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7日讯(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向婷 周亮)眼下正是晚稻丰收季,浏阳市北盛镇燕舞洲村的水稻智慧化生产“四高”示范基地迎来首次丰收,晚稻亩产达1320斤。
15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创新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现场,见证这204亩农田的丰收。“我们每个星期都会过来,指导肥料使用和病虫害防治。”团队成员卢浩宇说,今年6月,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浏阳工作室在燕舞洲村揭牌,进行最新的“淹水+黄腐酸”控草绿色栽培技术实验,通过减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水稻高产与环境友好。
“黄腐酸是一种有机质,施入田中,可以抑制杂草萌发,促进水稻生长,有增产的效果。”卢浩宇说,通过生物农药技术、合理施肥和新型的灌溉技术,每亩节约成本100元左右、晚稻产量增加100斤左右。
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元长告诉记者,院士团队在村里指导种植了538亩田,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左右。
作者:王文 通讯员 向婷 周亮
责编:封豪
一审:王文 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