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研究四十载 始终相伴标准情
吕西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标准大师、同济大学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刚才接过黄部长颁发的“标准大师”的奖励证书,这是我获得的非常值得珍惜的荣誉。我在2003年到2005年,承担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专家时,也是黄部长给我颁发的证书,我现在非常激动。非常感谢住房城乡建设部长期以来给予我的指导和培养,感谢全国各位同行专家和研究团队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获得这项荣誉我仅仅是一个代表者,荣誉应该归功于工程建设标准化专家群体。
回顾我40多年来从事专业研究的经历,标准化工作一直是重要研究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指导依据的主要方式,也始终伴随着我的研究工作。1984年我博士毕业后,1986年在我导师的领导下,参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标准制定工作,编写了多项专业电气设备减隔震标准。1993年我回国后,在复杂高层抗震试验与设计、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结构消能减震、建筑移位等领域完成了多项标准化工作。其中,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纳入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结构变形限值和分析方法等纳入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软土地基设计反应谱、复杂结构抗震分析和混凝土板与柱节点抗震设计方法等纳入上海市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梁节点连接及设计方法纳入国家标准《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近年来,标准化工作也不断发展、更新,与新型的结构形式以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解决当下的工程实践问题提供了有力指导。目前,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我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抗震力学分析模型、结构抗震措施以及整体结构抗震试验等方面提出的新方法,已纳入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为上海和兄弟省市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和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新时期,城市更新改造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都需要对老旧建筑进行抗震性能提升。聚焦该需求,我们团队提出通过移位改造和消能减震技术联合应用的方式来提升结构的整体性能。发明了步进式自行走移位装置,开发了适用于移位建筑的组合连接新技术,发展了保护性建筑抗震成套技术。其中,保护性建筑的鉴定、加固与改造等成果纳入上海市标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移位技术成果纳入到国家行业标准《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为城市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助力。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从事高层建筑方面的抗震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高校工作原因,多次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借机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特别是抗震方面的标准向国际推广,通过几代人不断努力,我国的抗震技术总体上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其中与美国、日本、欧洲的部分国家并跑。我认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现在是“走出去”的最好时机,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事标准化工作,我愿意为这个行业作出一定的贡献。
当前正值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作为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团体和骨干力量,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面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的团体标准工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再次感谢住房城乡建设部给予我的关怀,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