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吴以岭院士首创脉络学说 为微血管病变防治打通“脉络”

2024-03-28   央广网   阅读量:47

    3月27日,络病理论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围绕“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介绍了在理论、机制、临床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

    据了解,“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该项目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脉络学说为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提供原创理论指导

    “围绕微血管病变这样一个国际性难题,结合心、脑、糖这些重大疾病,在中医学术理论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吴以岭指出,“脉”中医叫血脉,是运行血液的通道,在解剖学上与西医的血管具有同一性。脉络就是血脉的分支,包括了微血管、微循环。通过两个973项目构建起一个新的理论学说――脉络学说,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提出了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理论,建立了血管病变的临床辨证诊断标准,提出了调和营卫气血治疗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国家973计划专家组评价称:“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

    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

    吴以岭指出:“我们十多个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研究,对3.3万多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首次揭示微血管病变是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共同参与,脏器组织细胞结构功能损伤,多维时空动态演变的复杂网络病变规律;通络干预使复杂网络关联节点趋于正常,在保护微血管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更明显。”

    实验证实,通络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解决微血管病变难题的核心机制。保护了微血管,就改善了心、脑、肾微循环的组织血流灌注,从而减轻临床病情。

    循证研究证实通络药物解决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临床难题

    吴以岭表示:“我们围绕三个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开展了大量循证研究。”结果显示,通络药物解决了心血管领域急性心梗无再流、室早伴心功能不全、窦缓伴早搏、慢性心力衰竭等重大国际医学难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团队联合全国124家临床中心,遵循国际标准开展了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大样本(3797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CTS-AMI研究)。该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出,并获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中国十大医学研究、中国心血管病学领域十大亮点。

    国家973计划验收专家组评价:该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孙阳)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王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