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算机领域损失一位功勋人物。
2022年4月23日,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因病医治无效在京去世,享年87岁。新京报记者从清华大学确认该消息属实。
1935年,李三立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由于他排行第三,父亲便给他取名“三立”,希望他“立言、立德、立功”。
清华大学官网显示,李三立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副博士学位,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1995年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微机、局部网络、RISC和并行处理领域都有学术成就和贡献,是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的学术带头人。
记者采访获悉,李三立直率的为人和远见卓识令人敬重,晚年时期还对国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无比惦念。他七十岁时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斗室育千树,寸心留百年。”
李三立教授(右)在“深超-21C”超级计算机前合影留念。清华大学供图
“清华学生生活一生难忘”
记者从清华大学官网了解到,5岁那年,李三立被父母送到私立学校读书,跳级读完了中小学。高中毕业后,李三立报考清华大学。
“记得刚考完全国统考后,心里老是忐忑不安,饭也吃不下。到快要发榜时,一直跑到弄堂口,想买刚刚出版的解放日报。”李三立在写于2013年3月的一篇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全国大学生和大学总数量并不多,所以新生发榜名单是在报纸上公布的。
发榜后,李三立数理化三门总成绩是290分,以优秀成绩被清华大学电机系录取,成为全校年龄最小的一名本科生。
“那时,清华大学很小,学生也不多,加起来全校学生大约在1000位。全校师生员工全部一起开全校大会,清华的大礼堂都还没有坐满。”李三立回忆自己刚入读清华大学参加新生迎新会时的情景道。
当时电机系的副系主任钟士模教授在迎新会上说道:“过去清华的考生录取分数,都是物理系超过电机系的。今年,你们的录取分数超过了物理系”。六七十年之后,李三立仍把当时这番话记在心头,“我们新生听了都是心头乐滋滋的。那以后,走在清华校园里都觉得‘趾高气扬’的。”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十分重视体育锻炼。李三立回忆,到了下午5点钟,图书馆一律关门,班上干部动员学生都要到大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宿舍里基本上是空的。在这种体育锻炼风气的熏陶下,经过四年的清华生活,李三立的身体情况大有长进。
“本来,我在中学年代是身体很瘦弱的,也不会运动。在清华每天体育锻炼以后,肌肉发达起来,体力也大大提高。我当时不用脚,单单用手,可以轻易爬上6米高的绳子,再单用手爬下绳子;单杠引体向上,可以来15个以上;百米短跑可到13秒以内,跳远可到6米。”李三立称,四年清华学生生活,使自己德、智、体方面都获得了不少长进,对以后的学术研究和身体健康都很有益处。
“在清华大学的这段生活,是我一生难忘的。”李三立在文章中写道。
为国家“卡脖子”问题而奔走
“那时教师没有现在多,我记得整个无线电系就只有7位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李三立入读清华大学是在1951年。那时清华大学还没有计算机系,只有电机系。1952年,清华大学成立无线电系,1958年开始才筹组计算机系。1955年,李三立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留在系里担任孟昭英教授的助教。
1956年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中共中央制定了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将计算机作为四项紧急发展的项目之一。
“当时无线电系党总支书记在8月中旬和我讲,要我去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当研究生。我们9月2日就乘火车,动身去苏联莫斯科的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做研究生去了。”1956年,李三立作为国家第一批派往苏联科学院的研究生之一赴苏深造,师从当时苏联科学院计算机领域内唯一的院士列别捷夫。四年四个月之后的1960年底,李三立回到清华,成为我国最早开展并行处理研究的学者。
“(回来后)先进入自动控制系工作。那时,自动控制系有5个教研组,其中以550教研组最大,这就是计算机系的前身。”1970年左右,自动控制系正式改名为计算机系。因此,李三立算得上是计算机系的“老系友”。
1972年7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接受了一个国家的重要科研任务,名为“724”(中型集成电路计算机),李三立担任“724”研制组总负责人。“724”的任务是,服务于我国尖端国防科技,用于导弹、卫星的测控。
随后,724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顺利生产,李三立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这也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负责完成的较大的、直接用在西北部基地实时操作运行的第三代与第四代采用自己研制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服务于国防的计算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性能计算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计算机学会前秘书长杜子德告诉新京报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各民用行业急需一批高性能计算机。“那时由于我们没有能力制造适用的高性能计算机,国家只能花巨资从国外进口,而且还要受制于人。”
“后来‘863计划’为此立了项,这离不开李三立教授及其他专家的呼吁和推动。”杜子德说。1986年,中央正式批准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人们熟知的“863计划”,选择了信息技术等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研究发展的重点,鸣响了中国追赶世界高性能计算行列的发令枪。
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作为我国计算机结构先进技术带头人之一,李三立担任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现代VLSI四代计算机研制的负责工作。他负责研制完成的高性能计算机“深超-21C”曾被列入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的第146名,负责研制完成的“自强3000”曾被列入世界500强第126名。
“有生之年,还想再拼一下”
“李三立教授曾经给我发过一个邮件讨论CCF(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发展问题,内容很长,我印象深刻。”杜子德回忆称,1985年,CCF从二级学会升为全国性一级学会,李三立教授在其中作出了贡献。
杜子德曾在一些会议上听过李三立讲话。“他这个人比较率直,不会拐弯抹角,心直口快,可能也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李三立性格率直这一点也从多处得到印证。清华大学官网一篇文章中提到,李三立始终信奉做人要正直这一原则,在博士生论文审查把关等方面,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他不光这样要求自己,还以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无论是出国,还是对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高薪聘请,他都从不滞留和心动。
上述文章中还提到,李三立不仅喜欢历史,还喜欢学习外语。他精通俄语、英语,并自学法语、日语,身上经常装着—本袖珍汉英词典,还常常扎到图书馆里看各种外文资料,掌握该领域学术动态。
也正因他的远见,他最早引进和开发了“全国局部网络”;最早开发引进了“环形令牌局部网络”;最早倡导在我国开发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技术;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微机方面的书,并成为我国第一本全国通用教材;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虚拟寄存器结构”……
“我在有生之年,还想再拼一下,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再出一点儿力。”他2018年接受采访时曾提到,计算机是很多学科的工具,未来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要靠理论、实践、计算三方面合力才能完成。
“斗室育千树,寸心留百年;白发仍昂首,夕照峰峦间。”李三立曾在古稀之际写下这首诗。如今,大师远去,言犹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