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南通大学举行院士访谈会 传承“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

2023-05-24   南通大学新闻网   阅读量:628

    5月24日下午,我校举行“传承通医知识分子群体精神 造就新时代通大优秀青年人才”院士访谈会,邀请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参与访谈。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为两位院士赠送活动纪念牌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吉明明带领大家回顾“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先进事迹。

    上世纪90年代,在教学科研条件比较艰苦的南通医学院,有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以振兴中华、报效祖国为己任,凭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争创一流的执着追求,在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们“立志成才、艰苦创业、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创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文化“通医现象”。

    吉明明介绍了“通医现象”的历史由来,回顾了全国各地学习宣传“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的有关情况。他指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精神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引领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是事业发展最深层持久的力量。新时期厚植“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营造青年人才的良好发展环境、搭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的舞台、完善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是推动南通大学发展的关键一招和重要法宝。

    在访谈环节,段树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了在艰苦岁月克服困难到各地图书馆查阅文献、待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的小故事,以及立志为国奉献、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经历和感悟,并对学校医学学科建设和医学人才的引培提出意见和建议。他表示,高水平学科建设不仅要有好的机制、好的引培条件、好的公共平台,还要有好的服务意识、好的学术生态,提高科研平台利用效率,推动科研成果产出。顾晓松回忆了过去47年与通大共同走过的岁月,分享了自己从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成长为首届国家杰青、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成长故事,为做成一件事不断整合身边资源、遇到挑战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难忘经历,以及成功拿到神经再生课题、全票通过何梁何利奖评选的艰辛历程,并指出潜下心做学问和协同科研对“科研人”的重要性。

    通医90级学生、特种医学研究院院长高永静,通医92级学生、附属医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炜,顾晓松院士团队核心成员、南通大学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于彬等三位70后教授,纷纷畅谈“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对各自学术生涯的影响,并分享各自在教学和科研一线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贡献。他们表示,两位院士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经历和感悟,让大家切身感受了“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崇高品格和精神力量,为全体通大人树立了楷模榜样,必将激励所有通大人拼搏进取,为创造通大更加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

    现场青年教授代表张堃、邹月辉结合各自成长和工作经历,就青年教师“怎么把握好南通大学学科优势”“如何长期保持科研热情”“如何形成群体的凝聚力和发展格局”等问题与院士们进行探讨交流。两位院士一一耐心解答,并为青年教师深情寄语:要保持一颗积极进取和快乐的心,对自己时刻保有期望;要牢记通大“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坚持求实创新、协作奉献,扎根祖国大地,建设科技强国。

    尚庆飞在讲话中用“邀请的院士学术声望高”“分享的嘉宾演讲水平高”“参会的听众职称层次高”对这次院士访谈会的成功举办表示肯定。他指出,历史前行的每一步,无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传承和弘扬“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和特质,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担当实干、勇开新局的磅礴力量。他强调,人才工作要引培并举,对现阶段的南通大学人才建设来说,自主培养是更重要也是最可靠的方式。学校将从物质基础、精神引领、政治帮助等方面打出人才工作“组合拳”,同时成立青年学者联谊会,为青年人才提供工作交流、科研交流、学术交流、生活交流的平台,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竭尽全力为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本次活动由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举办,是学校纪念建校111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旨在通过回顾上世纪90年代“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先进事迹,访谈其中的杰出代表,探讨青年人才培养成长等问题,引导青年教师深刻领悟“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精神实质,积极成为新时代通大优秀青年人才,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李清湘主持活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主要领导及青年教授代表参加活动。

    (校报记者 余小乔/文  刘佳昕/摄)

    我校举行院士访谈会 传承“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

    尚庆飞为两位院士赠送活动纪念牌。

    段树民院士接受访谈。

    顾晓松院士接受访谈。

    尚庆飞讲话。

    吉明明带领大家回顾“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先进事迹。

    高永静畅谈“通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对个人学术生涯的影响。

    施炜分享自己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工作经历

    于彬分享自己在教学科研一线的工作经历和感悟。

    李清湘主持活动。

    会场。

顾晓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专家
段树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 顾晓松
  • 段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