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一门四院士”传佳话,助千万患者新生:记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

2023-12-01   上观新闻   阅读量:228

https://images.shobserver.com/news/690_390/2023/11/30/l_cb20231130222512907001.jpg

    11月30日,致敬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竺作为其学生出席座谈会。

https://images.shobserver.com/img/2023/11/30/l_CB20231130222434170054.jpg

    一封来自美国的信

    王振义是中国首批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首任所长等。上世纪70年代末,王振义团队历经8年艰苦卓绝的探索,终于找到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此后又带领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等不断完善治疗方案,创新性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协同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得这种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仅10%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4%的高生存率。随后,法国、日本、美国科学家相继重复出类似的高缓解率,从此诞生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王振义因此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凯特林奖此前从未颁给亚洲人,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难能可贵的是,王振义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无私将之公开,让更多患者能尽快以低廉的价格受益。2015年,王振义收到一封从美国辗转寄来的信,信中有两个孩子的照片和一名母亲情真意切的感谢,“您的药物治好了我的病,我现在有了两个孩子,我在网上搜索发现您来自中国上海,特地写信感谢您的付出和贡献,我想,即使对您说一百万次的感谢也仍然不足以表达我的谢意。”如今,全球千千万万患者因此“重生”。

    APL治愈患者代表现场深情吐露心声,“我曾经是一名获得过5次嘉奖的特种兵,当2010年10月被诊断为白血病时,我们全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还好在瑞金医院18楼病区,我遇到了王振义院士,他查房时详细询问我的病情并安慰我,让我安心配合治疗,果然我的白血病很好得到了控制。没想到2011年5月复查时发现脑膜白血病,考虑中枢复发,我再度受到沉重打击,王院士再一次给了我极大的鼓励。经过治疗,我的骨髓和脑脊液中白血病细胞完全消失,当主治医生宣布我可以停止治疗时,我泪流满面,如获重生。十几年过去了,如今我的病情一直很稳定,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我非常感谢王院士发现了全反式维甲酸,造福了无数白血病患者,您是我心中真正的‘药神’。”

https://images.shobserver.com/img/2023/11/30/l_CB20231130222418779004.jpeg

    10161名学生为王爷爷送上心里话祝福

    座谈会开场,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交响乐团演奏《花好月圆》并送上“桃李芬芳、教泽绵长”祝福语。王振义院士是桃李满天下的师者代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开创了“一门四院士”的传奇。作为导师,他共带教了33名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周光飚作为王振义院士的“关门”弟子,与大家分享了王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2000年8月,多年的努力及幸运之神的眷顾,使我得以踏入瑞金医院33舍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后来,幸运之神再次光临,让我成为王老师的关门弟子。随后的1095个日子里,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幸福的学生生涯,王老师不仅关心我,也关爱其他人,尤其是病人及其亲属,常常拿出自己的积蓄接济他们。王老师谦逊谦让、大医精诚的品格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他的精神也得到了传承,陈竺、陈赛娟老师等一脉相承,学术与善爱并重,如今血研所根深叶茂,影响深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宣读陈竺、沈晓明、丁奎岭等领导和杰出校友的贺信,并送上来自交大医学院系统全体教职医务员工和10161名学生征集的“大医精诚、虚怀若谷、桃李满天下、平安幸福”等心里话祝福。她提到,在医学院东院门口,有一座泰山石刻,上面刻着王振义院士亲笔书写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八个大字,是他从医执教75载的真实写照,是对交大学子的殷切希望,更是所有交医人的精神铠甲。

    王振义院士笑道,自己受到了大家的厚爱,“我的血液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那就是血栓与止血、诱导分化和疑难病例分析。从1954年到1996年,我一直研究血栓与止血,写了三本专著。1965年到1999年做诱导分化,写了一本《肿瘤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疗法》。1996年,我把血研所的重任交给陈竺,开始‘开卷考试’,主要是结合临床、基础研究,以及最新文献来进行疑难病例分析,把自己的临床思路教给学生们,根据病例讨论也做了3本疑难病例,正在做第4本。我非常感谢团队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谢在职医务员工的帮助和悉心医疗,感谢医院提供的支持和领导关心,如果没有大家的鼎力相助,我很难取得今天的成就。”

https://images.shobserver.com/img/2023/11/30/l_CB20231130222405454085.jpeg

    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第二十届中央委员、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从湖南长沙发来手写祝福书信。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燕爽向王振义院士赠送组合盆景礼物,以表达上海市委对血液学科建设的期盼,祝愿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陈赛娟,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院长陈国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燕爽,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瑞金医院党委书记瞿介明,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原院长李宏为,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交大医学院原院长、瑞金医院原院长朱正纲,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鸿利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学专家及瑞金医院学科带头人、优秀医护代表和医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杨子 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