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高端访谈|以大湾区战略需求为导向,建设青年拔尖人才“后备军”——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

2023-11-24   南方网   阅读量:210

    南方网讯(记者/申晨 黄小殷 实习生/张倩)“湾”象更新,澎湃动能。11月22日,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深圳召开。作为受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建言献策。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对于大湾区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也具有重要深远意义。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一流高校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近日,南方网、粤学习记者专访张立群时,他给出了回答。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大湾区对高精尖人才具有天然吸引力

    南方网:您担任华南理工大学(下称“华工”)校长以来,一直推动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您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对全球高精尖人才的吸引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立群:首先是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交通网络发达。对于在海外学习多年、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适应力的全球高精尖人才来说,大湾区是非常适合他们发展的沃土,对他们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其次是政策优势。粤港澳大湾区针对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出台了很多人才政策。以华工广州国际校区为例,引入的人才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还享受大湾区和广州市相关优惠待遇,让人才在工资待遇、科研经费、子女教育、安家乐业等方面都有保障,全方位解决人才到位后的“后顾之忧”。

    再有就是大湾区的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百余所高校,工业体系俱全,创新创业氛围突出,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万亿级产业集群。这些都为高精尖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以服务大湾区战略需求为导向

    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

    南方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建设,高校在拔尖人才的培养上应起到什么作用?

    张立群:以我们学校为例,一直以来我们提出要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通过新的培养机制,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深入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全面构建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

    我认为,高校应该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推进实施以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教、产教协同育人项目,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南方网:华工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近些年,在国家战略急需人才的培养上,学校有哪些经验?

    张立群:近些年,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集成电路、未来技术、超级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例如,学校在2009年就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开展合作,共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校先后组建了应用物理学英才班、工程力学创新班等拔尖学术人才培养创新班,并入选国家“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在这些人才培养创新班的建设上,华工坚持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学术创新氛围、一流课程体系,实施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思路,就是为了培养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未来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依托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组建超级机器人“珠峰班”,培养面向未来的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已组建的各类创新班和特色学院覆盖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绝大部分关键急需领域。

    推动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要把基础研究摆在显要位置

    南方网:您如何看待基础研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端人才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张立群: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催生颠覆性的成果,引领科技革命,并深刻改变人类经济社会的面貌。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把基础研究摆在更显要的位置。大湾区具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各项要素,要注重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用,开展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共性需求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助力大湾区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瞄准技术前沿,推进产学研融合

    教师走到企业去,企业走进课堂来

    南方网:多年来,华工努力打破科研与转化“两张皮”的困局。您认为高校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上可以从哪些方向发力?

    张立群:产学研深度融合,要把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对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在这一点上,华工引导教师把自己的科研课题与产业需求进行结合,鼓励教师“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学校则从各种体制机制上给予相应保障。

    我认为加强产学研合作首先还是要夯实学科基础。华工拥有一级学科设置的自主权,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我们主动调整学科方向,增设新的学科。比如,近年来学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大力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建设了前沿软物质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7个新兴前沿领域学院。通过夯实学科基础,让老师的研究和学生的培养都能与国家发展的需要融合起来。

    同时,我们要强化政策支撑,加强校地合作,精准对接产业。我们现在鼓励老师走出去,同时提倡企业走进来。高校和企业共同出题,共同答题,共同受益。

    围绕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以及食品、机械、轻工等传统产业领域,学校积极对接联络各行业龙头企业,通过共建实验室、设置企业前沿探索项目联合技术攻关项目等模式,构建起与湾区产业长期紧密合作的网络,向产业一线稳定输入科研和人才资源。此外,我们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将专利从“书架”转化到“货架”,转化获得企业股份的80%给到教师个人。

    南方网:广东提出制造业当家,华工在助力制造业发展有哪些举措?学校在鼓励创新创业方面,有哪些扶持政策?

    张立群:华工以“双一流”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着力建设新工科、搭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产出大成果,为我国特别是广东省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高质量发展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学校积极派出科技特派员深入珠三角制造业沃土,支撑制造业不断向上发展。截至2022年底,学校共派出企业科技特派员1700多人次,特派员学生助理近万名进驻了广东21个地市1000多家企业,涵盖广汽、格力、美的等广东制造业龙头企业及各类中小微企业。

    华南理工大学有80%的毕业生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粤港澳大湾区就有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超200家,他们为广东发展制造业贡献巨大力量。

    1999年,我们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了“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学分修读制度、课程体系、导师制、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双创”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我们每年约有80人本科毕业后选择创业,其中一部分也会加入到制造业大军当中。

    学校还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工作。近5年,学校科研人员与大湾区知名国企等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行业技术难题攻关等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体系,近5年来学校获得的科研转化经费总数超过50亿元。

编辑:卢绍聪   责任编辑:李婷   校对:陈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