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雍黎
6月15日,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揭牌仪式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凤麟核重庆基地举行。会上举行了新一代的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建设启动仪式,为中子科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安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吴宜灿为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闫楚良、顾宁,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左明健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子被称为核能系统的“灵魂”,是反应堆中核反应的触发粒子和能量载体,也是产生核热能和引发放射性的源头。中子源是产生、研究、利用中子的必备科学装置,也是开展中子物理与辐射安全、先进核能系统关键技术及核技术交叉应用等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
“电子、质子或者其他离子是带电粒子,可以利用电场或磁场对这些带电粒子进行控制,但中子是不带电的,无法用电磁场对其进行调控。”吴宜灿院士介绍,要获得特定能谱的稳态中子流只能通过中子与特定材料中原子核的核反应过程来进行调控,这就需要精确的中子输运理论方法与实验技术来实现。团队以中子输运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发明了中子输运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实现了先进核系统的复杂中子能谱环境的准确再现,建成了大型稳态氘氚中子源,实现了对中子的稳态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