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草业泰斗”的强国初心——记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任继周院士

2022-06-18   澎湃新闻   阅读量:66

    电脑屏幕上是超大的字号,98岁高龄的任继周正在忙着编写我国第一本有关农业伦理学的教材。“老了走不动了,野外工作不行了,发现农业伦理学没人管,就想研究这个农业与社会的关系”。这位“甘肃科技功臣”思维敏捷、眼中有光,并不像已近期颐之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与牛羊同居,与鹿豕同游”,这是恩师王栋对任继周的谆谆教诲,也是任继周矢志不变的初心。


    任继周扎根西北七十余载,在西部大地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建立中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研制出我国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主编我国第一本《草原学》教材、创建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主持制订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成为我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这位中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为我国与甘肃省的草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现代草业科学开拓者


    1943年,任继周怀揣着“改善中国人的营养结构”的梦想报考了前国立中央大学的冷门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1948年大学毕业后,任继周接到我国著名兽医学家盛彤笙的邀请,受聘于兰州国立兽医学院。随后2年跟随我国草业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进修牧草学。


    1950年,从江南到西北,21天的行程,任继周开启了扎根西北70多年的人生。


    到甘肃后,任继周马不停蹄地开始调研,花了一年时间走遍甘肃,对全省草原状况进行了初步考察。1954年,任继周执笔的《皇城滩和大马营草原调查报告》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草原调查专著。


    任继周走过甘肃的每一块草原,一年跑破一双翻毛的皮靴。但他认为,通过路线勘察的方式了解到的草原始终是表象,只有开展定位研究才能系统地了解草原变化的规律。


    1956年,任继周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甘肃天祝高山草原站。一顶简易的帐篷就是试验站,“夜闻狼嚎传莽野,晨看熊迹绕帐房”是当年的生活状况,就连睡觉也要自制“毒衣”防止虱子叮咬。


    别人眼中的苦,他却能以此作乐。“甘肃生态类型丰富多样,横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还有内陆河流域的荒漠地区,从湿润到干旱,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草原类型齐全。如果不是在甘肃,我没有勇气也没有基础去思考具有全球意义的草原分类。”


    20世纪50年代末,任继周提出草原的气候—土壤—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这一综合顺序分类法精确、稳定,已成为唯一可以覆盖全世界的草地分类方法。


    1978年任继周带领学术团队建立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新指标——畜产品单位体系。这一指标体系被我国相关的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部门接受应用,并被国际权威著作《世界资源:1987》引用。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任继周深感我国农业结构存在问题,“农区是以粮为纲,牧区就是搞原始放牧,这么搞,咱们的农业翻不了身”。但在当时“草地农业”的想法无人问津,任继周由此开始筹办研究所,专门研究我国农业的生态问题。


    1981年,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成立,任继周由此开始描绘草地农业系统的蓝图。
    机缘巧合,1984年钱学森从系统工程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发展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任继周在对我国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及内陆盐渍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理论体系。


    那段时间,任继周每天行程100多公里,“走路一般人都比不上我”。任继周一直在路上。


    1985年,在临泽县一个5000亩的老化牧场,任继周提出了农业系统耦合、系统相悖理论,实现了山地(祁连山)—绿洲(临泽)—荒漠(北部荒漠)系统耦合,试验区产能提高了2.5倍。


    “草原是生态系统,草原的问题出在草原之外。”基于这样的认识,任继周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分为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产层、动物生产层、后植物生产层。这一理论目前已被学界广泛接受,草原学由此向草业科学发展。


    中国草地农业“播种者”


    草,不能当饭吃。尽管创建了草业科学的多个第一,但任继周发现离“让国民吃上肉”的初衷,还是有差距。他暗下决心,要推动草地农业发展,把中国草原生产能力搞上去!


    在实地观察中,任继周发现青藏高原的草场是草根絮结密实的草毡土,不透水、不通气,牧草自然长得不好,然而在鼠洞周围的草长势茂盛。他由此得到灵感,开始了划破草皮的试验,最初团队中每个人拿着铁锹、?头,一个沟一个沟地挖,在这个过程中成功研制出划破草皮专用的燕尾犁。燕尾犁可增加通气、透水效果,原来仅有两三寸高的草能长到半米左右,产量成倍增长。现在,划破草皮已成为我国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等省份大规模改良草原的常规方法之一。


    “文革”期间,教学科研都受到了冲击,任继周的工作受到极大影响,但他努力想办法维持工作,躲到天祝高山草地试验站,带领团队开展草地围栏、划区轮牧、季节畜牧业等一系列科研活动,改良天然草场,设计管理草原系统,开展中间试验,大幅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


    对于传统上草原牧区与农耕地区的分割对立,任继周提出自己的见解:“传统耕地应实行草田轮作,不但能保证粮食产量不下降,还能成倍增加牧草等饲用作物产量,培肥地力,减少污染。”


    任继周在庆阳曾做过实验:20%的土地种草,80%种粮食,最终粮食的总产和单产得到显著提高。这也让任继周更加笃定耕地农业变为草地农业是大势所趋,结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牛羊吃得好了,民众从中摄取的营养价值也高了,膳食结构肯定会改变。”


    2013年7月,任继周联合8位院士,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我国从‘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结构转型的建议”,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在做草原调查的过程中,任继周经常接触农牧民,他的思考领域也逐渐延伸到“三农”问题。 1981 年以来,任继周在贵州率先开展了我国南方岩溶地区草地的开发研究,在贵州省威宁县灼圃建立的试验站—示范场—农户相结合的模式,使 460多公顷草地的产草量增加11.5倍,载畜量及羊的体重、产毛量等均达到新西兰的生产水平,农民人均收入增加 8 倍。被当时的贵州省领导称为脱贫致富的“灼圃模式”。同时,任继周开创了科技专家在数省区范围内与政府部门合作,直接指导生产,并获得显著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先河。


    “种粮又种草,增加动物生产层,既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又可以丰富食物(肉类)来源,提高农民收入。”他关心的从来不离人民的钱包和身体健康。


    草业科学教育体系奠基者


    “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想要多发一份光和热,” 98岁的任继周从未放下对草业科学的热爱。


    自1950年执教以来,任继周始终没有脱离草业科学的教学工作,将深厚的科研成果和扎实的一线调研融入草业科学的教学中,他几乎参与了中国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草业科学需要逐步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更多人才,壮大研究队伍。”任继周一步步构建起草业科学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


    1964年,在任继周的带领下,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创办了草原专业,并成为我国农业院校第一个草原系;


    1977年,他主持制订了我国第一个草原本科专业全国统一教学计划;


    1981年,创办我国首个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


    1983年与1991年,他牵头制订或修订了“攻读草原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攻读草原科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被农业部批准并颁发各高校施行;


    2002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并入兰州大学,成立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首家草业学院;2009年,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课程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4年,他在兰州大学开设《农业系统发展史》与《农业伦理学》课程,创全国同类学科之先河,填补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的空白。


    任继周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教授回忆道:“任先生的第一堂课,不是讲授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讲草原学是干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专业导论。他的课讲得生动有趣,能使人强烈感受到草原学的深厚文化底蕴。”许多任继周的学生开始扎根在草业科学的“草原”。


    生命不息,思考不止。任继周对草业科学的热爱始终不减,一如年少时他毅然选择畜牧专业一般。他的研究从草地农业生态学延伸到农业伦理学。任继周说:“把农业发展归结纳入可辨识的农业伦理学,要用农业伦理学考察合理不合理,对不对。农业伦理就是一个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关系,要公正合理,要持续发展。”


    任继周说:“我最担心的事情是,有一天我不在了,但书还没写完”。对于他正在编写的我国第一本有关农业伦理学教材,任继周认为农业大学的学生都应该学习农业伦理,农业伦理教育是一个系统,需要建立通识教育。


    他的房间中挂满了钟表,“我要珍惜这借来的‘三竿又三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