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纪念庄育智院士诞辰100周年】庄育智传略(二)

2024-07-26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阅读量:48

    庄育智(1924—1996),材料科学、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难熔金属合金研究领域的开拓者。领导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为我国国防工业和高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早年从事钢中夹杂物和薄板夹层、复相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钼合金顶尖、相图等研究工作,促进了我国钢铁和石化工业的生产。80年代起在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等方面取得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磁性和磁性材料学科的发展。

    2024年7月27日,我们将迎来庄育智院士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庄育智院士的一生充满了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和对国家发展的无私奉献,为了纪念这位学术前辈,我们特此设立专题,回顾他的生平事迹和科研成就,以此激励后人继续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研究功能材料,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十年动乱后,金属研究所由为国防尖端服务转到研究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庄育智又走在开拓者前列,在金属研究所开辟了功能材料研究领域。在他的领导下,开展了铌钛合金和A-15化合物实用超导材料、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永磁材料和贮氢材料、难熔金属合金耐蚀材料、热弹性马氏体效应和形状记忆合金以及夹层化合物的研究。1980年,他领导研制了钼-30钨耐锌液腐蚀合金,为葫芦岛锌厂试制成功耐腐蚀合金扬锌泵竖轴,比原来竖罐锌蒸馏炉用的石墨竖轴寿命提高了100多倍,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铌钛合金超导线1988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自1986年起,他先后承担了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和稀土合金相图或相关系研究、制备稀土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新工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领导的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研究,为发展利用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和永磁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结合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和稀土巨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合金)的合金相图和磁性能,先后研究了Er-Co和Dy-Co二元系相关系,(Pr0.8Tb0.2)FeAl和(Dy0.65Tb0.25Pr0.1)FeAl赝三元系富Fe区及(Dy0.6Tb0.3Pr0.1)(Fe1-xMnx)1.85系富Fe部分的相图。发现了具有应用前景的含Pr新型巨磁致伸缩稀土合金(Dy,Tb,Pr)FeAl和(Dy,Tb,Pr)FeMn化合物。系统地研究了Nd2Fe14B、Er2Fe17CX、Dy2Fe17-xAlx (N或H)y、RCo12-xTix、RCo10Mo2和RT10Si2(T=Co, Co和Ni, Fe和Ni)等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他撰写了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如“Y(Co1-xMx)5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能”、“Gd(Co1-xMx)5化合物的稳定性与分解机制的研究”等。自1981年起,他先后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稀土合金相图、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磁性的学术论文100多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交流。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研究方面的相关工作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994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由于他在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研究的成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实验室和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实验物理所先后主动提出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双方由1983年起开始进行合作研究。已培养毕业博士生10多人、硕士生30多人。他后又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人。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磁性和磁性材料领域的青年优秀人才,为磁性和磁性材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制定标准,服务安全科学技术

    1984年11月,庄育智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任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心主任兼总工程师,从事中心的实验室建设工作。安全科学技术是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轨道。随着劳动安全卫生大量的法规技术标准的颁布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概念、新名词;而从国外翻译介绍的大量专业术语,不规范,名词不一,解释各异,应用困难。因此,急需一部有权威性的综合的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为安全卫生专业科技词汇作规范性释义。1987年3月,劳动部组成以李伯勇副部长为主任委员,庄育智、傅师荣、隋鹏程担任主编的编委会,组织有关方面专家75人进行编写工作。该词典编写工作历时5年,共收词3000条,分为安全管理、工厂安全、矿山安全、劳动卫生工程和裸露压力容器安全5部分,主要解释安全科学技术专业术语,或在劳动保护工作中常用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词汇,并适当介绍了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机构以及有参考价值的国外情况。庄育智除担任主编外,还承担了压力容器安全部分的编写工作。在劳动部期间,他还参加安全生产中长期发展纲要、八五规划的讨论,压力容器国家标准英文本的审定。

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中心工作期间,庄育智继续在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培养博士研究生。1994年12月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授。他为华南理工大学不但提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思想,还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思想、观点和战略措施,并且身体力行去实践。在他的领导下,机电工程系筹建了磁性材料实验室,申报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博士点也获批准。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国科学院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并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签订了合作科研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在他的带动下,华南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学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获得了19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庄育智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在他的工作日程表上没有休息日。即使是春节,也加班加点伏案工作,为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撰写申报书。

    1996年3月7日至10日,庄育智冒着严寒只身上北京为原来所承担的课题结题和新项目的申报工作而忙碌。回校后又开始主持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对十多位毕业研究生的论文一一过目;3月14日至18日,为拓展与海外同行的联系,他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德·波尔教授来校讲学,商定合作协议;3月19日至20日,又为系学位委员会的工作奔走;3月21日晚,他又要到沈阳主持研究生毕业答辩了,这已是短短一个月内的第四次出差了。临行前,他还照例早晨7点30分到办公室,与分管科研的系副主任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研室主任一起研讨金属材料学科“211工程”建设的立项等问题,一直忙到中午12时才分手。3月23日19时40分,庄育智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庄育智为我国金属材料学科的发展,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为祖国科学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壮丽诗篇。为我国钢铁和石化工业以及航天事业的技术进步,难熔金属合金、相图和磁性材料等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他德高望重的学者风范、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激励着每一位后来者。

庄育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