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用药剂量与体重有关吗?是否存在种族差异?他的研究发现其中奥秘

2024-05-08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阅读量:350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今天播出:《周宏灏:精准医疗的“拓荒人”》。

人物名片

    周宏灏,1939年生,今年85岁。遗传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个体化医学的奠基人。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建立了有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

△工作中的周院士

01?

怀揣炽热之心

40岁“出道”也不晚

    1989年,临床医学科学领域最具权威的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药物存在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方面的种族差异的文章,这一观点打破了国际医学界“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固有用药思维,也让周宏灏——这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被更多的人知道。

    文章还没发表之时,纽约和华盛顿的记者就已经闻声而来,仿佛是一瞬间,全球都知道了周宏灏的工作,很轰动。但周宏灏却说,自己一开始并没把握,想着这研究万一站不住脚,不是乱搞吗?所以他先做了普萘洛尔实验,后来又做了阿托品、吗啡实验。最终,三个实验结果都表明临床用药存在种族基因差别。这时候,周宏灏一颗心落了地,这才把文章送出去。

    周宏灏:临床用药是不是有种族基因差异,从来没有人做这个事情,这是世界第一篇文章。我有点儿奇葩,运气好,做出了结果。在临床用药中,最重要的还是关注个体的差别。说到底,创新的意义就在这里。

△周宏灏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重磅文章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药理学领域有如此成就的周宏灏,父亲是师从刘海粟的画家,姑姑是音乐教师,或许是基因里的艺术细胞,或许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差一点儿就走上了艺术道路。

    周宏灏会唱歌,有点儿艺术方面的特长。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和他关系非常好的同学把他带到自己哥哥工作的医院,当时一到病房,周宏灏就震惊了——到处都是病人。那一刻,医生这个职业的崇高性,以及病人对康复的渴望触动了周宏灏。一夜之间,周宏灏改变了志向,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年轻时的周宏灏

    立志当如山。然而,一时感动触发的“选择”,很快就遭遇迎头“冲击”。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医学院的周宏灏,发现医学知识如此庞杂、枯燥、严谨,自认为有些艺术浪漫气质的他,怀疑过当初的选择。

    周宏灏说他不适合学医,因为太枯燥太死板。他喜欢灵活,喜欢思考,但周宏灏认为自己既然选择了,就必须坚持下去。教材很厚,他经常背到半夜,甚至有时凌晨两三点还在读书。“走了这个路,就必须要完成”,这是周宏灏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年轻时的周宏灏

    40岁之前的周宏灏,路走得并不顺当。本科毕业后,周宏灏没有如愿留校当老师,而是被挑选到广州军区的一家空军医院当军医,在那里一做就是七年。

    1969年,再三考虑后,周宏灏选择转业,回到家乡长沙,在一家工厂里做保健医生。但是,当个“教书先生”的梦,周宏灏还在做。他知道当时的情况一定会发生改变,并坚信很快就会迎来改变。于是,他自学了英语。

    1978年,改革开放了。周宏灏没有找任何人,直接到湖南医学院的人事处,告诉对方他叫周宏灏,从哪里毕业,现在在哪里上班。很快,医学院安排了周宏灏的工作调动。年近40岁,周宏灏才开始从事他的专业工作。 

    从此,三尺讲台成为了周宏灏的舞台。国际上的临床药理学,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我国正式起步是在1978年。但是,周宏灏认定,这门新兴学科,是机遇。 

02

敢于“冒犯”权威

打破固有思维

    1983年,周宏灏获得了去香港学习进修临床药理学的机会,在做高血压临床咨询时,他偶然发现,同样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英国人用药的剂量要比中国人大得多。为什么英国人和中国人的用药剂量不一样?难道真的是所谓的体重差异? 

    周宏灏介绍,当时公认的理论认为,中国人之所以比外国人用药剂量小,是因为中国人体重小。比如,中国人用药剂量一次10毫克,一天三次。英国人用药剂量则为一次40毫克,一天三次,有的人甚至一次就达到80毫克。周宏灏认为,中国人的体重无论如何不会比英国人小8倍,所以他觉得用药剂量与体重无关。

    一路追本溯源,很快,周宏灏便从全球近10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Merck(默克)奖学金,带着科研资金和这个研究课题,成功进入美国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权威学府——范德比尔特大学。早年在国营工厂闲暇时自学的英语,也终于派上了用场。只是,他对实验仪器不熟悉,也不会操作电脑,很多东西需要从头自学。

    周宏灏:我是作为有经验的医生去的,所以没有人会带我。刚去的时候,药在哪里,处方怎么开都不知道。在国内都没见过电脑,我就在家里自学,特别厚一本书,一页一页地照着看、照着搞,就突破了。

△周院士在美国实验室做实验

    然而,在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周宏灏还是遇到了难题:找不到多元化的种族研究对象。这让周宏灏一度很苦恼,好在乐于助人的他,得到了许多朋友的援手。

    周宏灏:很难,给外国人抽血、做药理实验没有任何障碍,唯独中国人不行,所以受试者找不到。偶然机会,我在北京办签证的时候,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北大的学生,我们一聊都是到同一所大学。半年后,我见到他了,听说我要做实验,他说我来。就这样,他一带头,很快第二个也来了,后来就逐渐地做开了。

    那个年代,国门打开,移民到美国的人多了起来。只是,无论成名前,还是成名后,周宏灏始终不为所动。当时他还没有发文章,有人希望周宏灏也去拿一张绿卡,但他拒绝了。

03

科学没有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1991年,周宏灏在美国的研究开展得有声有色,时任湖南医科大学校长的罗嘉典来到美国,他此行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说服周宏灏回国发展。看到周宏灏在美国的研究和生活都处在上升期,罗校长开不了口。但有一位姓宋的外事很耿直,把这件事跟周宏灏讲了,罗嘉典听说此事后还吼了对方,让此人不要乱说。周宏灏明白罗嘉典校长希望自己回国发展,他自诩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所以他半夜给罗嘉典打了电话,表示自己同意回国。对此,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非常吃惊。

    对于周宏灏回国的决定,他夫人虽然觉得无所谓,但周宏灏的儿子当时在美国的SAT大学资格考试中考了前3%,凭这个成绩可以直接去读美国最好的学校。也正是这个时候,周宏灏和儿子提了回国的事,儿子说:“爸爸,你回去,我也一起回去。”

△回国后和学生们一起做实验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周宏灏谢绝了多次挽留他的美国校方和公司,毅然回国,虽然他明知国内无法提供科研所必须的合格条件。

    回国之后,面对没有科研经费也没房子住的环境,校领导一看到周宏灏都会觉得不好意思,周宏灏知道他们为难,就故意躲开他们。“就这样慢慢地就熬过来了,反正事在人为。”周宏灏说。

△工作中的周院士

    回国后的周宏灏继续深入开展遗传药理学的研究,并将该研究从种族推向个体领域,率先提出和推动“量体裁衣”个体化药物治疗,为根据个人基因特点“因人用药”提供了全新的依据。这项成果被国际同行誉为“遗传药理学里程碑式”的研究。2012年,他率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产业化前景的“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芯片”,为推动遗传药理学理论在临床应用上,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周宏灏:我们身体精神状态的改变,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是基因、药物代谢、环境等,我们需要将这些要素汇总起来,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绝不能千人一方。

04

坚守三尺讲台

肩负育人使命

△周院士和学生们在一起探讨课题

    熟悉的人都知道,见到周宏灏,张口请教,总没有失望的时候。

    他一站上讲台,就是近50年。学生们很喜欢听周宏灏的课,周宏灏77级的学生到现在为止,还记得周宏灏当年讲了什么课,穿的什么衣服。学生们很喜欢周宏灏,说他是“豆豉”。

    至于为什么是豆豉?用周宏灏的话来说就是:炒菜要调味,放豆豉一煮,它就有味了。“就像是,我把自己看成抹布,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周宏灏说。

    他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还能够为学校、为医院的发展做点事,这样的感觉很愉快、很幸福。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孔颖。都说周先生多才多艺,那天本来采访已临近结束,在我们的起哄下,先生便唱了几句《我爱你中国》。几句唱罢,他不好意思地说,哎呀,你看,聊天把我嗓子都聊哑了,没有发挥出我这专业水平。兴致来了,便收不住,先生又从唱歌、朗诵,聊回到了药理研究。

    智慧与才情同存,率性与坚韧兼具,经三尺讲台和一方实验室的数十年积淀,在浮世万象中坚守本心。我想,这样的人生,实在很“酷”。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

    编审丨肖源

    记者丨孔颖

    播音丨王娴 唐子文

    音频制作丨杨琛

    新媒体丨陈怡 章宗鹏 魏然

    统筹丨 李航

    视频编导丨张良

    摄像丨何习武 陈稼

    视频剪辑制作丨张良

    包装设计丨曹懿心

    鸣谢丨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微信编辑|张景

周宏灏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临床药理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