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努力成为研究制胜的卓越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22-09-17   浙江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191

努力成为研究制胜的卓越引领者

——在2022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吴朝晖

(2022年9月16日)

亲爱的2022级研究生同学们,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欢迎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来到美丽的求是园,开启精彩的深造之旅。大家的到来,让拥有125年历史的浙江大学进一步焕发出勃勃生机。祝贺你们成为承载荣光的求是人,与学校一起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当前,国家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你们必将以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的身份,亲历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对于大家而言,决胜未来的关键在于深刻把握时代演进的趋势,关键在于锻造引领未来的卓越研究能力。未来之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机器革命叠加推进,将加快迭代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范式与方法,持续催生基础前沿和交叉会聚领域的重大成果,使得知识创新日益呈现非线性突破的特征,对未来人才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品格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之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民族复兴之全局交织激荡,将加快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和国家对同学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未来之浙大,迈向一流前列的创新型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链接全球的国际合作网络等,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创新和育人相互赋能,进一步奠定了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基础和战略自信。

    唯创新者进、唯研究者胜。从国家战略来看,研究生教育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制胜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生的教育代表着国家最高教育水平,在国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必将成为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从个人成长来看,研究生阶段是通往卓越人生的制胜之道。作为新时代浙大研究生,大家既是学生、也是学者,需要在学习与研究的相辅相成中,适应未来的研究范式、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变革,完成从知识学习到知识创造的转变,为赢得未来竞争提供关键支撑。所以我也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三点期待。

    01

    一是希望同学们心怀“国之大者”,在洞悉未来方向中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有使命的研究者。卓越的研究往往着眼于国家需求、社会需要、人民期待的真问题。面对国家战略需要,王淦昌、程开甲和林俊德三代浙大师生毫不犹豫地转换研究方向,扎根大漠戈壁潜心铸造大国重器,为核事业夯实了发展基础。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大家要依托高能级科研平台、优秀导师团队和研学新式空间等,开展国际交流、参与社会实践、厚植红色基因;在服务战略性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中华优秀文化传创等国家战略中提高政治站位、开阔眼界格局,更加富有使命感地精研学术,将自己的所学所研奉献给国家和民族。

    02

    二是希望同学们练就过硬本领,在开拓未来新知中竞逐一流前列,成为有建树的研究者。青年人才是抢占未来研究制高点的生力军。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爱因斯坦26岁就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人民作家”巴金27岁创作了《激流三部曲》的首开之作《家》,可见大家都处在产出重大成果的黄金年龄段。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大家要善于跨学科交叉学习,通过高水平的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深度地感知创新前沿,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能力、“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要投身全球前沿领域研究,勇闯学术研究的“无人区”,力争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建树。

    03

    三是希望同学们弘扬大学精神,在增强未来关怀中追求向上崇善,成为有灵魂的研究者。科技向善、人文向美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大家要在求是创新校训指引下,体悟践行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保持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恪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构建正确学导关系,营造团结奋斗、和谐共进的学术氛围;要树牢命运与共的价值观,积极回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等共同挑战,以开放协作的研究模式增进人类福祉。

    同学们,未来研究的浪潮奔竞不息、澎湃向前,希望大家坚持学生和学者的高标双定位,突出研究制胜导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报效家国、争锋一流、崇德向善的研究实践中引领未来之发展,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在求是园学有所成、研有所得!谢谢大家!

    摄影:高兴就好

    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韩鸣筝

    责任编辑:马宇丹

吴朝晖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