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当前,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呈全球反弹态势,我国是布病高负担国家。党和国家对布病防控高度重视。自2012年以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发布《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畜间布鲁氏菌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等规划和行动方案,推进布病的防治工作。
目前,我国布病防控在管理组织、资金投入、信息共享、科技创新、防疫人员素质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亟待加强布病防控,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路径,保障动物和人民生命健康。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建忠建议:
一是建立布病一体化防控体系。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明确布病防控工作的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农业、卫生健康、环境等相关部门,制定国家层面的短期及中长期综合防控规划,建立全链条、一体化防控体系。组建多部门多领域国家布病防控专家组,发挥专家智库的核心作用。建立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布病感染与传播全链条、实时动态监测,提升防控效率。
二是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建议加大对布病防控规划实施各个环节的经费投入,为布病防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投入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发、疫情监测和信息共享系统建设、专项应急响应资金设立、净化与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支持与人员培训等,以确保有足够的财力与人力应对布病带来的挑战。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建议加强动物源头的病原溯源,探明其生态分布特点,掌握疫病发生和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加强病原生物学和跨种传播机制等基础研究,为防控技术及产品的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加快布病诊断新技术和新型疫苗的研制。
四是强化防控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建议统一组织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逐级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重视人兽共患病动物源头防治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现布病净化。同时,强化布病防控相关机构、设施等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地方和基层的防控力量,保障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责任编辑: 冷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