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铺路人

2022-03-23   中国农科院中国英才编辑部   阅读量:338

    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领域,每当提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人们的敬佩之情都会油然而生。

   应召归国 人生无悔之起步

    张子仪1948—1952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攻读反刍动物营养学。当时日本滋贺县武奈岳南麓出现的耕牛“异嗜厌食症”,一度被误诊为“氟中毒”。张子仪通过微量元素钴对瘤胃微生物放线菌的消长规律分析之后,排除了“氟中毒”说,认定该病可能是由于缺乏钴而引起的恶性贫血症。他深入农户,与当地农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翌年获悉有耕牛相继发病,他及时配制钴剂,奔赴现场诊救,使大批耕牛康复,受到校方及当地政府的表彰。反刍动物的钴缺乏症在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动物营养学界尚属前沿性课题,在日本是继澳大利亚和美国夏威夷等地之后的新案例,是颇具“挑战性”的科研项目。但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百废待兴、人才奇缺,正是祖国建设的召唤下的强音,使他克服种种障碍,历时一年,1952年8月终于取道香港回国。

    多年后他回忆说:“从个人得失出发,即使继续留在国外,不过平添个‘博士’头衔,社会地位、个人生活条件会好一点,但不可能有更大作为”。是祖国的召唤使他决定重新设计自我设计,报效祖国,“以慰或冤死敌狱或捐躯疆场的千百万同龄人在天之灵。此乃人生无悔之起步”。

    上下求索 坚守学者准则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的30年期间,全国范围内饲料资源紧缺,而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则长期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多难、政治运动频繁、泡沫科学成果此起彼伏的历史时期。张子仪始终恪守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准则,探索科技兴牧之道。他蹲点跑面,奔波于晋、鲁、豫之间,主持推广收获后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解决了部分农区冬春耕牛青黄不接时的饲草问题。1954—1955年,在各种媒体浮夸大量宣传用砻糠(稻壳)喂猪效果好的复杂社会背景下,他接受农业部和粮食部下达的任务,领导工作组在媒体报导“砻糠喂猪效果最好”的浙江某县农场现场进行了严格的饲养试验,并经过京、浙两地农科所协作进行了为期2年的各种消化、饲养试验,试验证实:“用稻壳喂猪不仅无饲用价值,而且成本高,喂得愈多,长得愈慢。”但事态并未因此次验证而被控制,张子仪反而经历了被控告、诬陷的磨难,后经农、粮两口组成的工作组内查外调之后,澄清事实,才幸免于难。砻糠喂猪问题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直到拨乱反正后才由政府明文禁止,浪费人力、物力、电力,损耗机械长达20年之久。

    20世纪50年代,全国粮食统购统销,猪饲料主要依靠青、粗饲料,张子仪主持了国产饲料资源普查及开发利用项目。他受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领导的委托,于1958年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首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座谈会,首次在全国统一了饲料样品采集、制备制订规范及《暂行饲料分析方法》;及有关执行方案统一了全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科研规划,翌年在我国出版了第一部《国产饲料营养成分表》。1962年到文革前他主要着力于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的研究,对经典评定方法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挑战,但在“四清”运动中,该研究以“黑项目”为由被批判后中断。

    蹉跎岁月 不挠拳拳报国心

    “文革”后期,张子仪被下放到青海省海西蒙藏哈自治州农牧局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他仍然深入生产第一线,努力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服务。

    柴达木盆地地处高寒,养猪生产落后、死亡率高,所需猪肉多靠内地供应,运费高、损耗大。1976年,根据组织安排,张子仪在乌兰县宗务隆公社筹建集体猪场,推广科学养猪。他白手起家,经历了重重困难后,首次在该公社建成了猪、肥、粮良性循环的示范猪场,为当地市场供应鲜肉,获得各界赞赏识。拨乱反正后,时任兰州军区政委谭启龙曾亲临现场视察,与他交谈甚笃。事后他曾作为知识分子与群众三同的科技工作者典范在全省宣传其先进事迹。1979年,他被选为海西州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在政治上翻了身。

    张子仪在下放盆地的9年里,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关注国内外科研动态。“文革”期间,他千方百计抢救、保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他组织领导的有关饲料营养方面的全国协作科研原始资料。在基层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下,他利用算盘、巴罗表等传统手段,整理、勘校、筛选印发了《国产饲料营养成分表》,供全国同行参考。197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恢复建制后,通过“六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开展全国大协作,及时地补充、更新并出版了《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为我国早期饲料工业起步阶段,在设计饲料配方时提供了急需的第一手科研参数。该项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披荆斩棘 从头收拾旧山河开创新事业努力赶上时代步伐

    1979年,张子仪重新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时年已逾半百。面临着山河依旧、百废待兴、满目疮痍、团队思想混乱的现状,困难可想而知。张子仪常以“忍、韧”二字勉励自己,一切从头开始。他以极大的毅力,逐步“收回”被挪用的实验室,填补人才断层。1980年,全国畜禽营养研究会成立,他被选为秘书长,他团结务实的作风和关心学科发展的精神,获得同行的赞许。在此后的12年间,他先后被选为该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会长和名誉会长。1989年,在已故我国动物营养科学奠基人许振英教授的倡导下,他积极策划、筹措经费、稿源,创办了《中国动物营养学报》,迄今已创刊20周年,并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花甲之年,他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聘任为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中国饲料工业标准体系表》、《饲料工业原料标准》、《饲料工业卫生标准》、《饲料添加剂标准》等国家、行业、地方系列标准的研制、起草、发布、宣传贯彻等工作,他主持或参加完成的饲料工业标准可达到当时饲料工业标准总数的一半以上,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产品质量及监督检验制度的完善开创了良好的开端,结束了我国饲料工业无标生产的历史。

    创新技术再接再厉重操旧业,苦练内功迎挑战

    20世纪末是我国科研成果信息化管理体系亟须完善的关键时期。为了与国际接轨,他在加强团队建设的同时,也意识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责任感,亟需不断“充电”。为了保证全国一盘棋,避免瞎指挥而造成的低水平重复浪费,他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软件,根据国际饲料分类法原则,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饲料分类法及编码系统”。1983年,他主持了“国务院大型集成线路及电子计算技术振兴办公室”下达的《饲料数据库及优化猪鸡饲料配方软件开发》的任务,经与中国农科院情报所和计算中心联合攻关,启动了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的全国性协作网建设。1986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七五”期间,他争取到了国家攻关项目《饲料原料标准及监测技术》及《中国饲料数据库》任务,在全国31个协作单位的理解与支持下,从采样、制样、描述到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全部按计算机技术要求格式化。项目验收时,既完成了内贸部下达的国家攻关项目任务,又将新的科研参数补充到原饲料数据库中,使库存整体信息质量得到了更新换代,实现了饲料营养研究成果信息的现代化管理。截至目前,该中心已连续19年向全国发布《中国饲料成分营养价值表》的最新版本。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参数的吐故纳新,目前,根据新参数配套推出的第七代优化饲料配方软件,已通过各种形式在全国推广,为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现代畜禽养殖业及饲料工业上的普及应用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包括张子仪在内的畜牧兽医界几代人的努力,使我国饲料工业从无到有,到本世纪初产品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世纪90年代以后,历年总体产品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与此同时,肉、蛋、奶总产量也比改革开放前翻了8~10倍,近30年来敞开供应,物价平稳,结束了我国畜产品短缺的历史。

    老骥伏枥  小车不倒只管推

    20世纪末期,特别是入世以来,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新的形势,张子仪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仍潜心钻研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发展史,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观,凭借自身的国学基础,他以不断自我否定之心态,介绍先秦诸子的生态文明观,与青年学子们共同探索新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不断推陈出新。近10多年来,每年他都应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的邀请,作关于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科学学”与“科学主义”的包容、生态伦理与生态经济的共性与价值取向、科研人才建设与团队凝练等方面的读书心得报告,引导新生力量重视未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如何与边缘学科,如品种改良、环境卫生、应激免疫等专业领域之间的交融,以拓宽研究领域、探索新的技术途径。

    针对我国规模养殖业中长期被忽视的“应激”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根治的策略与建议。他认为,规模健康养殖应在查明“应激源”研究方面加强力度,破译“兽语”、“鸟语”,通过建立应激预警系统,减缓乃至消除“应激源”是根治“应激”之上策。他提出了疫病防治要从“防重于治”到“防养并举”向“养重于防”打“持久战”的观点。早在15年前“应激”问题初现端倪之际,他在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多方“化缘”,甚至以“举债”的方式向企业筹措经费,与助手们克服种种困难,同心同德在国内首次设计建成了系统研究“应激源”的第四代“畜禽代谢人工气候舱”。对农牧结合问题他也提出了要从“有啥喂啥”到“种啥喂啥”向“喂啥种啥”过渡的循环经济观。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一支多学科联合攻关的团队正在形成。他工作多年的旧实验室也于1990年经农业部批准,成为农业部动物营养代谢重点实验室,2005年又升级为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争取我国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他排除条块分割的限制,促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强强联合共建的长期合作机制,迄今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2007年,新建的实验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昌平基地竣工。在他和助手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五代“畜禽代谢人工气候舱”已经通过软、硬件调试验收,预计该套设备全面正常运转后将成为全国同行科技资源共享为自主创新服务的新平台。

    甘为人梯 为交接棒不遗余力

    古稀之后的张子仪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苦口婆心地呼吁科学研究要敢于创新,也要苦干、实干加巧干;要洋为中用、但不唯洋,古为今用、但不唯古;要从国民经济当务之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选题要看四步棋。他在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评定的理论方面提出了要彻底批判传统的无视饲料“组合效应”,无视动物正常生理,无视动物应激,以偏概全的形而上学测试方法理念。要珍惜国家有限的科技投入及民脂民膏,要避免重复浪费,特别强调要杜绝制造科技“垃圾”。在研究畜禽营养需要量体系问题上,他倡议:要立足国情国是,从不同自然区域的生产实际出发,不能以“国家标准”(GB)的形式固化在一个模式上。最近,由他与学生们组成的老中青团队开发出的“单胃动物仿生酶水解系统”已申请专利,并与广东温氏集团签约,共同开发下一代产品,预计全面完成后,不仅可使我国饲料有效能评定工作的效率提高数十倍,而且可以避免用传统理论与方法评定饲料生物学效价时所产生的种种流弊缺陷。

    作为我国第三代当今饲料营养科学的继承人领军者和我国饲料工业及现代化养殖业的主要铺路人之一,张子仪晚年仍应邀为有关农业、技监、内贸、科技、环保等部委的科技咨询项目担任顾问,献计献策,并获有关国家职能部门、省、市、学会、协会及院校等的各种荣誉和奖励。张子仪平易近人、为人厚道、生活俭朴、助人为乐。他经常和青年学子们进行交流,到邀请单位与师生们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而素享盛誉。他十分注重自身的知识结构改造,特别强调老人要警惕“好为人师”、“倚老卖老”的经验主义,要经常自我反省,不断否定自我。“蜡炬成灰,犹可护花”,“废物利用”是他作为资深专家晚年的座右铭。



原载: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铺路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 农科英才 (第一辑)中国农业科学院编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32~139页。

张子仪
中国工程院院士
饲料营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