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中科院院士朱邦芬谈杨振宁印象:眼光、天才和使命感

2024-01-26   经济观察网   阅读量:2764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铃 “杨振宁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杨振宁,是与他的眼光、天才以及他的使命感离不开的。”

    1月24日,在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朱邦芬发表了题为《眼光、天才和使命感——杨振宁印象》的演讲。

    2000年起,朱邦芬到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工作,和杨振宁接触非常多,对杨振宁的科学人生有独特的理解。他将杨振宁视为一位有着巨大创造力的物理学家,既有大物理学家的远见和洞察力,又有杰出的数学感觉和功力。

    朱邦芬记得自己与杨振宁好友黄昆的一次闲聊,黄昆说,他并不认为那些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天才,但杨振宁是天才。

    朱邦芬回忆,杨振宁回归后,从1997年成立的基础科学班到2009年创立的清华学堂叶企孙物理班,再到2023年启动的清华物理“攀登计划”,都浸透着杨振宁的教育理念和心血。在他的指导下,清华的基础科学班、清华学堂物理班出了一批杰出的物理学家和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

    “尽管如此,杨先生还是不太满意。”朱邦芬说。

    2018年7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一场论坛上,杨振宁提出,“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创建一流科学家不太成功”,他心目中的一流科学家是指能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师。2022年1月,刚过完百岁华诞的杨振宁向中央领导递交了一封信,建议国家完善培养人才机制。

    “在杨先生指导下,最近我们正在探讨培育一流科学家所需解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朱邦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