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资环学院举行建院20周年庆典新老“资环人”凝聚力量谋发展(图...

2014-10-13   中国农大搜索   阅读量:54

郭忠摄影12月8日,资环学院建院20周年庆典举行,校内外嘉宾、校友和师生员工欢聚一堂,共忆几代资环人走过的峥嵘岁月,传承老一辈资环人创造的奋斗精神,分析新一代资环人面临的机遇挑战,号召全体资环人把握机遇,再创辉煌。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老校长石元春院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石玉林院士,我校校长柯炳生,副校长、资环学院原院长龚元石,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吴海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南农大原校长骆世明,四川农大党委书记邓基良,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刘世荣,南京农大副校长沈其荣、胡锋,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李百炼,英国生态学会《功能生态学》主编CharlesFox等出席庆典并在主席台就座;在外地的老校长毛达如专程来电对学院建院20周年庆典表示祝贺。资环学院院长吴文良代表全院教职员工对莅临庆典的嘉宾们表示感谢。他说,20年前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仅半个月,原北京农业大学就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1995年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之际,更名为资源与环境学院。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重大转折时期,庆祝学院成立20周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过去的20年,资环人艰苦奋斗,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吴文良在学院发展报告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第一,圆满完成了从教学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的战略转型;第二,学科发展平台与学科生态日趋优化;第三,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型师资队伍;第四,建立了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第五,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与技术成果。展望未来,吴文良指出,资环人一定要凝心聚力,秉承传统,继往开来,要紧紧抓住国家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和国家需求为导向,通过结构优化、机制创新、内部挖潜,走内涵式高效发展道路,实施国际化、超前化、团队化和跨学科协同“新四大战略”,把资环学院打造成“科学—技术—政策”三位一体的“金三角”结构优化发展模式,在生态与资源环境科学理论原始创新、重大技术突破和政策引领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把学院办成“广受社会同行尊敬、学生特别向往,教职工深感自豪的学院”!创建资环学院的主要决策者,老校长石元春院士对“弱冠之年”的资环学院寄予厚望。他说,人类正面临着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的困境,解决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弱冠之年”的资环学院应该“更有担当”,我们资环人要为肩负着这项伟大的时代使命而感到光荣。石元春说,过去老一辈资环人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未来新一代资环人面临的挑战更多,期待大家勇于面对,直面中国和全球环境问题;勇于承担,肩负起时代使命;勇于创新,不断变化不墨守陈规;勇于拥抱,拥抱未来,携手创造人类“绿色文明”,“希望资环学院在走向‘而立之年’的未来20年里,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资环学院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沈仁芳、刘世荣分别代表兄弟单位和学会发言。沈仁芳祝贺学院过去20年里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为国家农业发展所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资源环境领域的一面旗帜”。刘世荣指出,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为学科和学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希望学院师生秉承老一辈资环人的优秀精神传统,凝聚力量,再创辉煌,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资环学院”。资环学院的发展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培育与支持,胡存智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学校和学院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他说,从建国初期开展的全国农业资源考察,到上世纪70至90年代开展的黄淮海农业综合大开发,再到今天承担一大批国家重大项目的完成,资环学院的发展始终以国家的重大需求、“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国家的生态、资源环境的保护息息相关,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昨天的荣誉已篆刻于历史的长卷,未来的辉煌等待后来人书写”,胡存智希望学院以建院20周年为契机,宏扬优良传统,加强科研创新,积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需求,坚持内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的资环学院”而努力。90高龄的何康老部长,长期关心、关注并支持学校、学院发展,他深情回顾了国际和国内资源环境类学科发展历史,动情回忆了老一辈“资环人”艰苦奋斗“盐碱地”上创造“米粮川”的壮举,真情为学校和学院在科学研究、教育培养、科技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到鼓舞和欣慰。他特别指出,资源环境学科关系着“全人类和地球未来的命运”,“资环人”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茁壮成长、健步向前的资环学院不负厚望,奋发图强,继往开来,继续创造新的辉煌。“这是一次受教育、受感染、受启发、受激励的过程”,听了上述发言,柯炳生校长再一次为老一辈农大人高瞻远瞩开创资源环境学科的创举,为老一辈资环人艰苦奋斗改土治碱的壮举而感动,为资环学院在过去20年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非常棒”的成绩感到高兴。他说,资环人一直坚持“顶天立地”,过去改土治碱进行“黄淮海大开发”,现在“科技小院”走进田间地头,在为农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基础研究成果也相继在SCIENCE、PNAS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成就非凡”。柯炳生说,在建院20周年之际,资环学院不搞大规模庆典,以学术研讨的“务实院庆”总结经验谋划发展,值得肯定。柯炳生细数了资环学院过去20年取得的“非凡成就”,指出总结学院快速发展的因素,首先是人,从李连捷到石元春等老一辈资环人,再到张福锁、吴文良、李保国、李晓林等接力手,几代资环人为学院发展奠定基础并正在起着积极作用;第二个因素是优良精神传统,老一辈资环人身上不怕吃苦、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科学探索精神,需要一代代农大人、资环人学习传承;第三个因素是外部支持,上级领导、同行兄弟单位为学院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学校也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资环学院发展,希望学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为学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庆典结束后,石玉林院士作了第四场“资环学院建院20周年名家学术报告”,回顾了李连捷等老一辈科学家开创的综合考察事业。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土地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大、华中农大、沈阳农大、华南农大、湖南农大、西南农大、四川农大、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安徽农大、山东农大、山西农大、吉林农大、东北农大、云南农大、海南大学、甘肃农大、新疆农大、青岛农大、仲凯农业工程学院等30多所高校资源与环境类学院领导参加庆典。资环学院分党委书记潘志华主持大会。学院林培教授等离退休老同志,在京的历任院长陆光明、张福锁,历任党委书记陈端生、王敬国、潘大志、姚彩霞,学院副院长李保国、分党委副书记吴华杰、副院长侯玉峰及学院师生参加了庆典。责任编辑:
石玉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土地资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