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狂想曲,苍穹未来梦。毗邻火星,地球人对于这颗红色星球有着怎样的好奇和畅想?为配合国家及香港特区推动科技发展的努力,同时展现“与科技结盟”的校训, 2021年11月3日,香港耀中国际学校与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联合举办了一场题为「红色火星的蓝色星球梦」的讲座。
这次活动由中国“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主讲。作为中国陨石学与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他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首任首席科学家,现为月球探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
继9月两位耀中学生参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在天宫展开的后,耀中继续积极推动学生学习先进科技,并首次透过高端科技——3D全息投影实时对话——展现这一场瞩目盛典。
当日,身在北京的欧阳院士首次转化为生动灵活的3D影像,“到访”香港校园,与一众耀中学子展开了逼真的趣味互动,向他们传授丰富的太空知识。
香港中联办教科部副部长徐凯博士、香港中联办教科部科长朱琦先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王英博士、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总干事谭建新先生亦莅临现场,出席本次活动。
内地耀中耀华各校区的高中学生也通过直播观看了这次讲座。除知识上的收获之外,此次活动也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先进科技所带来的震撼——它如何能够突破空间限制,打破疫情影响下学术交流的藩篱。
随着深空探测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对太空的好奇与日俱增。讲座中,欧阳院士利用各种图像、生动例子、科学证据及个人著作读物等,向耀中耀华现场及线上的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古往今来人类对火星的认知与探索。
欧阳院士分享道,人类探寻火星生命的过程充满跌宕起伏,围绕着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火星本身的科学问题,以及火星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等问题,他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天问一号于今年5月搭载祝融号升空,展开火星探索之旅,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长足发展。由此出发,欧阳院士也向学生分享了中国探索火星计划的进展,以及天问一号如何透过天上地上联合探测的方式研究火星。他表示,中国有能力飞得更远,与此同时,中国的火星和太阳系探测任务仍任重道远。
欧阳院士还认为,火星可能曾经有过生命。在他看来,火星是最像地球的天体行星,尽管目前,人类并不具备在火星表面生存的条件。
在讲座的最后,欧阳院士提出了“再建一个地球”的构想,与学生探讨改造火星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他认为,通过不断的努力,人类将有机会实现科学家的畅想,让火星再现青山绿水,与地球成为“姊妹共同体”。他将耀中耀华的学生视为未来的希望,激励他们投身未来的科学事业。
问答环节中,众多同学踊跃发问,展现出浓厚的求知欲。有学生提问道,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将对人类移民火星会带来什么影响,另一位学生则问及改造火星对地球的影响。对此,院士坚定地表示,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两者相对独立,移民火星、改造火星并不会对人类及地球造成影响。
活动的最后,学生主持、香港耀中13年级的温一然同学向院士请教道,未来天问二号降落火星所经历的“恐怖7分钟”需要克服什么困难,这与嫦娥5号存在什么不同之处。欧阳院士赞赏了耀中学生提问的专业性,并对此作出了深入详尽的解答。
耀中一向致力于将对科学充满兴趣与热情的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的科学家,我们借着不同阶段的科学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科学基础。
对于这次精彩的活动,温一然表示,在讲座中获得第一手知识令她收获颇丰,在此之前,她没有想过人类可以有机会到火星居住。她也分享道,学校IB课程中设置有一门“天体物理学”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航天科技的相关知识。
另一位学生主持、来自德国的香港耀中10年级学生汪善娜则对欧阳院士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进行的讲座感到新奇,对她而言,这将是一次非常印象深刻的经历。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她坦言,如果有机会,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移民火星。善娜在耀中学习多年,她表示,耀中课程让她有机会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事物——4年级时,她就通过一次汇报接触到了太空科技。
在初中阶段,耀中教师会首先基于专题研习的方法,向学生教授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到了高年级,学生们则有机会更加深入这些科目。如在IGCSE和IBDP中的“天体物理学”课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奥秘,包括恒星的生命周期、黑洞、星云和宇宙的进化模型,这将对他们日后大学选科以至职业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
香港耀中中学部华籍校长施燕红女士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此前,参与天地连线活动的两位同学在回校后进行的分享,就大大激起了其他同学对于太空的兴趣,不少同学还因此产生了成为航天员的想法。此外,还有校友向学校赠送了航天种子。施校长表示,学校将计划在天台花园培育这些种子,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和地球的种子的区别。
施校长强调称,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希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无限潜能,帮助他们对未来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这样一来,他们未来的道路才能走得更远。
助理副校长 Rob Kitley则表示,学校会尽其所能,启发学生对于科技的兴趣,并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也希望能够在未来举办更多同类的活动,带领学生理解和探索更多未知领域。
此次“庆祝联盟成立三周年系列活动——2021科创大讲堂”活动由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主办,并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博览、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联合举办,支持机构为ARHT Media。
耀中耀华国际教育主席叶国华教授、行政总裁兼校监陈保琼博士、机构与学校管理层代表与来自香港中联办、中科院和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的规避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