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昌俊:应推广普及基于方舱计算的智能算网

2024-06-06   中国信息化周报   阅读量:163

    6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讲席教授蒋昌俊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层论坛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战略峰会上表示,智能算网系统通过“两中心、一体系”的整体架构和核心技术,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提升算力利用效率,为数字经济提供新动能。未来,将继续推广普及基于方舱计算的智能算网,逐步形成品牌,引领算力新时代。

    算网建设的关键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旨在通过8大算力枢纽中心和10个数据中心集群,构建一张强有力的全国算力网络。

    蒋昌俊提到,目前,我国算力资源的分布仍呈现不均衡的局面,东部地区如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等地需求旺盛,而西部地区如贵州、宁夏等则具备算力资源。当前,算力分布和机架分布不均,导致运行效率不高,亟需优化配置。

    蒋昌俊表示,国家建立全国算力网络的关键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家一体化算网建设的关键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整个结构来看,未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架构的最底层是算网基础设施,包括超算中心、边缘计算、云计算等;第二层是算网中枢,包括统筹调度和智能优配;第三层是算网的运营,通过运营平台等行为,为各行各业提供服务,最终形成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推理等算网的应用,形成算力优配的最终价值。

    “两中心、一体系”的整体架构

    为解决算力优化配置问题,蒋昌俊提出了“两中心、一体系”的整体架构,即建立国家级的算力调度优化中心和国家级的算力交易中心,这两个中心将为整个算力体系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建立国家级算力调度优化中心和国家级算力交易中心,是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蒋昌俊表示,作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上海建设成为数据资源和算力网络的中心,将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海作为国家金融中心,具备科创优势,可以利用其业务、资源、人才优势、综合竞争力等支持热数据和快业务,适合承接算力交易中心的建设,通过算力交易,发挥算力资源的有效价值。而西部地区适合冷数据和慢业务,可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与东部地区形成优势互补。

    “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蒋昌俊坦言,就现在算网调度的基础布局来看有一些局限性,如服务模式的单向局限、各自为营的局部局限以及调度范围的同域局限等,这些需要通过技术扩展和市场行为来解决。

    同时,蒋昌俊表示,安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何改变被动式攻侵防御和孤立式安防体系等问题,就必须通过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安全体系,以及专业化、多模态化和大规模开放化等形式,形成安全有效的算力方式。

    “方舱计算”是实现算网协同的关键

    蒋昌俊认为,算力网的发展趋势是从算力源的聚合到算力的专配,需要有一个算力调配系统。对此,蒋昌俊提出了“方舱计算”。

    “通过核心技术实现算网协同,‘方舱计算’是关键。”蒋昌俊介绍道,方舱计算由方舱生成和管理系统、虚拟原位数据中心系统、跨域资源调度系统三部分组成。相比算力网络化,在固定的异构算力环境下,还要有机动性的算力配置,方舱计算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和伸缩性,适用于各类业务需求和算力资源的跨域调度。例如,在港珠澳大桥修建过程,海底洋流情况难以预料,施工过程可能会有突发性情况,数据采集上来要进行实时处理,如果都送到云上,时效性与安全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方舱系统可以在此时根据工程需要,根据不同的算力资源进行配置、统筹布局,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做到弹性调度。

    安全性方面,方舱计算通过行为认证、原位计算、本真计算等技术保障系统和数据安全。整体来看,舱网融合包括算力调度优化、算力交易和方舱核心技术三部分。在市场前景方面,到2025年,国家算力网络市场预计达到900亿元,通用算力和人工智能算力将大幅增长,通过舱网融合,将提高算力利用率和效率,推动算网高效运营。

    最后,蒋昌俊指出了智能算网系统三步走计划及未来前景:第一步,由实验室起步,建立多方关系,推广普及“基于方舱计算的智能算网系统”;第二步,品牌推广和影响最大化,推动算力源聚合、算力调配、算力专配发展,构建算力交易中心;第三步,引领未来算网系统平台体系架构、持续优化智能算网系统建设,突破技术壁垒,推动行业发展。未来,助力基于方舱计算的智能算网系统引领我国算网建设,支撑算力网络实现泛在连接、融合感知、无感调用。     

    作者:王洁

    编辑:高珊珊

    监制:刘晶

蒋昌俊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