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科学研究的最前沿,有这样一批“杭州院士”,他们心系杭州发展,开拓求索全新的科技领域,踩出了城市发展历程中一连串勇往直前的脚印。今天开始,杭州市科协、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杭州日报联合推出“杭州院士说”系列报道,面对面专访6位杭州院士,讲述其人生故事与家国情怀。
如果要从中国科技史的书架上找到一本海水淡化的历史书,那么这本书的封面上一定有这样一个名字:高从堦。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的海水淡化研究起步不久,国家启动海水淡化会战之时,年轻的高从堦就开始参与其中。时至今日,我国的海水淡化进入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阶段,80岁的高从堦依然活跃在海水淡化和膜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是我国海水淡化领域唯一一位院士,也是膜分离领域的首位院士,见证了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
▲高从堦院士访谈
想当地质勘探队员,却结缘海洋
1942年11月,高从堦出生在山东即墨——这个胶东半岛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当时抗日斗争战火正烈,西元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里,一个小男孩降生了。沿袭“姓+字辈+五行偏旁”的家族起名方式,父母为他取名“高从堦”。
高从堦很幸运,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疼爱,尤其是姐姐。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很少可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姐姐说了一句话“让弟弟待在家里,还不如让他去学校上学呢!”于是在1948年的秋天,还没满6周岁的高从堦,就被姐姐“抱”进了旧时的小学堂,提前接受了教育。
不到一年,1949年5月即墨解放,高从堦的学堂也开始进行新式教育。尽管年龄比班里同学小,但是高从堦成绩优异。小学四年级就当上了少先队的大队长。
1954年的秋天,高从堦作为全村仅有的两名上线生,进入即墨二中。高从堦不但勤奋学习,而且热爱劳动、多才多艺,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并被推荐参加了青岛少年夏令营。在那次夏令营中,他学会了在大海中游泳,学习了海洋知识、舰船模型制作和绘画等,激发起他对海洋的无限遐想。
不过,20世纪50年代,在毛主席“开发矿业” 的号召下,无数热血青年都把“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人生的理想。高从堦也不例外。
“我记得当时很流行的《勘探队之歌》,‘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当时我的班主任姜老师是教地理的,所以我觉得当一个地质勘探队员挺不错的。”高从堦回忆道。
为了当地质勘探队员,高从堦就在体育锻炼方面下功夫,坚持长跑、双杠和打球等,从小锻炼出了强壮的体格。
1957年,高从堦顺利考入底蕴深厚的青岛市第九中学。在高中,他的人生理想却发生了转变,因为他被化学深深吸引了。担任化学课程的刘宗锷老师,饶有趣味地讲述化学的妙处,讲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的鲜活案例,以及那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深深地吸引了高从堦。从那时起,他对未来有了新的想法:“化学有意思!我要学化学!”
1960年秋天,高从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山东海洋学院化学系。山东海洋学院是当时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
高从堦学习成绩优异,但他一直都认为,天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勤奋。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班级里最聪明的学生,宁可下更多的功夫去学懂弄通每一门课程。在那个学习俄语的年代,高从堦还专门学习英语,为后期从事科研奠定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初战告捷,海水淡化大会战!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取得新的突破,1967年8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决定在全国搞海水淡化会战!
此时,毕业两年、已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的高从堦成为参加海水淡化会战的最佳人选之一。因为在大学期间,高从堦师从中国膜技术的奠基人闵学颐教授,闵教授正在开展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研究。
全国多系统、多专业,包括水处理和分析化学、材料化学、流体力学等各个学科的科研人员,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机械工业部和部分高校等24家单位的技术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海水淡化会战在北京、青岛和上海三地同时展开。
高从堦和同事们在青岛,主要从事“反渗透膜的研究与开发”。海水淡化,从膜到样机,把海水变成淡水,比演示实验复杂多了,处处充满了未知数。为了尽快完成会战任务,高从堦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实验、实验、再实验。除了每周六半天的正面教育学习,大家都按照膜材料、膜配方、制膜工艺、测试评价等实验分工,一心扑在会战上。
在经验丰富的专家指导下,高从堦迅速成长,成为了会战的主力之一。由于北京会战点也在研究反渗透膜,高从堦等人要在青岛和北京两地奔波。高从堦在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一待就是100天,从材料到配方、再到生产条件,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实验,试图寻找到最佳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的改良和分析,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1968年初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的醋酸纤维不对称反渗透膜,脱盐率可以达到96%以上,这就首先实现了我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从无到有的目标。
到1969年12月,历时约两年四个月的全国海水淡化会战,以制备出可以稳定产水的小型海水淡化器为标志,圆满结束。这场海水淡化大会战,为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打下了基础。
技术就是要造福百姓
海水淡化会战之后,高从堦再也没离开过海水淡化和膜研究领域,这成了他一生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参与海水淡化会战的主力都被保留了下来。在刚刚筹建不久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专门在杭州成立了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28岁的高从堦从青岛来到杭州,继续致力于海水淡化膜技术的研究。三月的杭州,草长莺飞、春暖花开。高从堦在这里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反渗透膜技术上,我国的研究只算起步,国外水平较高。为了学习国外最新的研究技术,高从堦下大功夫学习英语和日语,翻译了不少相关的技术资料,为我国的膜技术研究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1982年2月,高从堦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进修学习。留学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掌握国际上膜技术的发展动态。
1984年3月,高从堦学成归国,干劲十足。当时,为了更好地促进膜技术和海水淡化的发展,国家海洋局以海水淡化研究室为主体,组建了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这个新的平台上,高从堦开始思考我国膜技术的创新发展路径,开展了无数次的实验研究,发表了大量科研论文。
1995年,天道酬勤,53岁的高从堦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和膜技术领域的首位院士。
“我很感激老师,没有他指路,我就不会走在这条路上。我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方面,是老师要为学生指出前进的方向。”时至今日,高从堦依然没有忘记老师的指点。
在高从堦和同事们多年的努力下,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不断提高,从建立国内第一条复合膜生产线再到第一套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装置,通过技术产业化之路,一条降低成本、造福社会之路已经铺开。
1997年,我国第一座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在浙江嵊泗建成,切实解决了当地人民的用水困难,高院士的心里就像喝了甘甜的海水淡化水。
为人师表,答疑解惑
如今,80岁的高从堦依然精神矍铄地忙碌在海水淡化研究领域。在浙江工业大学的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每个月,他都会走进实验室,与研发人员一起讨论最新技术,或是指导研究生进行研究。
高从堦说:“目前,我国膜产业在大规模应用方面仍与世界其他国家有距离。从跟跑到领跑,我们必须注重创新。”
所以在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指导上,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会挤出时间了解学生们的研究进展。在他的眼里,青年科技人才是科研主力军和生力军,他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的那些学生们提供锻炼和成长的平台。
平日里,只要高院士看到有启发意义的文献,就会随时写下他的想法,并及时分发给他的研究生们,鼓励他们去思考,开拓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去创新。
至今,高从堦已经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100多人,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我国海水淡化领域、膜领域的中坚力量。
资料/市科协、杭州日报
文字/边晓丹、陈栋
视频/刘斌兵、廉笑尘
后期/刘鹏、俞磊
制图/张妍、叶丛
编辑/王依丹
版式/王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