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高校书记校长,发声!

2024-03-11   中国教育在线   阅读量:1010

图片

    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今年的全国两会,教育话题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的话题,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两会声音更是广受关注。

    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新质生产力、拔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大学生就业、双一流建设、学科改革等议题……书记校长们发出了哪些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

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的科技创新能级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图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看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交汇点。因此,应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跑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度”。

    如何有效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丁奎岭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在资源投入上“跟跑”,在校企合作上“并跑”,在抢占制高点上“领跑”。

    “跟跑”指的是稳定投入增长速度要跟上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发挥调结构的“杠杆”作用,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

    “并跑”指的是深化高校与创新型企业的协作融合,发挥强耦合的“双主体”作用,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领跑”指的是准确把握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重点,发挥指方向的“头雁”作用,引领高校科技创新进程。

建设一批产教协同创新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

图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带来《关于进一步发挥高校优势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提案。

    赵长禄建议,统筹把握高等教育规律与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规律,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与服务面向协同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机制,重点面向新能源汽车、光伏、移动通信、电力装备等优势产业领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重点领域;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把高校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具体说来,赵长禄认为,要支持高校凝练并稳定发展一批学科方向。鼓励高校在一级学科下凝练一批面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同时积极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传统学科方向。同时,赵长禄建议,建设一批产教协同创新平台。稳定支持构建一批集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产教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强耦合。在税收减免政策等方面给予参与企业更大支持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平台,优先纳入国家或地方制造业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等支持计划,给予稳定支持。已经列入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要积极与高校建立协同创新平台。

发展新质生产力

需要加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

图片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壮大卓越工程人才队伍。”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认为,工程人才与工学人才趋同化培养现象仍较为普遍,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依然突出,对标卓越的能力素养要求尚有不小距离。他提出建议,加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激励性的政策和资源支持,鼓励高校开展有利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机制改革和特区试点,并通过科学的引导和闭环的监管确保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此外,国有资产和国家税务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加大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让企业在积极响应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得到政策红利、技术红利及人才红利。与此同时,人社部门加快建立“旋转门”机制,改革评价方式,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支持优秀的行业企业工程精英与高校导师兼聘兼用,加快提升有利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校企导师队伍质量。

着力造就更多担当大任、全球胜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

图片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委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排头兵”的一流大学应明确责任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少波委员表示,一流大学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育人放在组织系统的中心位置,强化有使命感的探究式学习,着力造就更多担当大任、全球胜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任少波委员认为,作为我国引育高水平人才的主阵地,一流大学要强化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核心地位,加大力度吸引集聚全球杰出人才;一要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致力探索新赛道、联动产教研、解决大问题,培育更多原始创新和重大攻关成果。

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

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

图片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建议,完善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机制,优化培养体系,给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张平文建议,在保持高考招生稳定的前提下,我国应构建更加多元化的选拔通道;管好用好学科竞赛等选拔方式;给予有条件的“双一流”高校在选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时一定的自主权,加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鉴;要优化培养体系,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更多保护、更多选择。

    “高等教育要坚持‘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如确有天赋特长或兴趣发生变化,应在政策上允许学生选择更适合的专业就读。”张平文说,“只有加强本研衔接和课程贯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钻研,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和快速成长。”

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工程师队伍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

图片

    目前我国工程师规模已达到2000余万人,但仍难以满足制造强国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建议,加快推进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人才自主培养改革。

    方守恩建议:加强产业带动,营造社会氛围,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工程师队伍。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加大对国家急需紧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支持。强化完善工程技术职务体系,大力提高荣誉和薪酬,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工程师队伍。

对西部地区高校、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建议对西部地区高校、医疗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围绕高原病的发病机制、预警干预、新药及医疗设备研发、临床转化等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对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方案和支持力度,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高原医学基础研究设施。

    汪劲松表示,由于缺氧和氧代谢功能障碍,在高原地区生活会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高原医学存在急慢性高原病的关键发病机制不明、人才储备不足、临床转化应用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平台有待加强等问题。

建议适度增加高校

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高校国家奖学金有利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适当调整。

    严纯华建议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学生学习生活成本等指标,经过专家论证、科学测算,合理提高高校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研究表明,生均获奖比例影响国家奖学金激励作用有效发挥。建议适度增加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保障国家奖学金覆盖面,形成争优向上的良好氛围,提高资助育人成效。

建议对标国家重大战略

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

图片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提交了一份与科技小院有关的提案,建议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

    对于科技小院的下一步发展,钟登华建议,应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科技小院。围绕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地区等区域开展科技小院建设。

    二是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加强统筹规划,突出校地协同和校际合作,以县域为单位,布局建设国家示范性科技小院集群,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助力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强化校际、校地协同和多学科交叉。充分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在科技小院建设的作用,实现多方互动、协同共育和多向赋能。探索在农业博士、硕士以外的其他专业学位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拓宽科技小院人才培养覆盖面、科技创新领域和服务功能,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四是推进科技小院国际化建设。加强国内科技小院的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建设海外科技小院,为全球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输出中国模式、传播中国经验。

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在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要提前谋划全国教师资源需求情况,在教师资源配置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布好“先手棋”。

    程建平认为,我国教师供给数量总体充足,但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区域性失衡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短缺尤为明显,不仅是音体美等学科,部分地区主科教师仍有大量短缺。同时,对于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地区,对教师资源的需求也存在区域性差异。

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认为,应抓紧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转化为每一位教师的具体行动,转化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务实举措。

    为此,梅兵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支持建设一批理论研究项目和培育弘扬基地。二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教师荣誉表彰体系。三是建立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

更加重视和加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表示,当前,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法治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育配套资源供给不充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考核评价方式科学性不足等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在职法治教师的培训,培养专门的法治教育人才,统筹法治教育实践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完善法治教师激励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大中小学法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争创单项冠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图片

    “建成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既需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更需要建强一大批在各自学科领域独占鳌头的学科特色型大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在此前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建强学科特色型大学”提出中肯建议。

    王焰新建议,从战略高度研究部署学科特色型大学建设发展的问题。比如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建强学科特色型大学出台国家和地方专项行动方案;统筹中央、地方、行业和产业力量,在办学自主权、人才、经费、基础设施方面为学科特色型大学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他建议,深化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和评价改革,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争创单项冠军、区域冠军。结合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组织专门力量,研究调研学科特色型大学建设评价问题;强调以贡献为导向,以成果论英雄,打破大学资源投入和评价的“身份”陷阱和大而全的定量指标导向,不以大学的“帽子”来讲投入,建立以质量定性评价、促进发展增量为主导的教育评价观。

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

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图片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大学生就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无论在大城市或者基层,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宋宝安指出,高校应加强访企拓岗,即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企业要更加看重个人能力和实干水平,各级组织部门要真抓实干,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宋宝安建议,大学生要更加脚踏实地,转变就业观点,“大学生回家乡建设,灵活就业或自主就业,也都是很好的。” 此外,可以通过提升教育层次,例如考研等方式,提升个人就业水平。

做好AI与新文科融合发展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

图片

    当AI遇上文科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演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认为,构建智能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新学科体系至关重要。为此,他建议做好人工智能与新文科的融合发展,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徐坤建议,系统整合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文博机构、文化企业等单位资源,依托国家智能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打造国家级“AI+新文科”实践实训平台;深化校际合作的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性“智能新文科”新形态课程和新形态教材;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AI+新文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建议加大对中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支持力度

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

图片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服务新时代‘中部崛起’战略中应有所为、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表示,应加大对中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支持力度。

    潘碧灵建议,一要全面加强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办学平台、学科建设、成果奖励、教研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二要持续加大中央财政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学生宿舍、教研设备设施、图书馆、校园生活设施、实习实训基地、校园信息化等教育基础资源建设;三要稳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对中部地区省属“双一流”高校对口支援力度,通过选派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到相应高校任职,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团队平台项目等形式,对其给予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的支援。

优化学科专业的深度和精度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表示,新技术新产业新形态新模式的产生,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机遇,高校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的深度和精度,满足企业需求。这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核心和关键。

建议优先支持河南行业特色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

图片

    “河南高水平大学数量少,是优秀青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口外流制约社会发展,发展缓慢反向导致人口外流。”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工业大学校长李成伟建议,优先支持河南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改变河南高水平大学洼地的现状,推进教育公平。

    李成伟认为,“双一流”建设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河南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缺乏,尤其是直接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缺乏,正在制约着河南经济由“大”变“强”的步伐。


    因此,他建议,在国家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的同时,优先支持河南行业特色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积极扩大教育领域有效投资

着力改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

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表示,地方高校在为国家培养人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地方高校投入,不断改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今年全国两会,丁建宁就积极扩大教育领域有效投资,着力改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提出建议。

    第一,刚性落实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主体责任。根据高等教育事业在国际国内的发展水平,突出重点,大力度、高强度支持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第二,促进形成社会捐资办学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对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落实个人对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三,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各项优惠政策。第四,大力倡导校地、校企合作,促进社会资源集约利用。

关于大学书记校长的建议

你有哪些想说的?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来源: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网、学习时报、人民邮电报、澎湃新闻等(杨菲菲)

钟登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利工程专家
宋宝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农药创制与应用专家
张平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严纯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焰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钟登华
  • 宋宝安
  • 张平文
  • 严纯华
  • 丁奎岭
  • 王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