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院士来啦 | 顶级专家引领科研大方向

2024-05-14   中国宁波网   阅读量:315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内,绿茵茵的草地上,一台银白色试验样炮直指天空,格外显眼。

    “我们做好科研,把关键技术解决后,再进行批量生产,这就是其中一台1:1模拟试验件。”该院人力资源处负责人郑子云介绍。

    一台试验件,看似简单,但奥妙就藏在这简单里。

    

    “以前,这些装备用的是钢铁材料,吨位大,很重。现在减重超过一半。”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总工程师朱秀荣说。

    装备减重,和驻站院士才鸿年在材料发展上的战略决策、方向把控密不可分。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先进材料是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关键核心领域。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正是从事高端金属材料为主的国家专业研究机构,是国家科技战略力量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国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面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进一步发挥该院在军民两个市场中的作用,2008年,该院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才鸿年进驻院士工作站。该站作为宁波首批五个院士工作站试点之一,在当年的人才科技周活动上揭牌。

    才鸿年是金属材料国内顶级专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科技委副主任,担任国家多个部委先进材料专业组组长,在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决策、方向把控、项目实施、效能评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才院士入站后,从宏观战略制定,到具体科研项目全过程指导……对我们分院的发展影响很大。”回顾16年的合作,朱秀荣如是评价。

    

    方向决定道路,选择决定成败。

    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重大装备中的部分关键零部件需从国外进口,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为此,才鸿年提出,必须提前预判形势,做好自主保障的技术准备的前瞻性战略构想,并安排布局了一批重大攻关项目。

    在这一重要布局中,兵科院宁波分院主动担当,承担了动力系统重要部件材料、结构、制造、评价全过程技术研究。在才鸿年院士的助力下,经过两年时间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两个主战装备。

    前不久,一套材料体系的科研成果的发布,成为业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多、杂、散、乱”,这是材料体系存在的一大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材料牌号大多来自于苏联、美国等国家,部分为自主研制,材料体系“多、杂、散、乱”的问题,为工程设计的选材、装备服役保障的互换性带来极大困扰,严重制约装备研制和备战打仗。

    针对这一重大问题,才院士牵头组织多个行业的数百位专家学者进行主干材料筛选和系列化研究,分析提出约20%的材料作为主干材料,补充完善材料性能数据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材料评价体系,这一研究成果已成功颁布,为工程选材提供重要依据,也为新材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朱秀荣介绍说,金属材料是这个体系重要内容,作为金属材料的重要科研机构,兵科院宁波分院承担相关研究任务,并且圆满完成研究,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

    系列化抗冲击材料和结构技术,攻克国家重大工程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达到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动能、射流、破片毁伤技术实现技术跨代,显著提升“打得狠”能力和水平;轻质材料及其工艺技术,解决了地面平台、智能化毁伤装备的轻量化问题,为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结构平台……入站以来,才鸿年十分关注兵科院宁波分院的专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策划了一批影响力大并具有代际特征的重大项目。

    

    不仅助力兵科院宁波分院的科研创新,才鸿年及其团队还为宁波科技发展出谋划策,在国家重大项目立项、企业重点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效,有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兵科院宁波分院联合宁波展慈、宝迪轮毂、永发保险箱等宁波知名企业,成功申报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掌握先进铸造等技术,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经济效益;针对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迫切需求,与拓普公司合作研发一体化压铸免热处理铝合金及后底板等大型集成化铸件,为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厂家配套;与合力模具合作研发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应用技术,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科达精工公司的技术支持力量,开发汽车制动器卡钳产品及自动化生产线,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责任编辑:江小来

才鸿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属材料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