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鲜花和《姑苏繁华图》特种邮票,3月21日,苏州市姑苏区科学技术协会专程赴沪探望科技功勋“老兵”,向汪品先、姚熹等姑苏籍院士专家转达来自姑苏区委区政府和姑苏科技工作者的深切问候和祝福。
“作为苏州人,我一直为自己的故乡骄傲。”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说。这位为中国古海洋学研究、海洋地质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姑苏籍院士也是苏州的光荣和骄傲。他在南海主持了由中国人主导的首次大洋钻探,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为了挚爱一生的科研事业,汪品先教授于耄耋之年9天3次下潜南海,深达1400米,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近年来,汪院士在潜心科研之外,笔耕不辍,出版了《深海浅说》《科坛趣话》等多部畅销新著,其中《深海浅说》入选2021年度“十大科普作品”。他也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被百万粉丝亲切地称为“网红院士”“科普老顽童”,2021年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今年3月4日,作为“银发知播”群体一员,汪品先院士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这位和时间赛跑的“深潜院士”始终心系家乡的建设和创新性青年人才的培养,与夫人孙湘君教授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设立基金奖励青年学生。在同济大学办公室里,汪品先院士欣然赠送著作并题词寄语姑苏青少年“说真话、求真理、做真人”。
“让自己的国家走在世界科学的前列,是我们每一个科学家毕生的使命。”今年89岁的国际著名电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姚熹是我国铁电陶瓷研究方面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第六位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的科学家。他扎根西部默默耕耘六十年,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获“中国电介质物理终身成就奖”。2005年,生活勤俭朴素的姚熹院士、张良莹教授夫妇捐资设立“姚熹铁电奖学金”;2020年,夫妇俩又捐赠60万元,发起设立“姚熹基金”,支持创新港建设与电子学科发展。姚熹院士有个“确认出生故地”的心愿,因身体原因始终未能成行。去年,姑苏区科协会同沧浪街道、道前社区根据姚院士提供的线索及盛家浜老居民的回忆,帮助老院士实现了心愿。获悉姑苏区纵深推进古城整体保护示范,全力打造世人认同的“苏式典范”,姚院士十分高兴,表示“希望有机会重访姑苏旧地”,并寄语姑苏青少年“发扬真善美精神”。
去年以来,姑苏区科协积极探索服务院士专家新模式,建立“点对点”长效联系机制,常态化走访慰问院士专家团队,持续释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满满诚意,系牢姑苏籍院士专家乡情纽带,扩容“第二故乡”院士专家朋友圈,提升科技工作者“有形之家”的内涵。“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科学家值得最高礼遇,”姑苏区科协副主席沙菲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院士专家服务保障机制,搭建服务“直通车”,鼓励引导姑苏科技企业与院士专家团队合作组建“创新合伙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中让更多的科研故事走进“寻常百姓家”,让科技工作者成为人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