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从进山走出
两院院士
巍巍学府
百年进山
一九二〇年的一次“进山会议”
明确了“救济天资聪慧学行兼优之贫寒学子”的办学初衷
从此便开启了其辉煌灿烂的办学历程
从早期赵一峰“兼容并蓄、发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到赵宗复的民主教育
进山中学一路前进登高
经过许多进步教师多年的共同努力
形成了“团结进步、严格自治、艰苦朴素”的优良教育传统
建国以后
学校紧跟党的教育方针
一方面继承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革命传统
另一方面创新发展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风格
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任后
更是提出了秉承“全人教育”的办学理念
明确“多元化办学,个性化培养,陪伴式成长,特色化引领”的办学宗旨
为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责任担当、创新有为的阳光健康学子而不懈努力
我们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前无古人
无经验可循,唯一可资借鉴的就是过去的百年
为此我们将推出“他们从进山走出”系列
让我们一起回溯,去寻找百年进山的红脉文脉
去领略从进山走出去的那些杰出人物的风采!
两院院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统称。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11月,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组成,包括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6个学部,学部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 进行评议和指导。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由院士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国家重要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团结与合作,推动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我国工程科学技术队伍和优秀人才的建设与培养,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
在进山辉煌的办学历程中,也走出了两院院士,他们是:
张 沛 霖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沛霖(1917-2005)中国科学院院士。
平定人。不到一岁时,父亲与世长辞,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为了供儿子上学,母亲节衣缩食,依靠几亩薄田和亲戚的接济,供他上学。1933年初中毕业,考入进山中学高中。学习成绩优异,兼得山西省和进山中学两项奖学金得以维持学业。1936年同时被北京大学地质系和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录取,选择了西南交通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三所院校于1937年9月10日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当年冬随平津流亡生到西安,于11月15日进入西安临时大学。太原失陷以后,西安临时大学又迁往陕南城固。1938年3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奉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工学院合组成立国立西北工学院。他随学校多次迁移,直至1940年毕业。1940年秋,毕业后到云南安宁资源委员会云南钢铁厂就业,从事炼铁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于1944年考取第八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
1945年,进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深造,研究钢的冷加工和氢在钢中的行为。于1949年他初获得(Ph.D)学位,并获得该校冶金研究布仑吞(Brunton)奖章和奖金。随即继续在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1951年春先期回国,协助李薰筹建金属研究所,任研究员。是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创始人中最早回国的一位。当时,国外的研究条件、生活条件都要优于国内,因此有不少人曾问过其为何不留在国外。对此,张沛霖表示:“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有个很好的回答‘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要理由!’我认为这是很正确的回答,应该问问不回来的人,中国人念完书就应该回国。”就这样,带着对祖国的热爱,他将热情与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当中。
在建所初期,张沛霖面向国家的冶金工业建设,以研究钢铁冶炼过、程和提高钢质量为主要方向。在科研与生产结合和培养来所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使金属所各方面的工作迅速开展。
1956年参加了我国12年科学规划。创办《金属学报》,逐渐成为国内外较有声望的学术刊物。
1959年任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到上世纪50年代末期,实验室已具有一定规模,任务日益扩大。这时,国防建设中新技术的发展开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参与了金属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转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相应的新测试方法的决策。使所里的主要工作直接服务于国防建设。我国核武器、超音速飞机、人造卫星、核潜艇等研制所取得的成果,都有金属研究所在材料研制方面的贡献,同时成长了很多高水平的材料科学专家。
1958年,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钱三强商请金属研究所研究铀冶金和核材料。金属研究所为此成立了两个研究室,分别由李薰和张沛霖主持。此后,张沛霖院士便致力于核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原子弹的技术在国际上始终是机密,当时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为此,面对其他国家的核威胁,我国急需自己的核武器来保卫国家安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他对家人甚至是妻女都要保密,亲戚朋友几乎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1962年底,被调到北京,先后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冶金方面总工程师,核燃料局总工程师、部科技委常委、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成为我国铀、钚冶金和核燃料元件等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
1976年,曾因工作奔波积劳成疾,脑血栓发作,虽经紧急医治,仍留下右下肢功能不良的后遗症。但是他不顾行动艰难,稍微恢复后就上班主持工作,去现场参与技术攻关。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曾任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
1985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防科技成果特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原子弹的核心部件铀235制件的研制工作在张沛霖的技术指导下,实现了有特色的铸造工艺,从而解决了铸造缺陷,得到均匀致密的铸造部件,满足了当时试验的需要,也为以后的工作开辟了技术途径。为我国“两弹一艇”和核电事业的稳步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98年度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5年9月15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8岁。
于 润 沧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润沧(1930-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河北张家口,祖籍大同浑源。父亲于镇河,起义国军中将,阎锡山民族革命同志会候补高干。在记事的时候,其父就参与了平型关会战和忻口会战,忻口战役失利后,为避战乱,其随母一路南下逃难,从武汉至长沙,第一次看到日寇飞机轰炸的恐怖。一直到重庆附近璧山县才安定下来,在那里读了4年小学。多次目睹过无辜群众在日寇狂轰乱炸下的死难惨状,幼小的心灵从此埋下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1942年,在其12岁时,考入有着“进步思想的摇篮”之称进山中学。在校内,思想进步,1943年,发起成立了海啸社,组织社员阅读进步书刊,利用墙报等形式,发表政论文章,呼吁争民主,争自由,成为著名的进步学生,1946年,和卫兴华搭档,被选为学生会副主席。1947年初,在赵宗复的幕后策应下,太行军区情报处太原站扩大为太原情报总站,代号”909“,成为工作对象。1948年春开学后,敌人的特种警宪指挥处专门派特务骨干分子韩清溪、韩宪章前来坐镇,扬言要在进山学校搞出个名堂来,把太原的共产党地下组织一网打尽。每一位革命者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关键时刻于润沧挺身而出,转移了特务们的视线,掩护了其他同学。向特务们承认,自己在上海、北平等地订阅了进步书刊,并受到了影响,对现实产生了不满,并当场交出了实物。进山学校的地下党组织还发动了对他的假斗争会,同学们也“批判”了于润沧。韩清溪、韩宪章见学校的“三自传训”开展得很热闹,又不敢过分刁难,最后只好让他作了“检讨”,上报特种警宪指挥处,既应付了“三自传训”,也讨好了于镇河。山西在“三自传训”中,有许多革命者被捕牺牲,而在革命斗争较为活跃的进山学校,却由于从豪门走来的这批革命青年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使革命力量没有受到损失。1949年,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此时,驻守在山西著名的古城大同的守军更是人心惶惶,被任命为第18兵团副总司令兼大同城防司令于镇河,不断接到上峰命令,积极备战,加紧构筑防御工事,企图顽抗到底。3月中旬,于润沧带着当时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部长戎子和的亲笔信,经张家口由王平司令员接见后,进入大同,去做父亲的思想工作。
1949年5月1日,古城大同宣告和平解放。当年9月,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学习俄语。1950年进入本科后被分配到土木工程系,当他看到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有色金属工业基础薄弱,尤其缺乏采矿专业人才,刚入学的于润沧走进了校长办公室,要求转到采矿系学习,校长经过考虑同意了,自此开始了矿业生涯。1952年院系调整,转入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学习。大学期间,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系统地学习了基础理论和采矿专业知识。
19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被分配到中国恩菲的前身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参加杨家杖子钼矿、白银厂铜矿的矿山设计,当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的6个有色金属矿山项目,均由前苏联承担初步设计,由设总院承担辅助设计及施工图,在工作中他虚心向专家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独立思考问题,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院采矿专业技术骨干。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至1963年期间,在我国“锑都”——湖南冷水江市锡矿山的设计中,为解决原有开采方法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作为试验组副组长,大胆突破过去保留1米厚矿石作为护顶的采矿方法,成功组织试验“杆柱房柱法”并应用于生产,在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开创了我国地下矿山“杆柱房柱法”之先河。1964年,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工程师。上世纪60年代中期和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崩落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为课题,对国内外一些著名的矿山进行系统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为后来我国大型矿山的设计进行了坚实的技术储备。1973年参加金川工程项目设计,担任采矿工程负责人。针对金川镍矿床的复杂开采条件,大胆采用机械化盘区下向充填采矿法,开发高浓度胶结充填技术,成功地实现了“采富保贫”,满足了国家对镍的大量急需。他借鉴新奥法(NATM)理论,采用“先柔后刚”的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不良岩层的巷道坍塌,大大加快了建设进度,为我国镍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积极倡导铜矿峪铜矿改用矿块崩落法,使矿山扭亏为盈。1978年,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采矿室主任工程师,湖南冷水江市锡矿山设计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1年,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1982年立式砂仓分级尾矿胶结充填技术项目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因高浓度胶结充填工艺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任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1987年,金川二矿区设计分别获金川资源综合利用和采选冶联合企业设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1992年,全尾砂膏体充填新工艺和装备工业试验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已在铜录山铜矿古矿遗址保护工程中推广应用。专家评价,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采矿充填领域的一项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世纪90年代,虽离休,仍致力于指导膏体充填技术试验和冬瓜山铜矿深井开采的设计和科研攻关等工作,为创建我国第一座特大型无废矿山而努力拼搏。1995年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铜矿峪铜矿矿块崩落法技术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赓续百年文脉
传承进山精神
进山百年校庆
是进山人回顾历史的时刻
更是凝聚人心
展望未来的新起点
相信勤奋智慧的进山人
一定能踏着前辈的足迹
砥砺前行
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