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2023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丨徐德民:六十载为国铸剑 六十载为国育才

2024-07-29   陕西网   阅读量:212

    7月26日,陕西省科技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徐德民获2023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60载为国铸剑,60载为国育才。徐德民长期致力于兵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和海洋安全做出了贡献。

    87岁高龄的徐院士虽白发如霜,却双目炯炯、声如洪钟地说:“工作60年,我做过两件事,一是为国铸剑,二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图片 1

    “我们研究的成果终于可以服务国家了”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海军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为了维护海洋主权和安全,发展海洋经济,30出头的徐德民提出研制一种新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的建议,带领团队承担起总体方案论证、原理样机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等重要技术工作,建造出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自主水下航行器。

    由于该项目属国内首次研制,器件性能不稳定,大家又缺乏相应经验,导致出现故障,甚至烧坏器件的情况。在经过反复的排查、摸索、总结后,徐德民带领团队终于战胜了困难,使系统稳定工作。

    实验验证要到海上去做,但陕西位处内陆,离海比较远。铁路不通时,他们就绕道走,坐火车从西安到济南,从济南到烟台,从烟台再坐轮渡到大连,再从大连到旅顺,每次试验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四五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但他们全身心将自己投入到研制工作中。

    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和不懈努力,徐德民带领团队突破重重技术难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他们研制的深控系统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创性,成为我国自主水下航行器控制技术的重要突破。1985年,该型自主水下航行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片 2

    “没有条件,咱们创造条件也要上!”

    1998年,国际上制海权的争夺日趋激烈,立志强我海防、固我海疆的徐德民经过长期思考,决心研制一种新型的自主水下航行器,并着手启动研究工作。实验研究需要经费支持,尚未立项,没有经费投入。

    “没有条件,咱们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团队顶着压力和风险毅然申请了贷款进行试验研究工作,压力之大,足以想象。

    寒冬腊月里,他带领团队成员经过仿真实验研究,确定了导航系统的最佳技术状态,他们顾不上享受喜悦,又带领团队前往湖上进行验证性实航试验,顶着高原上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忍受着风浪中船体的剧烈摇晃,完成了关键技术指标的试验验证工作。技术准备工作在山洞里进行,山洞里潮湿,空气流动性很差,工作一两个小时就得出来透透气,即使环境再恶劣,他们也都咬牙坚持。在徐德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一定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上高山,出远海,山沟里奔波,海浪里颠簸,住无定,食无常。三年多时间,他带领团队克服了一切艰辛困苦,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技术性能大幅提升,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远程水下自主航行器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该项成果于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片 3

    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是集体,是团队。在三尺讲台辛勤执教六十余载,他重视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特长确定研究方向,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学风,形成乐于助人、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实事求是、讲求效率的处事做人态度;重言传,更重身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为了促进学科发展,徐德民创建了我国自主水下航行器控制专业,创设了“自主水下航行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主编了我国第一部“自主水下航行器自动控制系统”教材,修订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教材。

图片 4

    “我们从事的研制项目都是国家的需求,为了使我国装备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必须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努力攻克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虽然有一定风险,我们也要敢为人先,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为国奉献。”徐德民院士扎根西部,潜心育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带领团队获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为我国水下无人装备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基础。(记者 王思敏 王城城)

责任编辑:窦娣

徐德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下兵器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