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校友总会 联络服务每一位重大人
近日,“土木工程材料——承载人类文明的基石”线上主题报告会在重庆大学A区综合楼319和虎溪校区D1314两个会场顺利举行。刘加平校友通过线上平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0余位师生带来了精彩报告。材料学院党委书记王敬丰、副院长陈泽军、建材系主任王冲参与会议。报告会由王敬丰主持。
刘加平以“土木工程材料——承载人类文明的基石”为题,从土木工程材料的内涵,土木工程材料的作用,“双碳”战略背景下土木工程材料减碳途径,科技发展中土木工程材料生力军作用等四个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
刘加平指出,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广泛用于房屋、水利、水运、道路桥梁等工程,包括无机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土木工程材料见证了人类住所的演变,使得人类居住环境更舒适、更绿色、更智能。
在国家重大工程上,刘加平从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深中通道、川藏铁路、琼州海峡通道、渤海湾隧道、岛礁防护工程、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线、超级高铁、深海工程、深地工程、深空工程、悬浮摩天巨塔等已建、在建和未来要建设的大工程为例,讲述了土木工程材料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讲述了自己参与重大工程中的亲身经历。
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刘加平根据土木工程材料生产环节碳排放达全部碳排放的四分之一以上这一问题,提出降低土木工程材料的碳排放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与必要前提,并从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高性能化、水泥混凝土原材料低碳化、混凝土制品低能耗养护等方面来降低水泥混凝土的碳排放。
此外,刘加平从纳米改性可实现混凝土力学性能大幅提升和多功能化、功能仿生材料如仿贝壳“砖泥”结构可实现水泥基材料高强度、高韧性能的统一、二氧化钛光催化自清洁混凝土及应用、3D打印混凝土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建造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土木工程材料是科技发展的生力军。
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在线上留言对刘加平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刘加平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校友简介
刘加平
重庆大学86级建材系校友。现为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美国混凝土学会(ACI)中国分会副会长,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高性能混凝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工程应用。围绕水泥基材料的收缩与裂缝控制、流变性调控和高性能化三大关键问题,先后完成了包括“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他发明的水泥基材料早期变形与开裂测试系统被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二十多所国际知名研究机构采用;研究成果应用于长江三峡、京沪高铁、田湾核电、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
来源 | 重庆大学官网
排版编辑 | 舍予
审核 | 秦明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