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报告
6月20—21日,第三届大湾区工程师论坛在澳门举办。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以《涵养颠覆性技术培育环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进行分享。
陈学东
颠覆性技术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模式。陈学东介绍说,颠覆性技术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对传统或主流技术进行另辟蹊径的革新,能够改变已有规则,取代已有技术,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颠覆性技术具有高风险性、变革性、前沿性、前瞻性、时效性、隐蔽性等特征。他从数码相机、液晶电视、LED技术、智能手机、AI大模型等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未来15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陈学东建议,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制造强国建设,需要围绕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生产关系的跃升,从政策引导、产业布局、协同创新、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共同推进。加强颠覆性技术政策引导和顶层设计;布局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智能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建立面向颠覆性技术的长周期研发投入机制;建立颠覆性技术培育的人才环境。
陈学东还建议,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区位优势,吸纳全球先进技术与优秀人才,辐射全国,在合作开放中增强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大湾区与内地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实现国内大循环格局下技术与人才的共同发展。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高端医疗器械、先进材料、智能家电等大湾区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部署创新链,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 刘肖勇
图片 | 主办方
编辑 | 董敏炜
审核 | 莫文艺 冯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