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好!上一期我们讲述了天体物理学家艾国祥院士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开启中国工业机器人腾飞之旅的蔡鹤皋院士。
蔡鹤皋,1934年6月5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北京。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79年——1982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进修。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第一届及第二届智能机器人专家委员会专家。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国防工办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及部委级其它科技奖励12项。
1985年,蔡鹤皋作为航天部任命的焊接机器人总师,用时两年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华宇一型”弧焊机器人,并在项目中完成了机器人本体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研制及调试,解决了机器人轨迹精度及路径预测控制等关键技术。该项目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轰动一时。当时香港报纸甚至将它与我们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相媲美。
1995年,在科技部的指导下,蔡老所在的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与一汽焊接总厂合作,共同探索工业机器人产业化之路,蔡老担任总工程师。蔡老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入驻一汽,给当时的技术人员上课培训。当时,蔡老师已经60多岁了,但还跟那些年轻人一样,白天晚上在工厂和工人一起安装调试机器人。1997年7月15日,成功研制出两台机器人,到2000年,他们已经做出20多台机器人。
在空间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方面,蔡鹤皋取得了机器人机构仿真、机器人力控制、机器人宏/微控制、多传感器智能手爪、力控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系统、纳米级微驱动技术、柔性臂及其控制以及机器人多指灵巧手等多项研究成果。
蔡老的高瞻远瞩,不仅在机器人科研与产业化的梦想,还在于他对机器人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对中国机器人界要做的不仅是“授之以鱼”,更主要的是他要“授之以渔”。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蔡鹤皋培养人才的别具一格,在哈工大被传为佳话。在团队建设中,蔡老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提出学术队伍的建设目标,制定出长远的学科和专业发展总体思路,并且通过重点选拔培养尖子人才,培养年轻的学术带头人。
如今,80多岁的蔡老真是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在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各个领域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并且大多数已经成为机器人界的“扛把子”。
摘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网站独家访谈蔡鹤皋院士|深情讲述中国工业机器人之根,浓浓机器人民族情怀
中国工程院—蔡鹤皋
文字编辑:郭晓静
录音、剪辑:邢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