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追寻丨他忘不了,那年外国人说中国人学核物理有何用

2021-07-1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阅读量:562

    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牢固根基,也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今天关注“两弹一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

我和“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钱三强派我们30个人出国学习核物理。我回来之后分到核武器研究院,正好赶上中国要突破氢弹,我就这样进了历史的洪流当中去,成了这个(“两弹一星”)事件的一员。“两弹一星”精神就是一句话: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老一辈也好,我这一辈也好,下一代年轻人也好,这是大家共同的精神支柱。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2a5004ec4eac4d4d99816dc680588b87.jpg

△杜祥琬(左一)在核试验场被朱光亚(左三)接见受访者供图

    “学核物理,回到中国有啥用?”“我知道你回去干嘛了!”

    盛夏,年过八旬的杜祥琬奔波于多地,探讨时下最“火”的话题之一——碳达峰、碳中和。退休后,接任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的职务是国家需要,一如年轻时被派往莫斯科学习原子核物理,也是国家需要。

    杜祥琬:当时为什么要学核物理?也没人给我们交底。一个同班的苏联同学坐我对面边吃边聊:杜,你在这学核物理,回到中国有啥用处?就这个口气:有啥用处?就是中国这么落后,跟nuclear physics什么关系。我说不上话。

    可就在这一天,千里之外的祖国传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天,举国沸腾。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国家的消息也瞬间传遍世界。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7063c20ee86842259c003aa2e0731712.jpg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图自网络

    杜祥琬:第二天上午,苏联同学大老远看到我兴冲冲地跑过来:杜,祝贺你,我知道你回去干嘛了!态度就这么大的变化。果然我回来就分到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院,还用人给我讲道理吗?不用讲,你就好好干这件事。

揭秘:氢弹实际成功爆炸的时间还要再早半年

    回国后的杜祥琬加入氢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原子弹和氢弹虽然都是核武器,但是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然而,当时由于国外的严格保密和技术封锁,这个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科学家的团队对氢弹的认识也仅限于此,理论路线一片空白。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a7e7098139954656941db47fd9e1761c.jpg

△杜祥琬(右)与于敏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这个团队里,有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大家互相称“老邓、老于、老周”。当时只有20来岁的小杜也参与了氢弹理论的小组自由讨论。

    杜祥琬:不管多大年纪,不管什么职位,一个大教室,坐在那儿,有想法上来说,这样一种“鸣放会”几天就能形成好多种想法。大家把那些没有道理的去掉,突破氢弹最后就形成4种技术途径。不能肯定哪一种行,上计算机去算,于敏带了几十个人,在计算机上大半年的奋斗,最后抓住牛鼻子了。

    为了第一时间向时任理论部主任的邓稼先报喜,于敏在电话里隐晦地说:“牵到牛鼻子”了,远在北京的邓稼先一听就明白了。1966年12月28日,我国成功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然后,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用了2年8个月。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7712db87f0964265a621fba5266f420b.jpg

    △1978年物理学会年会第三次核物理会议合影前排有:王淦昌(左五)、周培源(左六)、钱三强(左七)、赵忠尧(左九)等,第六排左二:杜祥琬受访者供图

“有个年轻人给我写过一封信,是你吗?”“对,是我。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今年已在数个场合阐述“两弹一星”精神。他与“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的结缘是因为一封信。1993年,30出头的孙昌璞正在美国跟随杨振宁做博士后,发现彭桓武先生十多年前的论文里有一处错误。

    孙昌璞:彭先生已经是一个非常知名的科学家。我去问杨先生,他说你有什么你就说什么,彭先生是一个非常直率的人。所以我就给彭先生写了封信。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ab403d84048448dcac9b15fd9f9d0900.jpg

△孙昌璞(右)与彭桓武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如杨振宁所言,彭桓武不但没生气,反而很欣赏这位年轻人。不久后,孙昌璞回国,作为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学术委员和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领导小组成员,和彭桓武有了更多的接触。从量子物理具体科学研究工作,到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领导小组组长和物理学“十四五”规划负责人,直到如今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培养后学,孙昌璞始终认为,一路走来,彭桓武等“两弹一星”科学家的精神如影相随。

    孙昌璞:我的成长道路也算比较顺利,我觉得跟彭先生这种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有很大的关系。他不懂的东西,他就说我不懂。我在我的学生面前从来不怕人家说我错了,有的学生说孙老师你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就没想明白,我不会生气的。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6453f76176f944128439817be4664d5c.jpg

△孙昌璞(中)与学生们受访者供图

“两弹一星”精神 激励鼓舞几代人

    对杜祥琬而言,50多年前会议室里那个思想激荡、直抒己见的情景历历在目。1991年4月,杜祥琬就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在确定激光技术路线时,他沿用了研究氢弹理论时的“鸣放会”模式。杜祥琬说:“激光器可是千奇百怪的很多种,为了达到国家的目标,选哪个激光器作为主要的,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建议。我们开始科学论证,学术民主,鸣放会,大家最后都得服科学。”

    杜祥琬和同事们在较短时间内把中国强激光技术研究推进到国际先进水平。杜祥琬说:“为什么不同部门的研究所、学校能在一个跨部门的专家组的领导下,干成这么硬的事,就是一个统一的精神支柱。这个东西搞出来是国家的需要,是民族振兴,大家愿意为此而奋斗。”

https://img.cctvnews.cctv.com/image/1005/download/19ecd0eabdc8442284e7ba413f7a2233.jpg

△杜祥琬在第三届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演讲图自网络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如今,杜祥琬和孙昌璞也在言行中,不知不觉将这个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

    孙昌璞:我就告诉我的学生,你们可能有时候要赶一点时髦,发表顶级的文章。但是你要记住,你的初心是要做一个原始创新的东西,做一个能留得下的东西。

    杜祥琬: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家都只是蝇头小利,没有一个人想为国家奋斗,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进步,为了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去奋斗。我也相信中国必然会这样。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牢记初心使命,回望精神谱系,赓续精神血脉,开创美好未来;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追寻》,追寻一代代“赶考者”的精神密码,聆听新时代“赶考者”接续奋斗的心声。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刘钦

    审稿丨栾红 肖源

    记者丨朱敏

    制作丨朱敏

    播音丨林溪

杜祥琬
中国工程院院士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应用物理与激光技术专家
朱光亚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核科学技术与工程专家
彭桓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昌璞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杜祥琬
  • 朱光亚
  • 彭桓武
  • 于敏
  • 孙昌璞
  • 杨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