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我国采油工程领域领军人物之一刘合院士的艺术清单

2022-04-14   央视文艺   阅读量:358

    刘合院士是我国采油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创建了采油工程技术与管理 " 持续融合 " 工程管理模式,攻克了精细分层注水、油气储层增产改造等一系列采油工程关键技术,解决了尾矿资源最大化利用和低品位储量规模效益开发的重大难题。这些介绍对于我们来说陌生而深奥,但对于国家的能源建设却非常重要。

    没有悬念的《我为祖国献石油》

    想到石油开采的工作场景,我们的脑海中出现了荒无人烟的大漠和戈壁,矗立着巨人般的钻机和永不停歇的抽油机,戴着安全帽的石油工人终日忙碌,艰苦而孤独。

    刘合院士说:" 对于一个石油科技工作者,油田会产生一种很强的吸引力,我们难以用语言形容出对它的热爱。" 这种热爱如同是艺术家之于作品,演员之于舞台。那广漠的油田,忙碌的抽油机,深入地表几千米以下的油藏,对于热爱它的石油工作者而言,就是理想之地和最佳伴侣。

    热爱的背后是极其高难度的科技攻关工作。" 我的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建立和维护油气开采通道,构建油气田开发的生命线,就像一座桥梁,把地下的原油输送到地面上来,这就是我们采油工程要做的事。我们的研究对象包括井下的工具、装备和工艺等,要面对的是窄狭井筒空间、高温高压、多变流体等复杂环境,我们所做的工作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节目现场,刘合院士带来 " 第四代分层注水工具 " 的模型,这个是可以把水精准注入到几千米以下、厚度仅为一米左右油层的 " 秘密武器 ",不禁让观众目瞪口呆。

    讲到这里,现场青艺团的同学都猜出了刘合院士艺术清单的第一个作品——《我为祖国献石油》。"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 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刘合院士说他最不会唱歌,但早在 44 年前,他还不知道石油为何物时便听着这首歌曲走进了大庆石油学院就读,这首创作于 1964 年的歌成为了他整个石油生涯的伴奏曲,如今他也成了这首歌中所歌颂的对象。

     " 英雄儿女 " 的浪漫情怀

    刘合院士有着上世纪 " 六十年代生人 " 的典型特征,充满了重工业从业者的质朴沉稳和科研工作者的严谨踏实,以及那种对 " 宏大叙事 " 的处变不惊和对任何问题品读钻研的一丝不苟。

    谈及老电影《英雄儿女》,刘院士有着对英雄的敬仰与崇拜,也有对它的艺术读解:" 那个年代的影片,是简约而朴素的,看起来非常真实,这是我喜欢老电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节目现场还原了《英雄儿女》电影中的那段《长鼓舞》,在硝烟的战场之外,在 " 向我开炮 " 的大义凛然之外,一段浪漫的长鼓舞使我们感受到艺术作品中记录的浪漫主义情怀。

    节目现场,他拿出一个包得很严实的包裹,里面是两块从地表 4000 米以下采集的 " 石头 "。" 石油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地下像条河似的流动,而都是储存在这样的石头里,我们称之为岩芯,是可以闻到一些油味的。" 粗大的手中拿着的石头是真正的 " 资源宝石 ",而寻找并采集其中的油气是历代石油工作者呕心沥血的事业。他们都是新时代的 " 英雄儿女 "。

    地摊淘来 " 无名氏的摄影作品 "

    荣登科学家的艺术清单

    如果说刘合院士艺术清单的前两个作品都与他的事业有关,那么他选择的第三个作品让人瞬间对他刮目相看。当摄影作品《帆船》和《渔夫女》出现在大屏幕时,所有人都不知它的作者与出处。"2005 年,我在新加坡开会,在牛车水的小摊上,发现了这两幅作品。当时花了 10 新币,相当于 25 块人民币买的。" 两幅地摊淘来的 " 无名氏摄影作品 " 不仅荣登科学家的艺术清单,还一直被他挂在办公室里,那种主题的温暖、光影的和谐以及无声的美感打动了刘合院士,艺术其实无所谓出处,关键在某一刻的打动人心。

    刘合院士还是 " 石油界的著名摄影师 ",他在花甲之年出版了自己的 " 主题 " 摄影集,而主题只有两个:" 忙碌的抽油机 " 和 " 唯美的颐和园 ",代表着他的事业与生活。

    (刘合镜头下马敬帅表演的京剧《金沙滩》选段)

    "2007 年以后我把相机当作我的伙伴,不管去哪儿都背着相机,摄影会给我带来很多美感 "。2007 年对于刘合院士十分特殊," 我摘除了一个肾脏,至少得有半年时间,我不愿意主动去见人,但是我骨子里是一个乐观的人,手术三个月后就去工作了。我有一句话,我说那要是明天死,今天还不活了吗?"。一时间,巨大的信息量与故事的转折使现场瞬间安静,就像他的摄影作品,一刻不停的抽油机傲首挺立,却在烈日或夕阳下抽取地球深处的宝贵能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动力保障,那种无声的力量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

    节目现场,当功勋与病痛都暂时放下,做客《我的艺术清单》对于刘合院士而言是难得的愉快与放松。朱迅模仿《开门大吉》主持人尼格买提的方式给刘合院士出了五道电影音乐题,他对答如流,战绩全胜。我们还为刘合院士量身定制了一次大显身手的摄影机会,他开心得像个孩子,圆满完成了作业。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探究刘合院士的艺术清单,就像是对他心灵的阅读,坚硬的岩层下面,暗涌着能源和力量。当他提及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我们感受到他那种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的情怀。

     "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节目现场," 金话筒奖 " 获得者白钢先生化装成朱自清,把这段文字送给刘合院士。白钢先生自我调侃是 " 微胖的朱自清 "。刘合院士与他素昧平生,却因为这段朗诵而展现出对艺术的相信、理解与尊重。对于刘合院士而言,做客文艺节目是人生中的一个 " 意外 ",他略显紧张而羞涩,但到了节目组为他量身定制的环节,他便像个可爱的孩子,不仅配合,而且享受其中,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科学家的诚意与纯真,也再一次见识到了艺术那润物无声的力量。

刘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