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5名地学家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2014-06-18   和讯新闻   阅读量:216

  6月11日,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在北京揭晓,共有29位院士和专家获奖。其中,5名地学家入围奖项。

  5名地学家分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裴荣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李鹤林、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勘探开发研究院朱光有、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周福宝、中科院遥感所姚新。

  裴荣富,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矿业工程勘查和科学研究60多年,历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矿床成因协会主席,中日、中美科技合作和世界大—超大型矿床成因图及全球成矿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主持五项重大矿产勘查工程和30余个矿床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创新地提出“双控论”和“合理域”固体矿产勘查模型;专攻特大型矿床成矿背景研究,提出“成矿偏在性”和“异常成矿”等新概念,为在全国开展找矿提供理论基础。先后获多项国家级、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最高奖。因贡献突出,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特授他终身荣誉称号。

  李鹤林,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石油用钢及石油管工程科技工作,是我国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主持完成了“轻型吊环、吊卡、吊钳、无镍低铬无磁钢、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等研究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主持完成的《提高石油钻柱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综合研究》、《石油钻铤失效机理及钢技术研究》成果获显著经济效益。主持研制10余种新材料,使一批石油机械的质量跃居国际先进水平。20多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项(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包括国家奖9 项。3项成果被国外一批重要石油管制造公司采用,6项成果被美国石油学会采纳修改标准。

  朱光有,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后承担了18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集团公司以及油田委托的科研攻关项目。在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油田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进展,并参与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群、南堡大油田和塔里木哈拉哈塘大油田的发现,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一些油田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有效指导了油田的勘探开发。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等荣誉。

  周福宝,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一等奖)指导教师、第17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和10多项企业委托项目、参加10项纵向课题及3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出版专著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煤炭行业标准1项。

  中科院遥感所姚新,3S技术方面专家,带领他的团队将3S技术在我国环保领域应用到极致,使大量抽象、枯燥的环保业务数据变得生动、直观和易于理解,为环保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借鉴模式,为环境决策提供了辅助手段。

  光华工程科技奖包括成就奖、工程奖和青年奖3个奖项,每两年颁奖一次,于1996年首届颁发,迄今共奖励了涉及能源、矿业、环境、管理等10 几个工程领域的173位院士和专家。该奖由两院院士朱光亚先生,台湾实业家陈由豪先生、杜俊元先生和尹衍木梁先生共同捐资,由中国工程院负责评奖的具体工作。光华成就奖得主将获得百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创下了我国工程科技界奖金额的最高纪录。工程奖奖金每人15万元;青年奖奖金每人10万元。

李鹤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油机械材料及石油管材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