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山农名人馆】于振文:麦田的“赶海者”

2022-11-14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阅读量:129

于振文院士

守望麦田心系国家粮仓

    于振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栽培学家,1944年6月生于北京市。1982年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85年7月至1987年2月,美国肯塔基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教授。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小麦栽培学组组长,山东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团员,山东省政府农业良种产业化开项目小麦执行专家。


余松烈院士(左)与于振文院士(右)合影

    1979年,于振文考取了著名小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的硕士研究生,开始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小麦高产栽培理论。

    1985—1987年,于振文赴美国肯塔基大学进修,进行小麦产量生理研究。回国后,他对小麦衰老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他主持完成的“小麦衰老生理和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小麦生产主推技术。

    于振文提出,搞科研要着力解决生产中的重大问题。20世纪90年代,于振文创建了优质强筋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于振文主持的“小麦品质生理和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课题研究成果200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生产主推技术。

    1992年于振文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2003年他被任命为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17年来,于振文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把大量精力用于指导生产。

    在2007年5月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小麦生产形势分析会上,于振文提出两个建议:一是组织力量进行气候变暖条件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的适宜播期、播量试验;二是黄淮海地区将小麦播种期推迟5天左右,以防止冬前旺苗的出现。这两个建议都得到采纳,现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冬前旺苗现象已经大大减少,多年影响小麦生产的一个难题得到了解决。

    2009年1月初,于振文带领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研究提出科学抗旱方案。这一情况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积极组织下,抗旱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2009年的夏粮增产奠定了基础。
 

    于振文在农业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30年,为培养农业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36名。2009年4月,他把自己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20万元港币全部捐献给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设立爱农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在教学和科研中,于振文大力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他带领助手和研究生一起播种试验田,一起研究生产中的问题,他要求研究生吃住在农村。他说:“农业科研一定要在生产第一线进行设点,这样研究出的成果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面对荣誉,于振文说:“这些成绩是我们教学科研团队和小麦专家指导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也激励和鞭策我们要更加努力。我国的小麦生产还有很大潜力,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任重道远,要不断创造出丰硕的成果,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于振文(左)深入试验田考察

    于振文系统研究小麦产量与品质生理和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出调控小麦衰老进程提高粒重的高产栽培理论,揭示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品质与产量同步提高的优质栽培生理机制,提出以氮肥后移和生育前中期低定额后期控制灌溉为核心技术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部定为主推技术,在黄淮海麦区推广。

    截至2014年6月,于振文培养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36名。于振文认为,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工作,在科研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划的完成,创新研究团队大都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团队合作。

来源:学生会宣传调研部

文字来源 | 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 |百度百科

编辑 | 苏誉 刘吉昌 战晓婷 卢姿颖

审核 | 崔志峰 李涛 尹昌美

于振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