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海洋湖沼忆文圣常院士

2022-04-11   澎湃新闻   阅读量:13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九三楷模,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海洋学院院长、原山东海洋湖沼学会、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3月20日15时37分在青岛逝世,享年101岁。
 
     一、海洋湖沼的缅怀
 
     海洋送上了洁白的浪花,感谢老人家为海洋波浪谱写的华章;湖沼发出了沉痛的呜吟,诉说着老人家为中国海洋湖沼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文圣常院士的逝世,在他生前曾担任过多年副理事长、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的山东海洋湖沼学会、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激起了大家无比悲痛和无尽的缅怀。在文先生病重住院的两年里,学会同仁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文先生及其家属的慰问;文先生的不幸去世更激起了学会同仁内心无比的悲痛,我们怀着对文先生的思念,追忆着文先生开创学会、领导学会、指导学会的点点滴滴。
 
     二、四十多年情与爱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揭开了我国科技新时代的大幕,为海洋科学吹来了浩荡的东风。文先生作为海洋科教界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会后文先生多次向学校同仁和山东海洋与湖沼的科技工作者传达、交流大会的精神。为响应全国科学大会的号召,团结山东海洋与湖沼学界,发展山东海洋湖沼科技事业,发挥在全国海洋湖沼界的模范带头作用,1979年5月,青岛汇集了来自于济南、烟台、济宁和青岛的山东省海洋与湖沼界的代表,共同成立了山东海洋湖沼学会。在这次大会上,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侯连三当选为理事长,文先生当选为副理事长,并决定创办山东海洋湖沼学会会刊《海洋湖沼通报》。同年9月,文先生当选山东海洋学院副院长。1981年10月23日在青岛召开的第二届山东海洋湖沼学会上,文先生再次当选为副理事长。1983年2月,文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政治生命的新纪元,同年4月当选第五届山东省政协委员。1984年1月,他的著作《海浪理论与计算原理》出版,有力推动了我国海浪科学的发展与进步。1983年4月6日,文先生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同年7月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在山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三届大会上,文先生当选为理事长。1987年,文先生卸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职务。1988年,在济宁召开的第四届山东海洋湖沼学会大会上,选举青岛海洋大学施正铿校长担任理事长,文先生卸任理事长职务。鉴于文先生任职学会副理事长和理事长的10年期间为学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和他在物理海洋学上的成就与声望,大会聘任文先生为学会的名誉理事长。
 
     文先生在任理事长期间,非常关心学会工作,特别是经常和学会秘书长、会刊编辑部负责人王景明教授一起研究学会工作,积极协调解决办会和办刊中的困难与问题。他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学会年会,认真听取大会的学术报告,聆听各地海洋湖沼事业的发展,为地方海洋湖沼事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文先生卸任理事长后,特别是在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仍然抽出大量宝贵时间,经常过问和关怀学会的各项工作。文先生多年担任山东海洋湖沼学会会刊《海洋湖沼通报》编辑部主任,他严格要求文稿质量,经常召集会刊编辑部工作会议,督促、研究和解决会刊发展中的问题。
 
     几十年来,文先生经常回顾学会和会刊的发展历史,嘱咐要重视学会工作,要密切联系和团结广大会员,要为地方政府、社会和相关企业的海洋湖沼科技难题排忧解难,要做好海洋湖沼科学的科普工作,要组织专家和会员到中小学校去宣传海洋湖沼科学,从娃娃抓起海洋科学教育。山东海洋湖沼学会40多年的发展,始终浸透着文先生的心血和关爱。
 
     三、无需扬鞭自奋蹄
 
     2000年前后,文先生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精力也大不如前,按照有关规定可以退居教育和科研二线。文先生面对蓬勃发展的海洋事业大好形势,回想着他走过的半个世纪的海洋之路,奋笔疾书郑重写下“老牛自觉夕阳晚,无需扬鞭自奋蹄”。他把这张写着自己晚年志向的八个大字压在了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办公桌玻璃板下,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向党、向国家、向海洋世纪发出“老牛”的呐喊。
 
     他用这个“座右铭”激励着、鞭策着自己,也激励着后来人,不计名利,不停地在海洋事业的道路上向前奔跑、奔跑。他主动承担起了《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的主编工作,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审读修改稿件;他一直担任着《海洋湖沼通报》编辑部主任,对每一期都认真阅读,提出问题。他为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英文版)》和《海洋湖沼通报》推向更高层次,不遗余力地贡献出了“老牛”的“夕阳”。文先生还受聘担任《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科学》《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多个期刊和书籍的编委。
 
     他为了保持自己的体力,坚持每天走路上三次班:上午班,下午班,干不完的活带回家上晚班。后来体力实在不行了,他就坚持上一个“大班”,上午来,下午走,中午不休息。“拎着一个黑色的手提袋,缓缓独行在去往文苑楼的路上,寒暑不易、风雨无阻”,多年来,这俨然成了中国海洋大学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为了不被智能时代“抛弃”,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为了培养更多的后辈海洋人才,多次拿出自己的奖金和工资,持续设立奖学金。
 
     虽然文先生逝去了,但他“老牛自觉夕阳晚,无需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海洋湖沼学会的后人,像他那样不断奋蹄向前!

文圣常
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