匡廷云)

“90后”也可以很“潮” 

“现在穿的可比以前收敛许多了”

    采访现场,除开科研话题外,匡廷云院士也和我们聊了聊穿搭,对于“老人”的刻板印象在她身上仿佛不太“见效”,生活中总是喜欢身着鲜艳服装的她,她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无论是顶级科学家论坛的紫色喇叭裤,还是国家进步科学奖领奖现场的一袭红衣,总能在一群人中一眼找到她。

    “你看我之前在苏联留学的时候就穿红裙子了,现在穿的可比以前‘收敛’许多了,而且现在瘦了,感觉还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谈起穿搭话题,奶奶立马拿起手机,熟练地拿起手机,解开密码,在相册中精准地找到那一张照片,给我们看,在她的青春里,似乎一直在和鲜艳的颜色作伴,即使岁月老去,她依然有那一抹亮色。

    没想到,这位“90后”还有更潮的事情,“我是四川资中人,你们知道吗?刀郎和我是老乡,我们资中还是出了很多名人。”虽然和《2002年的第一场雪》差不了几岁的我们,也在接受着院士的冷知识科普,原来院士不仅仅做科研,她还可以那么潮。她也会拿自己的年龄开玩笑,和王蒙老师前后领奖的她向主持人笑称自己只比王蒙小两个月,两位“90后”调侃着关于90岁的故事。

    匡廷云说:“我一辈子都在研究光合作用,人家说我是追光者,六十几年一直在追光,是我对我自己专业的一种执着,一种热爱,一种激情。人总是要追求光明。”楼间电梯里遇见的学生,总是称她为匡先生,这里的匡先生,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能感知生物之美,又总能突破科学的前沿问题。

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