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进事迹  >  先进事迹详情

这位从狮子滩起步的院士,创造了我国水电站建设“多快好省”的时代典范……

2023-12-21   重庆市纪委监委机关-风正巴渝   阅读量:1415

    狮子滩水电站位于重庆市长寿区,1954年开工,1956年首机发电,是我国自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

    狮子滩水电站被誉为“新中国水电建设事业先开的一朵鲜花”。它萌芽于抗战烽火中,曾在大后方以弱小之躯为抗战生产提供了坚强能源保障。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它被列入156项重点工程,成为举国瞩目的新中国水电事业“开山之作”。

    这朵红色的鲜花在萌芽时,有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王若飞、罗亦农、崔田夫等革命先辈的子弟接续奋斗、呵护培育;到它盛开时,有着一大批满怀献身精神的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用青春浇灌滋养,并将它盛放的种子带到了岷江、以礼河、三门峡、新安江,撒向全国各地。1958年至1963年,周恩来、朱德、李富春、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狮子滩并留下恢弘的题词和题诗。进入新时代,狮子滩水电站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成为重庆市唯一还在原址运营的“活着的156工业遗产”。

    随着主题教育的不断延伸和工业遗产发掘利用的不断深化,承载着几代人独立自强、敢为人先的奋斗历程,蕴含着红色基因的狮子滩水电文化脱颖而出,被视为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红色狮子滩”已逐渐成为我市开展主题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洁教育的新地标。

    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来聆听,“红色狮子滩”系列廉洁故事之四《李鹗鼎:执着大江大河清风传家传世》。

    李鹗鼎:执着大江大河 清风传家传世

    李鹗鼎是我国著名水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电力工业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他是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国际科技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的中国科技专家。

图片

李鹗鼎(1918-2001)

    李鹗鼎从事水电建设,主要是从重庆长寿起步的。1946年,他从英国留学归国后就来到长寿龙溪河,投入上清渊硐水电工程建设,并于后来参加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4年又被调回长寿龙溪河,担任新组建的狮子滩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领导建设了狮子滩水电站,为我国第一个全流域梯级开发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1956年,他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新中国第二届全国劳模),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立志水电报国  遭遇重重挫折

    1918年3月15日,李鹗鼎出生于北京,其父是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国文及历史老师,从小家教甚严。父亲立下的家训“立定脚跟做事、挺起脊骨为人”对于幼年时期的李鹗鼎有着极大的指导激励作用,成为他铭记一生的座右铭。

图片

青年时期的李鹗鼎

    1936年,李鹗鼎考入清华大学土木系,“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南迁至长沙。1938年4月,他参加学校“步行团”从长沙转移到昆明,辗转湖南、广东、广西等多个省份,历时68天,行程3500多公里。正是这次内迁和转移,不仅激发了他发愤图强的爱国之心,而且对他不畏艰难困苦、热爱祖国河山的性格养成影响十分重大。

    在战火纷飞、求学不易的艰苦环境中,大学教授们仍然不辞辛苦,坚持不懈为国育人,施嘉炀、张昌龄、覃修典等我国第一代著名水电工程专家经常教育和号召学生们:我国水力资源丰富但还未有效利用,一定要把这些水力资源开发出来,振兴国家、造福人民。这些语重心长地叮嘱,更加坚定了李鹗鼎“兴建水电、造福人民”的宏伟志愿。

    1940年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李鄂鼎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开始参加大后方抗战建设,先后参加了云南、贵州等地小水电站的设计,但都因故未能成功实施。1943年,李鹗鼎远赴英国留学,攻读水力发电工程专业。在三年留学生涯中,他系统研究并掌握了西方国家先进的水力资源理论和技术。1946年6月留学归来后,他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自愿来到长寿龙溪河上清渊硐水电站工作。  

图片

李鹗鼎撰写的回忆录

    上清渊硐是李鹗鼎留学回国后参与建设的第一个水电站,当时他出任工程师兼工务课长,负责工程建设日常管理。这个水电站工程量虽然很小,装机仅一万多千瓦,但在当时却是我国自主建设的最大水电站。遗憾的是,由于连年内战、经费紧张,工程进度极为缓慢。后来他在回忆这段工作经历时,十分感慨地说:“那个时候,作为志愿于水电建设的技术人员,想要从事一个实际工程,发挥一些作用,为国家做点贡献,真是难得很!”

    重回龙溪河畔  荣获全国劳模

    新中国成立后,李鹗鼎担任了燃料工业部水电总局勘测处副处长、电力勘测总院副总工程师。他带领技术人员对我国许多水电资源丰富的大江大河进行过查勘选点规划,其中更是曾经3次徒步踏勘黄河,为河流的水电资源开发作足了基础性准备,是我国水电勘测队伍的创建人之一。

图片

1954年,李鹗鼎担任狮子滩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

    1950年,龙溪河梯级水电工程被列入《中国水力发电第一期工程计划》;1953年,狮子滩水电站建设工程被列入《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为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当时新中国最大的水电工程。为加强统筹领导,国家水电总局抽调了时任勘测处副处长、又熟悉龙溪河水电开发的李鹗鼎出任狮子滩水电工程局总工程师。

    1954年8月,狮子滩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作为工地的最高技术领导,李鹗鼎凭借多年积累的水电建设管理经验,带领4万余名工程建设者,克服人力物力缺乏、技术水平不高、工程设备落后、施工经验不足、地质条件复杂等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在工地上艰苦奋战、忘我劳动,仅用两年零两个月,就提前完成了狮子滩水电站建成发电任务。

图片

李鹗鼎主持施工的狮子滩大坝(1955年)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李鹗鼎主动下沉工地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尤其是重要工序的施工,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深入一线检查督导,群策群力攻克难关:他大胆应用大石块技术,为大坝节约水泥一万余吨;他精打细算、降本提效,节约投资2778万元,比原计划节省费用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他通过强化现场培训、实战练兵,先后为国家培育技术骨干6千余人。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指引下,狮子滩水电站被打造成优质高效、综合经济效益良好的代表工程,成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又安全”的水电站建设时代典范。

图片

李鹗鼎(一排左起第五)与原狮子滩同事合影

    时任水电总局局长的李锐高度评价了狮子滩水电站的建设成就,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狮子滩水电站发电的意义》,并赋诗一首:纸上空谈多少年,区区梯级狮子滩。坝成堆石一抬手,快省之言信不刊。李鹗鼎在狮子滩水电站立下的功绩也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肯定,他不仅荣获了1956年度“全国电力先进生产者”称号,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关心青年成长  终生执着事业

    李鹗鼎十分注重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传帮带,总是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和体会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他指出:现在年轻的工程师有他们的优势,懂计算机,外语也可以,对他们的培养不但要抓紧而且要全面,尤其要着重培养他们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他还一再叮嘱年轻人,搞设计的工程师要多下工地,熟悉基本的施工工艺,这是非常必要的。

图片

1976年,李鹗鼎(中)深入龙羊峡水电站工地

    为了决策全国各地的水电开发,研究水电新项目的安排,了解已建水电站的运行情况,李鹗鼎始终坚持深入工程现场一线,走遍了全国各大中型水电工地,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专题讨论、设计审查、检查指导工作。他无数次往返于工地现场,有时甚至顾不上假期,大年三十还与秘书两人在没有暖气的招待所阅读技术资料、钻研工程问题,大年初一又迎着刺骨的寒风,顶着严寒查看坝址。彼时,我国尚无大江大河的截流经验,身为总工程师的他在工地上一连奋战了几个月,当盐锅峡迎汛截流任务胜利完成时,大伙儿都忙着摆庆功宴,他却在一边累得叼着烟就睡着了……

    由于常年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本就患有冠心病的李鹗鼎又被诊断出糖尿病,可他仍舍不得丢下工作。对他而言,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他曾打趣道:“我就愿意到工地上去,我的职业病就是一看见山山水水就来精神。”在二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80岁高龄的他强忍着身体不适,一趟趟往返于工地之间,最终病倒在工地上才被劝了回来。

图片

李鹗鼎(右一)晚年仍奔走于各大水电项目

    之所以在垂暮之年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正是他对水电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对造福人民的无限情怀,以及希望把我国水电建设技术尽早提升至世界领先水平的远大抱负使然。

    一生朴素清廉  清风传家传世

    李鹗鼎为人诚挚朴实、待人宽厚。身为技术负责人的他,却长期穿着一套与工人们一样的浅蓝色工作服,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常年待在工地,宿舍房间不大但十分干净,一张木床,一张木桌,一把椅子和几个小凳,还有工地上常用的铁壶、水桶、脸盆和小火炉,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工人们都评价道:“李总一点架子都没有,风雨无阻在工地上转悠,许多工程技术上的问题都就地研究解决了,不像有些大专家,总是在办公室说长论短,我们也很难直接听到、领会到。”

图片

李鹗鼎出席会议留影

    李鹗鼎始终坚持公私分明的原则。在担任世界银行大型水电工程特别咨询团团长期间,按世界银行聘请专家的标准,他可以领取咨询费10余万美元。但是他对这份收入毫不动心,除了购买几本国内没有的外文版技术书籍供大家阅读外,其余收入悉数上交给了国家。就连平常出差,他也主动放弃自己应享的职级待遇,只比照普通公务员或国内专家的标准报销费用,真正做到了清廉俭朴、两袖清风。

图片

李鹗鼎一生坚持艰苦朴素作风

    李鹗鼎对身边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他与家人、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决不允许任何人打着他的旗号去办事,不允许身边人占公家的便宜,也不准家人动用他的公车。儿子刚刚参加工作时,李鹗鼎便把“立定脚跟做事、挺直脊骨为人”的家训送他。他经常教育家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子女们秉承他的教诲,在工作中、生活上都自觉遵循家风家训,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

图片

晚年时期的李鹗鼎 

    李鹗鼎一生朴素清廉,身后没有留下什么钱财,唯独家里藏书特别丰富,尤其以水利专业方面的书籍居多。这些书籍成了他眼里唯一值钱的“宝贝”,哪怕在自己病危时,他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将这些专业书籍捐给有关水电部门,供大家学习参考。他工作严谨务实、生活简朴,从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他不居功不图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工作精益求精,品德高风亮节,技术成就非凡,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聚在水利工程的技术档案中,把一颗丹心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他挚爱一生的水电事业,并为之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

    编辑:夏洪玲    责编:吴忠兰    审核:冯飞

李鹗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力发电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