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独家专访】夏强院士:温润如玉一君子 勇毅坚韧成名医

2024-04-09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新闻网   阅读量:606

    夏强,1966年9月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1997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医学院任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上海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中国-东南亚儿童终末期肝病转化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肝胆外科、小儿外科专家,夏强长期从事肝脏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成人及儿童终末期肝病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尤其在成人与儿童肝移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荣获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第九届中国医师奖、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上海工匠、感动上海人物、上海市科技精英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等荣誉奖项。

    2023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结果,夏强学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s that what was inconceivable yesterday, and barely achievable today, often becomes routine tomorrow.

    夏强人生座右铭

    语出世界移植之父Thomas Starzl

    中译文:在医学史上,昨天还无法想象、今天几乎无法实现的事情,往往明天就变成了家常便饭。

    【访谈手记】

    距离2005年第一次采访夏强,时光荏苒19年。那个时候,夏强时年39岁,风华正茂青年才俊,刚从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任上来到仁济医院创办肝脏专科。一天,他的搭档张建军半夜找到我,告诉我他们科室拿了医院一个先进集体的奖,几天后要在医院大会上演讲。当时他们正是艰苦奋斗的当口,没日没夜住在医院守病人,没工夫搞这些文字的东西,希望我帮他们拟一篇演讲稿。见到夏强时他给我的感觉是温润如玉,谦谦一君子,然而做的却是勇毅大胆的儿童肝移植医疗禁区。这是我第一次听他们四个人在二间病房起步从事肝移植的故事,个中曲折艰难和精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再过一年,夏强当选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再之后,仁济肝移植迅速崛起,很快手术量成为全国规模第一。2020年疫情忽起,夏强是仁济医院党委书记,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时任仁济院长,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上海新任院士之中唯一一位医疗界人士。2024年龙年春节,在医院和夏强院士做长谈,回首来时路,苍茫横翠微。遥望去处,谈人生,聊医学,倾听一个有坚定信仰的医生如何长期地努力,一个大医生走上医院管理者岗位后的思考和愿景,一个人称完美个性的新任院士如何思考着他的新角色。

    少年夏强:安徽往事

    1971年,安徽安庆潜山县一个公社卫生院来了一支医疗卫生队,这其中就有夏强的父母,一对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军医老兵。大白天大人上班,大孩子上学,只有一个最小的夏强没人带,于是,父亲让大他6岁的哥哥带着他去上学。于是,夏强的学校生涯颇搞笑地始于小学五年级课堂。记忆中,去上学要走很远的田埂路,孩子们带着饭早早地出门去上学。没过几天,小学校长注意到了这个坐在五年级课堂上的孩子,说出了日后夏强的一个特点:这孩子坐得住。那么就接收进来正式上学吧。就这样,五岁半的夏强启蒙入学。一年后,全家回城,夏强进了安庆最好的小学。

    这位日后有着一双出神入化开刀之手的外科医生童年到少年时期迷恋的是音乐。少年夏强学二胡,四年级就成了学校文工团的首席二胡,常常在演出中担当独奏。每年暑假住在上海爷爷奶奶家,专门去专修音乐的表姐家里一起学习拉小提琴、听唱片、学吃西餐。少年浸润艺术的经历赋予了夏强独特的气质和品味。至今,他的手术室里都是有音乐的,在经典古典音乐中完成一台又一台高精尖的肝移植手术,是夏强的偏好。

    1977年高考恢复,夏强小学毕业,夏强的梦想是上大学。1982年高考选择了追随父母道路学医。多年之后夏强总结,做医生是最合适自己的职业选择。夏强个性温和耐心,具有很强的同理心同情心,这是做医生很重要的人文关怀底色。其二,夏强天性安静,专注,能够长期长时间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一点对做医生持续专业精进非常重要。第三,夏强非常细心缜密,凡事深思熟虑,但一旦拿定主意则百折不饶一杆子干到底,顽强坚韧和勇毅果敢兼具,这使得他具备了成为一位外科顶尖高手的素养、天分和禀赋。而事实上,一旦当了医生,夏强说自己就再也没想过做其他事情。

    名医夏强:在人类器官移植道路上留下中国人的痕迹

    1993年,夏强考取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生,两年后考核优秀转攻读医学博士,最终,他提前半年博士毕业,留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并很快就成为外科科室骨干。

    怎么会选定肝移植这个主攻方向呢?

    夏强回忆,在上医读博期间,有一年学校办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会议,请来了美国教授“世界移植之父”全球第一例肝脏移植手术完成者Thomas Starzl,夏强在这时候通读了他的自传《The Puzzle People》。当年读医生的传记,书中记录了医生本人从动物实验开始,执着、严谨地一步步探索活体移植、异体器官移植,书中所陈述的移植医学这个领域对于还是医学生的夏强感到非常新鲜。

    夏强说,Starzl医生一生充满了冒险和创新精神,他在神经科学、新陈代谢、移植和免疫学方面的工作给无数病人带来了希望,他有着不可抗拒的决心推动医学进步,更向周围人、他的同事和学生传递这种能量,鼓励他们挖掘自己向上的潜力。夏强坦言,Starzl医生是自己的人生楷模。他的画像和座右铭一直被夏强要求挂在科室会议室的墙上。

    1999年夏强被医院公派到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进修,当时学习的是微创腔镜,但他注意这家医院一年做10多台肝移植手术,留心做了很多学习和积累。2000年返回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正好启动移植项目,夏强成了攻关团队核心成员,从猪实验起步,到2001年完成了第一台肝移植手术。到2004年就已经做了100多例,夏强全程参与,从无到有筹建了病房,制定了流程,对每一个细节已经非常熟悉,而且有了巨大的专业兴趣。

    2004年9月,夏强加盟仁济医院,任务是创办肝脏专科。他和长征医院移植科核心医生张建军两个年轻人搭档,带着两位医生,4个人3间病房13张床,从9月20日开始连续4台肝移植成功,到国庆长假,医院立马动员挪腾给了他们半个病区20张病床,一年他们完成了120多台手术。夏强住在医院,守在ICU,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手术和病人上,全世界就只剩下这一件事情。科室才建立一年,如此亮眼的成绩使得院领导对他们更有信心了。再一年后,仁济外科大楼落成,医院计划给科室一整个楼面,把床位数再扩大一倍,但是夏强的雄心更大,他找到院长,提出要两个楼面,要成为全国第一。事实是仁济肝脏移植很快成为全国第一并且始终保持着。

    要看出夏强个性之勇毅坚韧,对医学精进追求更体现在他从驾轻就熟的成人肝移植转而去挑战医疗禁区儿童肝移植。同行的质疑,家长的不接受,技术太难,反复实验的失败,手术费用贵,术后孩子能存活多久呢?有人说这病本来是不治之症,你们是在用尽家庭的钱制造一个一个残疾人,这种手术有意义吗?

    午夜梦回,夏强想过放弃吗?

    夏强坦言,最初想过,但最终他坚持了下来。

    他同步做两件事情,精进提高医疗技术让手术变得安全和效果更好,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如今,术后孩子的长期存活和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夏强团队追求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对孩子术后康复更好,研究手术后排异药物的合理使用,编制中国第一个儿童肝移植临床诊疗指南。

    仁济20年,夏强成为一代名医。漫长的岁月里,心无旁骛,霜染华发,理想之光不曾暗淡。在20年合作的搭档张建军看来,夏强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有情怀的医生。这20年几乎没有自己的人生,容忍他人,自律极强,淬炼一流团队,构建一流体系,他的贡献在于打破了一个固有的思维,就是说生这个病的孩子不能活,活了也没有生命价值。夏强重新改写了这个定义,他是一个真正的儿科专家。

    现如今,仁济是世界上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连续9年位居全世界单中心实施儿童肝移植例数最多的医院,除了手术数量,术后孩子五年生存率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仁济肝脏专科得到世界医疗界认可,牢牢奠定了领导者地位,现在夏强思考的是什么呢?夏强坦言,我想的是把这个科室建成有巨大创新能力的学科,我们要在人类器官移植的道路上留下属于仁济、属于中国人的痕迹。

    那么这一步将如何实现呢?

    龙年新年伊始,仁济落成了一幢崭新的学科大楼。这是五年之前,上海三甲医院科室排全国前三的可以申建学科楼,仁济肝脏专科去打擂台拿到了项目(其他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大楼、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大楼、瑞金胰腺大楼等),肝脏专科将离开奋斗了19年的两个楼面病区迁入新建成的学科楼。今后,肝脏外科的病人门诊、住院、手术、检查全在这个楼完成。新学科楼有28间手术室、100张ICU病床,楼顶配有直升机停机坪。夏强称,如此建设水平的医疗楼是医生的梦想,他对此楼规划、设计倾尽心血,并以此为契机,谋划了对移植学科发展一揽子的思路。夏强要推进加强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上新台阶,要有大突破,比如移植后的免疫问题,术后排异问题,病人可否免除长期吃药排异,比如移植后长期生存问题,夏强高度关注医疗新技术、新标准、新策略,跳出肝脏移植范畴关注各器官移植技术创新突破。其次,治疗疾病是否还有其他新办法呢?夏强在思索,比如开展细胞移植研究,建立细胞库这项工作仁济已经在着手,再如,探索基因编辑治疗方法通过基因修复而彻底治愈代谢疾病,为此,夏强请来德国团队一起开展基础性研究。夏强将在学科楼建立强大的实验室,招募最优秀的科研人员,他要坚持长期支持基础科研,以引领基础学科研究出成果。同时要把中国医生做的工作面向国际推广,把中国能力带向世界。

    院长夏强:未来仁济

    创立于1844年的仁济医院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所西医医院。180年来仁术济世,不断创新与超越,在历年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复旦版)中稳列全国前20位,2021年度Nature Index(自然指数)学术机构榜单中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1名,全球医疗机构第22名。医院总核定床位2750张,总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开设54个临床医技科室,在聘高级职称专家600余名。

    自2011年起,肝移植手术量连年保持全国首位,单中心儿童肝移植实施例数已连年居全球首位;肾移植手术量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间,医院共获科研经费8.75亿元,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6项,总数居全市医疗机构第一。

    2020年1月武汉疫情突起,小年夜这天,夏强被宣布为这家医院的党委书记,2021年6月转任医院院长。成为一家老牌大型三甲医院领头人至今四年多。同事们笑称,大医生夏强是在危难之际走上医院管理者岗位的,四年里面三年都在打抗疫的大仗硬仗,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书记带队去建方舱,他是院长几个月封闭奋战在医院。夏强笑言,往往“战争期间”,队伍的凝聚力和爆发力才是惊人的,经此四年磨练,夏强已经对医院管理有了全盘的把握和洞悉。

    虽然夏强始终谦逊说自己在医院管理者的任上是一个初学者,但是他对三甲医院的责任和担当有清醒的定位和思考。

    去年,夏强把仁济医院50多个学科科室逐一过了一遍筛子,今年春节过后,将开展对全院的科研基地一个一个过筛子,要把医院的科研战略做好梳理,开展有组织成体系的科研。夏强认为,三甲医院有两大责任,一是疑难杂症的治疗,二是引领医疗学科发展。目前仁济医院学科整齐,特色学科突出,下一步高质量的发展,夏强非常关注推进治疗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不遗余力投入基础研究,提升学科医疗能力。今年是仁济建院180 周年,肩负治疗疑难杂症和医疗科技创新两大责任,对标世界最顶尖的医疗中心,仁济医院的愿景是成为真正的研究型医院。夏强提出,除推动仁济医院建设好优势学科和科室,还要推动创新,要培养一批科学家,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医学大家。

    院长任上,夏强深知自己的责任。2024年2月,仁济召开职代会,他正在病中,仍然脱稿讲了一个多小时,从2023年医院医疗运营全貌,临床专科治疗能力,医教协同学生培养,科研项目进程到医院数智转型,医疗资源下沉社区,最后提出新年工作目标的四句话,分别是优化结构,聚焦创新突破,精准施策,激发人才活力,补短铸长,提升精益管理和放眼大局,谋划长远未来。夏院长鼓励全体仁济人不负韶华,奋进,作为,投身到国家医疗中心建设的大潮中。

    院士夏强:人生边界在哪里

    作为60年代生人,夏强是见识过老一辈前辈院士风范的人。在我们聊起院士这个角色以及人生边界这个话题时,夏强讲述了他的博士生导师张延龄教授的一个故事。张教授90多岁了,也没有当过院士,导师曾经主管过《国外医学外科学手册》,每一期都有翻译文章,把海外外科学动态介绍到国内,从中可以看出导师阅读量极大,去拜访导师,家里全部是书,自己100多页博士论文送去,导师3天时间改到标点符号,参考文献都列得清清楚楚。夏强觉得很惭愧,也始终不能忘记那个时代大师们的纯粹,他说自己脑子还是清醒的,他用平常心告诫自己,既不希望也不会改变自己,夏强并不喜欢站到聚光灯下,也说自己不擅长社交,最希望能够安安静静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重要的事情。

    那么作为新任院士,他认为什么事情需要去做?

    夏强说是培养年轻人,是发现苗子。正如自己一路走来,在事业发展和人生抉择过程中每一个发现他、鼓励他、支持他、给他舞台的前辈,夏强感念他们是自己的贵人,那么今天,他有能力成为年轻人的贵人。夏强自思自己在院士这个平台上是要给予年轻人、给予后来者以力量。夏强说,自己在仁济倡导的是不能让论资排辈成为年轻人成长的障碍,在仁济,他已把眼光更多投向80后、90后。

    此外,夏强最希望自己能在人格上、在品质上成为年轻人的表率,能对后来人是个示范,一如他从前的导师那样,让年轻的心灵觉得那是应该成为的人。

    在院士范畴,夏强还非常年轻。他每周时间都排得满满,每天6:30他是楼里第一个到达的人,8点之前就已经处理了很多行政事务,周一上午他一定出现在自己的专家门诊室里,问诊每一位慕名而来的病人,周二到周四他会安排手术,周五周六是学术会议和出差时间,只有周日也许只有半天他留给自己或许散散步。我们开玩笑说,少年时代热爱的二胡和小提琴何日可再提起完全没有时间表,不过音乐可以帮助他迅速回归成一名专心致志的外科大夫,在手术室,他如入沙场,专注投入,他也愿意在手术这天在开刀楼层的医生休息室里和同事们说说笑笑,听他们随意聊聊医院的一切。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画面,一位长年在手术室炼成的医生的最佳休憩之地也是手术室。这种辛苦而充实的岁月,夏院士还有很长很长。

    三个关键词:和年轻医生的炉边谈话

    假如和年轻的医学生和年轻的医生们开展一场炉边谈话。夏院士愿意给出他们什么人生建议呢?

    爱心,坚持,终身学习。夏强给出这样三个关键词。

    医生这个职业的潮汐上,大浪淘沙,留下的会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又能百炼成钢,成长为大医名医呢?

    学医的路漫长,小医生收入不高,临床漫长的积累,需要熬,需要耐得住寂寞,这是现实,这是必由之路,这是一条挑战很大的道路,夏强坦言。

    夏院士想告诉年轻后来者,爱和同理心是行医的基础人文品质,坚持是认定这是一辈子的事业,再加上终身的持续的学习,做到这三点,可以帮助年轻医生们行稳致远。

    那身为院士,一家大医院的院长,夏强又将为年轻医生的成长做些什么呢?很简单,夏强说,信任他们,给平台,给舞台,年轻人会付出120%的努力,走出非常陡峭的成长曲线。

    他说,医学的进步在于年轻人,要让年轻人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把有才华的年轻医生顶到一线去,这一点仁济医院不动摇。目前,年轻一代医生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只要在临床上、在科研上提供给他们好平台,未来可期。在仁济,夏强提出,科室的未来在90后,这一点,温和的夏强有坚定之处,不遗余力推动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年轻人,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这,就是夏院士的人生感悟吧。

    (作者:高级记者,我会会员,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夏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肝胆外科、小儿外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