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详情

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卓越之路·院士印记||铸造海防重器:“往前拱”,没有终点

2024-06-04   知领   阅读量:1279

    本期封面:

——“外国都没人做过
你可以吗?”
——“如果技术理论可行
我就一定要往前拱!”
这是40多年前的一场对话
这个一定要“往前拱”的人
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院士
他铸造了守护海洋领土安全的“海防重器”
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的新体制雷达
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拍摄的刘永坦图片来源:新华社

雷达,俗称“千里眼”
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但在对海探测上
传统雷达对许多东西都“看”不清楚
刘永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
长期从事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1981年,他做出一个决定
研制一种全新技术体制的对海探测雷达
使“千里眼”练就“火眼金睛”的本领
当时一些国家试图研制新体制雷达
但都没有做到过
许多人认为风险太大
不一定能干得成
刘永坦一个一个地找人谈
最终组建了六个人的攻关团队
他向大家打气
“根据我们现在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和我们掌握的技术
只要努力,我认为完全能实现”
但也坦诚告之
“肯定也很艰苦,因为前人没做过”

1985年,刘永坦带领课题组成员攻克关键技术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团队组建起来了
但真正的质疑才刚开始
“这个雷达能行吗”
“能解决别的雷达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他们认为
新体制雷达“希望渺茫”
他们惋惜
刘永坦可以从事更容易的研究
或者像当时不少技术人员一样
“下海”赚钱
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
刘永坦的回答是
“如果别人做出来了
我们再跟着做
国防安全会受到影响”
他相信科学
相信自己的判断
而且,他心里还有一个信念
希望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
也能“永坦”

1986年7月,刘永坦在

“对海探测雷达关键技术成果鉴定会”上作总结报告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1936年,刘永坦出生于南京
“永坦”二字

是家人对他

以及国家命运的美好祝愿

出生不到一年

刘永坦就随家人开始逃难生涯

从南京到武汉,再到宜昌,最后到重庆……

“从小对国家兴亡感受深刻”

“那种苦深深印在脑袋里”

小时候母亲经常教他古诗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些古诗词他至今背诵如流

他的心里

早已刻下“家国”二字

面对我国海洋领土监测的不足

“大部分看不到、管辖不到

别人进入我们的海域

我们都不知道”

刘永坦很着急

“如何能看得远

如何把我们的海域全都保护起来

这是国家的需求”

1988年

刘永坦向时任航天部部长李绪鄂汇报研究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于是,刘永坦带领团队

在荒无人烟的试验现场埋头苦干

一步一步往前拱

经过800多个日夜、数千次实验

系统地突破了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

远距离探测信号和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

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

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

在1989年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

1990年,他们首次完成了

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

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

团队也从当初的6人攻关课题组

发展成了几十人的研究所

视频来源:央视军事

1991年,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
1991年,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很多人认为

刘永坦可以停下来歇歇了

“你们干到这个份上已经足够了”

但他坚决说不

“这个事情没完,还得往前走!”

他想要让新体制雷达更加实用

又是一个十年

2011年,他们成功研制出

具有全天时、全天候

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

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5年,他们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团队被人送上“雷达铁军”的称号

刘永坦如此解释这支“铁军”

“我们团队的特点就是不服输

绝不向外面的封锁低头

不怕别人卡我们脖子

往前走,自主创新”

2018年12月,刘永坦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室

钻研雷达技术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9年1月

刘永坦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年过八旬的他

仍表示要继续“往前拱”

要让新体制雷达小型化,更加广泛实用

“只要国家有需求

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

他还将800万元奖金捐给哈工大

助力学校培养人才

希望有更多人接续这个事业

2020年8月,刘永坦和冯秉瑞伉俪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作者:陈海波

    封面:罗晓琪

刘永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电子通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