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建议  >  观点建议详情

陈文兴|以跨学科教育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以纺织类高校本科教育为例

2024-03-12   中国高教研究   阅读量:132

    摘 要:跨学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质,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针对地方纺织类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跨学科教育共识未形成、跨学科教育资源不流通、跨学科抓手匮乏以及跨学科教育制度保障缺失等问题,应通过确立多元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优势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抓好课程、师资、平台三个关键,完善跨学科教育制度建设等举措,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跨学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纺织类专业;一流本科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跨学科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部等三部委在《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针对拓展学科育人功能这一关键,提出“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并围绕高校存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于2022年2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创新交叉融合机制,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作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中的重要目标,跨学科教育应当成为加快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也必将有助于解决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在解决未来社会重大复杂问题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有利于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行业精英、国家栋梁,其多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在开展过程中必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确保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复合型和创新性。

    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跨学科本科教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跨学科教育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依据,通过对我国部分纺织类高校跨学科本科教学改革探索,以实施跨学科教育的“问题解决”为导向,从确立多元成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优势学科专业引领作用,抓好课程、师资、平台跨学科资源建设,完善跨学科教育制度建设四方面,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以期为建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跨学科教育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依据

    (一)知识生产模式演进视角的跨学科教育内容变迁

    全球范围内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方兴未艾,由此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竞争力量格局。党的二十大明确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任务,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科技竞争和国际较量带来的深刻影响,高质量推进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跨界转型时代,问题丛生,但“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否则教育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立足“两个大局”,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对标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针对卓越创新人才多元性和多样化特点,重视以跨学科综合素养和解决真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能力塑造,培养大批爱党敬业、具有全球理念、跨学科知识、善于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20世纪以来,学科分化与综合的趋势日益加深,单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越来越难以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传统以特定共同体的学术兴趣为主导的知识生产模式Ⅰ逐渐向以协同推动知识生产、追求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为旨归的知识生产模式Ⅱ以及以知识的集成创新和共同解决国家、区域和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生产模式Ⅲ转变。在模式Ⅰ情景下,人们在学术兴趣的驱使下,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在模式Ⅱ中,人们在应用的背景下进行发明,为现实问题与具体情境所驱动,形成非固定化、程式化的情景知识。在模式Ⅲ下,大学、产业、政府及社会实体既是知识生产的执行者又是知识的使用者,知识生产对社会公共利益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形成动态化、多维的、适应性知识。在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推动下,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之间开始了广泛的交叉,学科交叉呈现出更大跨度的趋势。学科间的合作成为解决现实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Michael Szell等对Web of Science近10年1万篇高被引论文统计发现,影响力最高的220篇论文大部分来自跨学科研究。另据汪辉等对21世纪日本18位诺 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研究发现,跨学科培养模式是日本培养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重要特征。可见,跨学科创新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跨学科知识结构已成为一流人才的显著特征。知识的综合化、整体化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大学教育范式的不断转型。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对这一时代命题进行积极响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多样化变革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确立全新的跨学科教育理念,由过分注重分科化的主流知识体系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知识体系转变,促进教育方式由“教科书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以跨学科教育使学生形成通博与专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以普遍知识解决行业领域中情境问题的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求解未知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的跨学科卓越创新人才。

    (二)专通融合理念下的跨学科教育取向演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然而,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苏联模式”影响,过分注重学生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开展不足,呈现“专强通弱”,甚至“专通对立”现象。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学生一进入大学即按照专业划分到不同的院、系去接受分科化的“最有价值的知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概括化,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学生生活世界的丰富性,以至于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欠缺,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一现象在为特定行业输送专门性人才的行业特色高校更为普遍。

    当前,走出单一学科专业育人模式,以跨学科教育促进专通融合,培养学生基于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已成为中外世界一流大学教学改革中共同的理念选择。“如果再持有原有的领域界域、学科疆界和生活边界,墨守成规,止步不跨,注定要被自己的边界之墙挡在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之外”。在高校层面,跨学科教育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思想与理论,高校通过整合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形成一组课程,以问题和项目为纽带把关联的学科知识予以统整,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综合性问题、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一种教育实践形态”。可以说,跨学科教育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知识理论、技术方法和研究视野,让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课堂内外碰撞,能较好弥补专才教育观照通识教育不足的缺憾,是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向。

    (三)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跨学科教育主体发展

    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9.6%,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相比于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当前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更多、生源及其利益诉求更趋多元。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实现人人成才的培养目标是高校现阶段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本难题之一。

    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人的个性发展、多元成才提供了支撑。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七项在个人经验、文化和动机的影响下可以实现的重要的智能,个体学习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已有学习经验和外部信息进行建构,主动探索和创造新知识,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生成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基础和不同的个人经验、学习兴趣。就同一专业学习而言,有些学生可能对集中于某个学科专业的问题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对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更为专注。因此,每个学生都是拥有不同智力动态组合后的整体的、智力与人格协调发展的人,人人均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智能的开放性、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要求我们更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快融入多学科、跨学科的学习中,更易于形成多学科交叉复合的知识结构,更善于以创造性思维和多学科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与单一学科的专业教育相比,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思考和处理实际中面临的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形势及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以跨学科思维重新审视传统过于窄化的单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面向未来、交叉融合、自主创新的新诉求,加强学生跨学科教育,科学引导和充分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关注他们的个性成长和分类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

    三、基于跨学科教育的本科教育现状与不足

    (一)跨学科本科教育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跨学科本科教学计划始于20世纪初,90年代中期走向成熟。研究表明,美国在1975—2000年间跨学科学位计划的数量增加了250%。不少世界名校均在本科教学方案中把跨学科教育作为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举措。概括来说,国外跨学科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有“大课程”模式、“项目化”模式、“跨学科专业”模式、“跨学科学位”模式、“主辅修模式”等,上述模式既具有跨学科教育体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共性特征,也有在跨学科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制度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体现的个性特征,各模式并非迥然不同,往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重叠形式存在。如依据组织方式的不同,可将国外跨学科教育类型划分为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培养(大类培养)、混合嵌入型培养等。前者以美国的“通识教育”、英国的“新住宿学院制”为典型代表,本科生大学一年级时候不分专业,经过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后再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主修专业,具有重基础、宽口径培养的跨学科教育特征,培养载体主要是通识课程、跨学科项目、多学科联合的教学方法等;后者以日本的“集成教育”、新加坡的“课程学位计划”等为典型代表,本科生教育强调跨学科顶层设计、跨学科资源集成和整合,具有明显的统筹规划、混合嵌入特征,培养载体主要是设置组织机构(如本科生院等)、实施跨学科项目等,通常是参与跨学科教育的本科生基于跨学科专业、课程或项目的教育学习,促进跨学科创新及其知识在未来领域的知识整合和能力迁移。

    国内对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经验学习和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跨学科教育分析上,如黄俊平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了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周海涛从“融合”视角出发,阐明了跨学科教育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学界对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人才的探讨逐渐增多。如王焰新认为跨学科教育能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成为我国大学创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必由之路。杜芳芳等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探讨了基于问题的跨学科教育有效开展的策略。张晓报重点从理念、方式、制度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及突破路径。2017年,教育部新工科建设进一步推动高校工科专业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为高校跨学科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如陈亚玲对理工类高校在工程教育领域开展的跨学科教育改革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2018年教育部三部委《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学界对高校一流本科跨学科教育的学术探讨逐渐增多。如林健认为按照专业大类选拔招生,进行大类培养、跨学科教育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白逸仙指出一流本科教育重在实现产教融合、通专融合、学科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拔尖创新人才。后续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肯定了跨学科教育、跨界联合培养对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周光礼指出,目前我国C9高校都将开设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课程作为一流本科建设的突破口。

    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我国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基于自身办学特色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和办学经验。以曾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的我国7所纺织类行业院校为例,跨学科教育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是通过学科专业设置及管理体现的跨学科教育。为促进学生形成多样性的知识结构,不少纺织类行业高校根据社会发展,主动求变,交叉求新,对学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如浙江理工大学淡化学科边界,突出跨界培养,建立“大纺织学科群”,下设覆盖纺织全产业链的“纺织专业群”,突破传统专业、院系对学生身份的“固化”。二是通过共建共享跨学科平台体现的跨学科教育。现代产业学院、荣誉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大学书院以及项目等跨学科平台具有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共享的独特优势。目前,我国现代大学书院基本形成了书院与专业学院“联合育人”“分工育人”“一体育人”这三种模式。天津工业大学设立了博雅书院、天工创新学院,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苏州大学以紫卿书院为平台和抓手,践行新时代新工科发展新理念、新模式以及工科卓越人才培养新体系、新范式,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三是通过实施跨学科课程模块体现的跨学科教育。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指导下,纺织类行业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一流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苏州大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高端纺织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并在专业选修课中融入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的专业通识课程和前沿课程,打破专业壁垒。浙江理工大学设置科技创新、艺术创意、营商创业三类跨学科课程,每类课程包含若干课程模块。各模块课程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生职业规划进行分类设置,对学生进行大类培养。四是通过实践教学改革体现的跨学科教育。近年来,部分纺织类行业高校以培养基础知识宽广、实践创新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为根本,围绕“行业、产业、企业”需求,在跨学科本科教学改革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从浙江理工大学“三跨协同、四教融合、三链递进:新时代纺织‘三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武汉纺织大学“新文科背景下‘工经融合’纺织外贸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西安工程大学“面向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一强化三突出五融合’实践育人”等高校取得的教学成果奖可见,该类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强调“跨界”“协同”“集群”“融合”“交叉”“贯通”等跨学科元素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具有显著的“跳出教育看教育”特征。

    (二)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本科教育的不足

    总体来说,关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本科教育的实践探索越来越多。然而,面对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纺织类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本科教育实践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 跨学科教育共识尚未形成,导致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一是相关研究虽已对行业高校跨学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进行了某种视角研究,但大多是针对某所高校、某一专业,如研究地质行业特色大学如何以跨学科教学构建一流本科、研究地方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对策,研究数量偏少且研究主题较为单一,仍未形成普遍适用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理论成果。二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跨学科本科教育理念主要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仍未从考虑学生多元发展、多样成才的目标需求视角着手将其融入学校的顶层设计,导致师生未能准确认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和意义,仍然固守“专业对口”的择业观念,跨学科教育的功能和成效难以彰显。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兼具现实应用问题定向性质和理论研究纵深特征的多科性教育,它侧重知识纵横交错联系的特征正契合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对照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跨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开辟出一条培养综合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一流人才的新赛道。

    2. 学科和专业组织间仍存在壁垒,限制了跨学科教育资源共享。跨学科教育需要充分集中全校各学院、各专业优势资源,通过跨学科师资、跨学科平台等,实现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体化进阶培养。然而,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和专业的组织建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如固化、分化、窄化等不利于跨学科合作的问题。尤其是行业特色高校以优势学科学院为首的倒金字塔式的资源分配模式,使绝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少部分学院,学院额定经费、职称晋升名额以及招生指标根据学院等实体组织划拨,反过来更强化了学院、学科、专业等组织作用,使学院、学科和专业之间形成了明显分层,跨学科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局面很难实现。与此同时,学生一旦进入某个专业学习,就会被分门别类地按照特定专业进行培养,由此形成的特定学科身份意识也将导致跨学科教育难以推动。

    3. 跨学科教育实施还缺乏有效抓手,掣肘了跨学科人才培养实效性发挥。从培养目标来看,行业特色高校长期以来以培养社会专门人才为己任,对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十分清晰,这也极易引起跨学科教育内容选择上仍相对突出原学科专业知识的现象。从课程建设来看,虽然不少行业特色高校提供了大量选修课、通识课、桥梁课等供学生进行“自助餐”式的选学点用,但这些“跨学科”课程实际上仍是多学科课程的排列组合,跨学科教育的知识重构与整合任务涉及不多,降低了跨学科教育的成效。从跨学科师资来看,不少授课教师并不具备跨学科教育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在跨学科活动中往往出现机械拼凑甚至牵强链接知识点的情况,导致学生对跨学科教育的获得感不强。从培养环节来看,跨学科教育仍将重心放在教师的“教”上、放在知识传授上、放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如何“学”、知识如何建构整合、实践能力如何提升关注不够,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之间缺乏进阶桥梁,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强。

    4. 跨学科教育的制度保障还不够到位,影响了教师参与跨学科教育的热情。国家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高校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但国家有关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度政策却迟迟没有跟进。如目前我国尚没有适用于“双学位”的相应政策。某些高校开展的双学位制度一定程度上属于高校的自发行为,缺乏国家法定认可。再如培养制度,教育部公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仍是按传统的12个学科门类设置专业、实施人才培养、设置毕业规格等,并没有对跨学科、多学科给予专门类别划分,高校跨学科专业设置缺乏政策依据,跨学科教育的可作为空间也就非常有限。从高校自身看,有关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配套制度跟不上。尽管行业特色高校对跨学科教育推行了大类招生、分类培养、专业转换、双学位等制度改革,但这些探讨大多是对原有培养制度的小修小补,并没有跳出单一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此外,因跨学科教育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尚处于探索阶段,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师生管理还难以兼容、跨学科跨院系师资在科研成果、薪酬待遇认定方面也面临制度困境,影响了师生参与跨学科教育的积极性。

    四、以跨学科教育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一流本科教育的落脚点在人才培养,培养具有专通融合知识基础、较强的服务行业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坚韧不拔的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中的“四新”专业,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以跨学科的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质量,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革,提升本科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此,跨学科教育与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强一致性,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关注学生主体发展,确立多元成才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要以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为起点,又要以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为质量检验标准”。培养理念不到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工作无所适从,其质量也难以检验。培养行业一流人才同样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以解决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一流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做到“既尊重学生天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又能够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准确把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明确三点:一是培养目标要坚持“四个服务”基本方向,体现国家使命感。建设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当前最大的任务,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制定一流人才培养目标上应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国之大者”基本使命,科学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二是实现培养目标从工具性目标向价值目标转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贯聚焦行业专门人才培养,工具性目标较强而主体性目标较弱。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应更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将学生主体的发展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突出培养目标的精准对焦,培养结果的有效提升,将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完整知识和素质的工具性目标及时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解放、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目标。三是实现培养目标由知识目标向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转变。一流本科教育关注的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在跨学科教育中是否具备了可迁移的能力与素质。“普及化阶段的一流本科教育旨在面向全体高校,对标全体学生,实现学生思维、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因此,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培养目标上实现由知识目标向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转变,突出学生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调整院系设置、优化本科生培养方案,设置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平台,使学生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

    (二)突出优势学科专业引领作用,创建互融共生的跨学科教育环境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面向行业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学科专业,这些优势学科专业本身就代表着国内外行业领域内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立校之本、特色之源,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建设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格局,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为元素的“新工科”建设将高校教育转变提上议事日程。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以国家“新工科”建设项目为契机,以优势学科专业作为“新工科”的突破口,对学科专业进行重组和优化,打造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和支撑学科交叉融合、互相支持、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共同支撑一流本科教育。一是遵循“以优势学科建强专业”的思路,组建跨学科学科群、专业群,做到扶强求新。将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作为办好一流本科教育重要抓手,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意识,避免“重学科、轻专业”或“重专业、轻学科”的发展模式,依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优势高峰学科,集结分属不同学院的邻近学科组建优势学科群,以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专业群的优势资源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育。二是创建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学生创业等于一体的跨学科教学组织,做到交叉求新。通过跨学科教学组织,共商共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质量等,依托不同院系优势学科平台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对标“新工科”大类要求,对学生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切实将各学院优势学科专业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三是围绕行业产业所需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时将产业行业新需求、学科新知识向专业转化,改造升级传统特色专业,彰显特色。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引入传统特色专业,通过特色学科科研资源及平台向跨学科专业学生开放,打破课程、实验室等资源的院系和专业所有制,建立起校级层面的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资源共享和协同运行机制。

    (三)依托跨学科教育的融合属性,抓好课程、师资、平台三个关键

    虽然跨学科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跨学科课程内容融合不够系统、跨学科师资教育能力有待提升、跨学科教育平台不够衔接等现实挑战。针对跨学科教育缺乏有效抓手问题,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依据跨学科教育的融合属性,在“金课”“金师”“平台”等建设上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一是以“新工科”与教育教学改革融合为突破口,打造跨学科教育的品牌课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应立足行业特色,在“新工科”建设中,问技术发展改教学内容,围绕优势突出的专业,增设一批引领科技前沿、产业发展的跨学科课程。在课程组织上,确立“跨界”思维,对各类跨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计、严格筛选和精心组织,扩展学生自主选学空间,供学生选学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二是以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推进跨学科教育实施。与企业搭建师资双向流通平台,一方面培养存量师资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通过开展教师到企业实地培训活动,丰富教师产业经历,提升教师的工程知识储备和针对跨学科教育主题设置情景教学、组织跨学科议题研究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为本科生配备企业导师,通过企业导师围绕企业发展实际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提升学生跨学科意识和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三是搭建跨学科教育融合平台,实施“课堂-项目-平台”进阶教育。打造跨学科知识融合的课堂教学,围绕思政知识、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等,打造“跨”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科研教育、产业教育的“四跨”课堂教学,形成融合思政元素、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和营商管理知识的丰富课堂;提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各类项目,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实验项目、科研项目、设计项目或竞赛项目训练,在各类项目训练中实施跨学科教育,通过各类项目依次递进的创新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进阶拓展的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的荣誉学院、创业学院、产业学院等平台,通过企业认知、工程实习、产品设计依次递进的产业实战,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迁移的实战创新能力。

    (四)完善跨学科教育制度建设,保障跨学科教育机制有效运行

    以跨学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离不开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助力。在知识生产模式深刻转化的背景下,代表国家意志的学科制度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倡导者,也是推动高校跨学科发展的重要外力,在推动知识生产和跨学科发展中具有政策导向和统筹协调功能。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事实均表明,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政策牵引对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跨学科教育的可持续实施需要国家有关学科专业制度、学位制度及学校配套制度的保障支持,其关键是国家和高校应通过跨学科的体制机制建设,将跨学科教育引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制度化体系,促进高校跨学科教育在响应国家导向上实现基础宽厚、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应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为高校跨学科专业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在管理目录和功能定位上增设跨学科类别,使专业设置门类能够更好地与跨学科快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相匹配。同时,进一步增强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引导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结合“四新”专业建设,对传统特色专业改造升级,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元素,培育交叉融合新兴专业,通过跨学科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其次,增设跨学科方面的学位授予制度,坚持跨学科与其他学科门类不同类型、同等质量,将跨学科本科纳入国家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按学科门类授予学士学位,但在学位授权、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强化跨学科教育培养特点,突出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素养,完善跨学科教育有关质量保障体系,增强跨学科教育发展后劲。最后,行业特色高校内部应重视跨学科教育配套制度建设,完善跨学科教师的聘任与考评制度,通过“联合聘任制”“双导师制”等打破跨学科师资的院系禁锢,允许他们以跨学科教学科研成果进行职称评聘、业绩考核、项目申报等。

    【陈文兴,浙江理工大学校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纺织科学与工程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3期

陈文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
纤维材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