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徐志磊院士:舍小家、为国家,他用一生铸造民族核盾

2020-09-20   中国科学家   阅读量:355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后氢弹原理性试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再次震撼世界。

    这一系列壮举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默默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我国著名核武器工程、机械工程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就是其中的亲历者之一。

    他曾担任过10次核试验的技术负责人,两个重点武器型号战略导弹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应型号的核战斗部第一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志磊

勤学:科学精神的萌芽

    1930年9月,徐志磊出生于上海,他与父母和祖父祖母一起生活,五口之家其乐融融,父亲和祖父的收入足以维持全家比较宽裕的生活。

    祖父徐士烈格外喜欢徐志磊,希望他将来长大后可以出人头地,于是1936年,刚刚5岁半的徐志磊就被送到上海最好的小学——上海市立万竹小学读书。

上海市立万竹小学老照片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日本占领了上海,徐志磊全家不得不逃难回到祖籍浙江鄞县乡下,五口之家变成了兄弟姊妹众多的十二口之家。由于祖父年事已高,全家的花销仅靠父亲一个人的收入支撑,生活变得拮据。

    徐志磊上中学时,家里已经无法拿出学费供他读书,幸好有申报馆的助学金,他才得以完成初中学业。上学时,徐志磊常常和同学一起去卖报,赚钱来贴补家用,同时用来给自己买书。

徐志磊上海中学毕业照(第二排左三为徐志磊)

    1945年7月,徐志磊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阶段的学习紧张而充实,学校淘汰率很高,加之社会仍然动荡,不少同学转学或者辍学,他所在的工一科,入学时有83名学生,毕业时只有38人。

    在校期间,他受到了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对科学和未知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索精神。

    1948年,徐志磊考入私立大同大学工学院,学习机械专业。作为家中第一个可以上大学的孩子,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学期间,他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了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严格而自由的学习与生活,也让他养成了严谨、细致、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

敬业:从机床厂走上科技研究之路

    1953年,从上海大同大学机械制造业毕业的徐志磊,怀抱着满腔热情进入上海机床厂工作。那时候的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推进机床设计,追赶世界水平。

    机床是工作母机,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来说十分重要,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要靠机床生产,因此它又叫工具机械,是现代工业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与很多科学家都有出国深造、名师指导的经历不同,徐志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土专家,刚进入上海机床厂时,他的主要工作是技术科协助工程师。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机床设计师,他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学习,除了积极参加工厂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外,还主动到上海交大去旁听相关课程,购买大量的外文资料进行自学。为了能够顺利的仿制苏联磨床,向苏联专家请教,徐志磊又自学了俄语。

1956 年,徐志磊在上海机床厂工作场景

    在仿制苏联磨床的过程中,徐志磊开启了自己的机床设计生涯。除了向苏联专家请教,他还虚心的向车间工人师傅请教,在这样的勤奋好学下,徐志磊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进步巨大,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机床设计的基本知识,也逐渐成为一名技术成熟的磨床设计工程师。

    在这期间徐志磊不仅担任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平面磨床的主任设计师,还负责了对东德设计的齿轮磨床进行改进设计,他的设计跨越性地提高了齿轮磨削的精度。

    在机床事业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不仅使他成了上海机床厂的技术骨干,还被授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的荣誉。

报国:核武器工程设计之旅

    1963 年,年仅33岁的徐志磊已经成为了我国齿轮轮磨床设计的权威,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让我国精密磨床事业追赶实际先进水平时,一纸调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新中国成立之初,核武器的发展成为衡量大国力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世界战争与和平的重大战略因素之一。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想要不受到西方国家的核讹诈势必要发展我国自己的核事业。

1963 年,徐志磊离上海前与妻子儿女在上海市鲁迅公园合影

    1963年8月,徐志磊作为国家为加强核武器研制选调的106名技术专家之一,被从上海调入到北京二机部九局设计部工作。不清楚接下来究竟要做什么工作的他为了国家需要,选择离开妻儿,离开年迈的父母,只身来到了北京。

    “舍小家,为的是国家。”徐志磊说,“国家利益最大。”

    进入北京二机部九局之前,徐志磊虽然已经是国内一流的机床设计工程师,但是对于核武器,他闻所未闻,更没有任何相关的知识储备。进入二机部九局后,他被分配到设计部十七室一组工作。这是一个负责核装置结构设计的专业小组,属于核心机密技术岗位,这个岗位不仅在整个原子弹研制工作中举足轻重,也是徐志磊在核武器领域科研成长的起点。

2015年12月7日,采集小组成员实地走访徐志磊曾经办公的地方,图为北京花园路六号办公大楼

    为了能够尽快了解、熟悉核武器设计相关技术,他积极向专家和九局的同事请教,同时主动学习核物理及爆轰物理方面的知识,只盼可以早日运用自己的所学和经验为祖国分忧解难。

担当:为祖国不懈奋斗

    徐志磊调入设计部十七室一组时,理论部已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实验部已多次完成验证理论设计的爆轰模型试验,然而仅有理论设计和验证性试验是研究不出原子弹的,核装置结构需要完善的工程设计,其中许多技术细节都需要妥善解决。

    徐志磊作为刚刚调入设计部的工程师,有幸赶上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设计研制的最后攻关阶段。在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讨论、修改,徐志磊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利用自己丰富的机床设计经验和机械设计知识积累,大胆提出了新的构思,和同事一起成功设计了起爆结构,解决了不同材料热膨胀率不同的补偿难题,并在产品结构方案确定后,率领小组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最后结构设计图纸,使设计更加适应制造要求。后来,这种巧妙的构思一直沿用到定型产品上。

    在中国第一颗全当量氢弹空爆成功后,受时政影响,一大批科研骨干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徐志磊也不例外。

    许多人因身处逆境,遭受不公正对待,心灰意冷而选择了离开,但徐志磊从未改变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重新回到最钟爱的科研工作岗位后,他决心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每天往返于办公室和宿舍之间,业余时间脑子里也装着工作。

    他说:“空闲时间如果不去考虑工作,就觉得对不起组织。”

奉献:半个世纪相伴中国核武事业

    1989 年,59 岁的徐志磊升任为中物院总工程师,早已年过半百的他却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在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里。他创造性地将核武器物理要求、爆轰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转化为工程技术指标。

    除此之外,他还根据武器的需求背景,从全院众多学科中将工程关键技术进行分解、归纳、提出预研课题,促使研究工作系统化,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的工程理论和设计技术。为确保核武器生产质量的稳定和再生产能力,徐志磊大力推进武器的先进制造技术及工艺技术能力建设,以此来保证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及质量的稳健性。

1985 年秋,徐志磊(左二)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部分院领导合影

    天道酬勤,2001年,由于徐志磊为发展我国机床事业和核武器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选院士后,他不再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职务,但仍然心系学科发展,积极培养新生力量,倡导多学科的中国创新设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从1963年离家北上,投身中国核武事业,徐志磊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将自己交付给了青海草原、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川北山沟,交付给了数以千计的设计图纸和数以十计的国家核试验。

    纵观他的核武人生,勤学敬业是他最突出的品质。可以说正是因为他身上所具有的这一优秀品质,才让他最终在我国机床事业和核武器事业两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为保国家和平,他毅然选择了舍弃小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核武事业的奉献与热爱,这种对事业高度负责、执着追求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着无数后辈继承者们,激发着无数后人在为国铸造核盾牌的路途上不断努力奋进。

徐志磊

(1930.9-)

武器工程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1.《匠心独运——徐志磊传》,唐贤平,陈幼玲,范宗喜,季立江,王小霞,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2.《徐志磊无悔人生铸长剑》,吕斌,《创新科技》2011年05期

    3.《徐志磊院士的核盾情缘》,范宗喜,《中国科学报》

    4.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徐志磊
中国工程院院士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