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谈“心”论道,中西共融|两院院士为中国心血管创新发展“把脉开方”

2022-09-23   医师网   阅读量:87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9月16日-18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山东省医学会、美国佐治亚洲立大学医学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三个国家8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届齐鲁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山东省医学会第十八次心血管病学学术会议(QICCD)”在济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盛大召开。

    大会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齐鲁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一贯秉承的宗旨是,围绕心血管病的热点和难点,紧密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面向一线心血管病医师开展专题性的讨论和争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发展”。

到今年,齐鲁国际心血管病论坛已成功举办十届,成为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极具影响力、权威与专业的一流学术盛会。本次论坛上,国内心血管领域领袖级专家齐聚一堂,大会邀请高润霖、韩雅玲、葛均波、胡盛寿、吴以岭、宁光、顾东风、陈义汉等9位院士以及国内外500名心血管病专家学者参与此次盛会。

    大会精心设置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论坛、介入心脏病论坛、心脏康复论坛等14个学术论坛,就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理念作专题报告和病例分享。张运院士表示,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借助本次平台深入交流、勇于突破,传播新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打造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靓丽风景线!


高润霖院士: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image.png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措施、药物和血运重建。药物治疗是所有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基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

    冠心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动态特性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后稳定状态、微血管心绞痛等6种临床场景。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措施、药物和血运重建。其中,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生存、减轻症状,是所有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基石。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CCB)为首选药物,阿司匹林和口服P2Y12抑制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PCI后抗栓治疗的主要手段。

    PCl不能减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死亡和心梗的发生率。对于左主干、严重三支冠脉病变、心衰、EF降低,大面积心肌缺血(>左室10%)或血流储备分数(FFR)≤0.8的患者,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血管重建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韩雅玲院士:抗血小板治疗

致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策略

image.png

    “与双抗治疗12个月相比,双抗治疗6个月后继续单抗治疗6个月,胃肠道黏膜损伤和临床出血事件均会明显减少。”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冠心病血栓预防的基石,但抗栓治疗合并大出血可增加死亡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DAPT合并出血的部位以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占总出血事件的48.7%,因此准确评估接受DAPT的患者消化道受损情况,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至关重要。

    OPT-PEACE研究表明,单一抗血小板治疗(SAPT)或DAPT均可导致较高的胃肠黏膜损伤风险,包括糜烂和溃疡。其中,由氯吡格雷导致的胃肠损伤作用不弱于阿司匹林,这可能对今后的临床决策产生影响。在临床胃肠道出血低危的双抗患者中,仍可检出近40%的无症状性胃肠道溃疡,提示双抗治疗过程中行胃肠道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缺血中低危患者6个月DAPT安全性优于12个月DAPT,为降阶治疗提供证据。胃肠道粘膜损伤(高发)与临床显性出血(极少)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在消化道出血评估工具的选择策略方面,电子胃镜是评价胃肠道出血风险的金标准,但其创伤大,患者不易接受。正在接受DAPT的患者在检查前需停用药物,但这可能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而磁控胶囊胃镜(MCE)可在DAPT前评估黏膜的基础病变情况,在术后检测黏膜应激,之后还可定期随访黏膜损伤情况。研究显示,与电子胃镜诊断胃病比较,MCE诊断的准确性达93.4%。因此,MCE可作为DAPT出血风险评价的理想工具。

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破解

微血管病变国际难题

image.png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难点在于微血管病变,脉络学说中提出的‘孙络-微血管’,为微血管病变中西医研究提供了关键的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誉副会长、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院士

    微血管病变是心、脑、(糖)肾重大疾病临床疗效难以提高的关键因素,亦是国际医学界尚未突破的难题,亟需中医理论创新开辟有效治疗新途径。吴以岭院士从理论、机制、疗效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医脉络学说围绕微血管病变国际难题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理论创新方面,首次系统构建“络病证治”体系,形成了围绕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和围绕神经、内分泌、免疫类疾病的“气络学说”两大学科分支方向,先后出版《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脉络学说理论指导下,研究团队通过整体、器官、组织、细胞不同层面研究,揭示了“孙络-微血管”病变以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核心和启动因素,血液成分和神经体液共同参与的复杂网络病变。而通络干预可使复杂网络关联节点趋于正常。同时实验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等通络药物改善微血管血流灌注、保护组织细胞、改善脏器功能是治疗心脑(糖)肾临床重大疾病的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

    在理论和基础研究成果支撑下,研究团队利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临床研究,解决了国际医学界重大难题——通心络胶囊解决了急性心梗无再流世界医学难题;参松养心胶囊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治疗提供了新药物,填补了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芪苈强心胶囊明显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基于显著的临床疗效,这三个药物被列入中华医学会、国家卫健委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共识,也被列入西医最新版的《内科学》教材。

    2020年1月,“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也因此荣获了2019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评价:该研究“创立了‘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

葛均波院士:泛血管疾病介入研究

要从“三个层次”占领国际制高点


image.png


    “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泛血管疾病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性评估和综合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专科的个性化治疗。”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

    葛均波院士结合2例介入治疗的典型案例,详尽介绍了泛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泛血管介入器械生物材料相容性问题突出,泛血管介入支架始终是以“异物”形式存在,严重威胁“介入后血管生态再平衡”,缺乏良好“生物-材料-力学相互应答”。此外,人工心脏瓣膜性能不佳、二次换瓣会引发更多生命危险。如何解决器械—血管适配性低的问题是阻碍泛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发展的当务之急。

    围绕当前泛血管-生物材料-生物力学机制不清的关键科学问题,葛均波院士提出构建以“生物-材料-力学相互应答”为核心的泛血管介入复杂系统——通过跨尺度、多层次和时空多维度的研究方法,系统性阐释介入器械与泛血管长期命运共调过程中的复杂机制。

    葛均波院士希望未来泛血管医学介入发展的方向应从科学问题(如何解决器械-血管配合度低的难点?)、理论建设(生物-材料-力学相互应答理论,介入后血管生态再平衡)、方法和途径(生物力学高精度建模、生物材料表面微构建、生物材料-力学-泛血管耦合微环境信号机制研究)三个层次解决泛血管医学领域重大难题,实现占领泛血管理论-技术-器械产业国际制高点的宏愿。

胡盛寿院士:CABG与PCI

之争仍在继续

image.png

    “PCI技术发展已到达平台期,远期通畅率仍是PCI与CABG争夺的高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

    当前,PCI技术发展已到达平台期,20年来,除药物洗脱支架(DES)外,没有突破性创新,而支架内再狭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PCI手术量仍居世界首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搭桥(CABG)手术量增速减缓,但仍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远期通畅率仍是PCI与CABG争夺的高地。”胡盛寿院士表示,尽管支架种类不断更新,PCI再狭窄率仍难以突破平台期,1年再狭窄率约10%。而冠脉外科领域的技术更新,极大提高了桥血管通畅率,使静脉桥1年再狭窄率降至5%。同时,国内大中心CABG技术趋于成熟,死亡率(0.3%)和并发症发生率(3%)均维持较低水平。

    当前对于CABG与PCI的争论已悄然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疾病谱的显著改变,高危患者增加,左主干、多支病变增加,糖尿病患者增加;其二是医疗改革日益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等,对于治疗策略的选择产生冲击;其三是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

    尽管PCI技术和支架种类不断更新,但随着CABG技术的成熟和二级预防水平的提高,CABG技术在治疗中凸显优势:CABG对降低整体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和提高远期生存率方面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心衰、糖尿病及左主干病变患者中,CABG的优势更为明显;随着抗血小板策略的改进、全动脉化CABG的应用及桥静脉血管质量的改进,CABG的远期效果仍有提升空间;团队合作、心脏杂交技术(Hybird技术)的应用,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能更好地提高冠脉血运重建的疗效。


结 语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在此次齐鲁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专家学者立足于研究现状和诊疗实际,紧跟学术发展前沿,交流诊疗心得体会,探讨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动学科发展,共同为医治心血管疾病出谋划策,提升临床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