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唐山印记丨这个唐山人一路开挂升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02-20   唐山档案   阅读量:868

    中学辍学,没有大学文凭却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没错,他就是出身于唐山市玉田县的贾兰坡。

奔赴周口店寻找“北京人”

    1908年,贾兰坡出生于唐山市玉田县,1929年毕业于汇文中学。因家境困难无法再上学,他只好在家边自学边寻找合适的工作。1931年春,贾兰坡报考了中国地质调查所的练习生。由于贾兰坡没有读过大学,对考古和历史知之甚少,进入研究所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打杂,洗刷标本、整理化石、管理账目、贴制图版,事无巨细,他却都做得十分认真。

    他也懂得,自己在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方面,知识储备几乎为零。所以,在每天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他还如饥似渴地学习相关的知识。

    有一次在周口店野外作业时,有野狗出没,干活的工人想拿野狗开荤。贾兰坡当时正在研究学习动物骨骼,因为想要一具完整的动物骨骼,盯着工人不要啃坏骨头,引来阵阵嘲笑。后来,贾兰坡在这些骨头上涂上了不同的颜色,按照书上的标示,制作了完整的狗骨架用以学习。他的口袋里平时也装着各种骨头,没事就摸,日日琢磨,跬步千里,贾兰坡成了人们口中的“骨头专家”。

    后来,贾兰坡被派往周口店协助裴文中先生搞发掘“北京人”工作。1929年,裴文中先生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贾兰坡为能在他手下工作感到十分高兴。他下决心也要像裴先生一样,做出一番成绩。

“北京人”的发现成就了考古英雄

    1935年,周口店发掘现场的重任落到了贾兰坡肩上。这项任务开始的时候并不顺利,到1936年初,资助他们的基金会只给了他们半年的经费,扬言若半年再无新发现,就要停止资助。困局当头,贾兰坡处变不惊,继续艰苦地进行发掘工作。当年10月22日就发现一副已破碎成几块的人头下颌骨。11月15日先后挖出两具猿人头盖骨,11月26日又挖出一具头盖骨。11天之内连续发现了三个“北京人”头盖骨。消息传出,震惊了世界,这次发掘不仅发现了人类的头骨和牙齿,还发现了骨器、石器的使用痕迹,它将人类的已知历史往前推进了数万年,这也成为我国人类考古学的标志性起点。这次发现让28岁的贾兰坡一举成名。

潜心钻研,成为考古巨擘

    1956年,贾兰坡升为研究员。他从小小的练习生,攀登到了高层的研究领域,相继发现了比北京人时代还早的“匼河文化”、距今180万年前的“西侯度文化”、距今160-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牙齿及石器、距今110-115万年前的“蓝田人”头盖骨,这些奠定了他在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界大师的地位。88岁那年,他被选为美国世界探险中心会员,贾老说,我现在老得连小板凳也上不去了,怎么能和宇航员同称探险家呢?美国人说,你一生钻过三百多个山洞,没人能和你相比。

    贾兰坡在70多年里,撰写发表了400多篇(册)学术论文和书籍,对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等方面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和卓越的贡献。

    有人曾这样评价他:“‘北京人’注定会让发现他的人名垂青史,但‘北京人’选择了贾兰坡,是因为看到这个人会将他的一生贡献给人类考古学,并痴心不改。”贾兰坡一生刻苦好学,努力进取。中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地质调查所做练习生、在北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进修和学习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和人体解剖学。工作中他勤奋自学,不耻下问,为获取科学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废寝忘食。晚年中,贾兰坡院士忍着眼疾及多种疾病的疼痛折磨,仍然每天手不释卷,伏案工作,用一把放大镜和一支钢笔解读、诠释着人类早期的历史。就是靠这样的苦学、钻研,他由一个中学毕业生成长为建树卓著的学者,由一个不懂化石和石器为何物的练习生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三院院士,创造了开挂般的人生传奇。

    参考文献:郭岭松. 贾兰坡:“北京人”考古发现的领军人物[J]工会信息.2016(26)

    文章来源:唐山档案

贾兰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