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院士与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对面,说了这些心里话

2024-02-29   四川在线   阅读量:372

    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院士名片

    殷跃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是我国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为保障西部山区等地质灾害高发区的重大工程和城镇安全作出突出贡献。他长期坚守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第一线,获得各类科技奖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

    2月28日,“四川省滑坡灾害隐患遥感智能防控体系研究”项目启动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座谈会在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举行。会上,就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地灾治理工程、调查监测预警以及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等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殷跃平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展开交流。

    “做地质工作,要多到现场跑腿,身临其境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自身的科研历程和感受,殷跃平介绍地灾防治科研的“秘诀”,“特别是遇到地质灾害应急时,到现场才能第一时间捕捉获取一手信息。现场很多情况,通过调查报告或者旁人语言是很难描述出来的,所以到现场很重要。”

    殷跃平同时强调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做好地灾防治研究工作,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离不开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监测、遥感识别、无人机、短频监测等技术手段,可以看到现在这方面结合得很好。”殷跃平说。

    他还特别提到地质学领域人工智能的价值。“地质学理论性强、内容复杂。每个地方地质特点不同,人工智能识别的套路就不一样。现在看,地质方向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幼儿阶段,成长还需要过程。”殷跃平建议,要让这个“小孩”深度学习经典样本案例,慢慢提升预警能力。

    殷跃平认为,学习经典案例也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他勉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路上打硬仗、挑大梁,“经典案例就是很好的‘课本’,科研工作者需要仔细学习分析。在此基础上,广泛类比国内外的重大地质灾害,多琢磨,这样心里就有底了。”

殷跃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防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