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士动态  >  院士动态详情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彭永臻:不拿“起步晚”当借口,跑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2022-07-05   中国青年网   阅读量:129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通讯员 张宇庆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彭永臻都不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这位如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年少时,在山里伐木头,24岁才走入大学校园;大学毕业后留校当老师,自觉底子比别人差,“拼命”读研深造;终于考上博士,留学日本,而彼时中国落后,他饱受冷眼,只有说起成功爆炸的氢弹、原子弹,才能赢得片刻尊重。

    但起跑晚,并没影响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相反地,更加催他奋进,盼自己能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之人。

    彭永臻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他曾在一篇自述中说:“我们这一代人,上山下乡、披荆斩棘,一路与共和国同向而行。眼见着祖国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我内心的自豪和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理解了路途坎坷,才能理解这位党龄49年的老党员的自豪和激动。

    “早晨三点半,晚上看不见,地里三顿饭”,彭永臻的知青生活这样度过,只有晚上能看一小会儿书,“但看不了多少”。知识的匮乏更加激发他对知识的渴望,1973年一进入大学校园,他便如饥似渴,即便大学毕业后已被批准留校当老师,他仍未放松,考取了“文革”之后第一届研究生,几乎每天都和同学们一起用功到“后半夜”。

    更加开阔的眼界,不仅使他意识到个人在国家社会之中的责任,也让他深刻理解,世界前进之快与中国落后面貌之间的强烈反差,他说:“当时就觉得,没有科技发展,中国是绝对发展不起来的。”

    彭永臻院士在指导学生做实验。北京工业大学供图(资料图片)

    20世纪80年代初,彭永臻和一批留学生踏上前往日本的求学之路。当地的繁华使他们大为震撼,落后的中国不被尊重则让他们心里憋着一口气,而这两者交织在一起,激发了每一位海外学子的理想——大家都夜以继日地刻苦拼搏,希望早日报效祖国。

    他印象很深刻,在日本留学的一个中秋节之夜,“独处异乡,倍感凄凉,但想起自己的责任,又觉得充盈着力量。”彭永臻说。

    这种力量,一直鼓舞和激励着彭永臻,“让我须臾不敢懈怠”。也因此,多年以来,他几乎没有真正的“假期”,除了出差在外,绝大部分时间都会去实验室或办公室。

    近些年受疫情影响,学生们没能在学校学习、科研和参加实践,但彭永臻一直鼓励他们充分利用时间整理资料和撰写论文,并多次与他们讨论,科研工作始终没有停滞。这几年学生发表了数十篇优秀论文。

    当然,发论文不是最终目的,彭永臻希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他科研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污水生物处理及其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污水脱氮除磷的新工艺与新技术,主攻城市污水处理。他所做的研究成果,“大都可以在实践中检验,直至应用”。

    滇池、太湖、渤海,都存在氮、磷过度造成的水体富氧化问题,许多地方的城市缓流水体都是如此。因此,彭永臻认为,要坚持“科研工作必须把国家重大需求放在第一位”。而这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污水脱氮除磷,一度是一个不被看好的方向,大家认为这个领域“比较传统”,“不容易发论文”。有的企业曾想用高额经费让他改换方向,甚至有学生也因为难发论文而动摇了决心,但他笃定:“污水脱氮除磷再过50年还有新需求。”

    时间证明他的专业判断是正确的。据科睿唯安与中科院联合发布的《2020研究前沿》显示,“厌氧氨氧化技术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为环境领域唯一重点热点前沿,其核心论文产出国家与机构排名中,中国位列第一,北京工业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列全球第一。

    近些年,彭永臻带领团队,协助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率先突破厌氧氨氧化菌工业化、规模化应用的难题,并建立了我国第一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厌氧氨氧化工程建设。同时,彭永臻带领团队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相关研究成果。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彭永臻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科技发展同频共振,不仅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程,更亲身参与了污水处理领域中国从零到逐渐发展起来的过程。

    面对求学起步晚,科研起步晚,彭永臻既下苦功夫,又创巧功夫,不敢懈怠,从不放弃。

    彭永臻院士在给学生上课。北京工业大学供图(资料图片)

    支撑他一路走来的想法其实非常朴素:“科技竞争,时不我待。不能让‘起步晚’成为借口和理由,我们必须从自身的体制、管理和落实中寻找差距和不足。无论何时起步,都要跑出属于自己的成绩,给祖国和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2022年,与新中国一样,彭永臻也踏入了第73个年头,他想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人才培养上。获得了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之后,近日,他把全部奖金20万港币捐献给了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和奖励该校环境保护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他说:“我希望我们的科研团队,能围绕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