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媒体聚焦 | 仁济医院发现最新抗美援朝史料,这名中国首批院士严苛训练只为守护“最可爱的人”

2021-10-1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阅读量:156

说明: 图片

江绍基(三排左五)参加上海市医务工作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

    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热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的场景数次令人“破防”。而就在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档案室,一批尘封多年的抗美援朝珍贵档案资料“重见天日”,其中,一封来自“上海市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员会”的证明信笺与信中的寥寥数语,清晰记录了1952年6月到8月间,中国消化病学科奠基人之一、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绍基在朝鲜战场上守护“最可爱的人”的光荣岁月。大半个世纪后,没想到一段往事被打捞起来。

    据江绍基的儿子江尧湖回忆,1952年2月,当时33岁的江绍基获批加入上海市医务工作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抵达吉林长春参加了严格的军医技能培训。为面对更多复杂的战况和残酷的战争,保护医疗队员自己在战场救护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当时的军医培训内容非常多、且严格,涵盖了战地救护、包扎止血、消毒灭菌等方方面面,特别是针对实际情况,加强了烧伤冻伤的处理以及各种火器伤、贯穿伤的处理等。

    甚至为了防止敌人突然破坏,医护人员还接受了包括细菌战、化学战、核战争的防护和急救内容的紧急培训。这些在上海医院鲜少接触到的医疗项目,让当时还是年轻医师的江绍基受益匪浅。除了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外,医护人员还必须接受严格的军事和体能训练。一心报国的江绍基与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和训练,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竭尽所能守护志愿军战士的生命

说明: 图片

    1952年6月,江绍基进入朝鲜正式开展战地救护工作。当时每一场战斗都有伤员从前线阵地上被送到医疗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重伤员。江绍基日夜不停地救治伤员,换药、包扎、清创、缝合,甚至还帮助护士给重伤员喂饭、擦身……他虽是一名优秀的内科医生,但是因为救治伤员需要,这些外科的基本救治技能他也娴熟地掌握应用。

    江绍基在朝鲜战场第一线工作一直到8月,这三个月虽然并不是电影中呈现的冰天雪地的季节,但正因为气候暖和,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在朝鲜战场,江绍基发挥自己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清洁水源、消毒防疫等工作,在当时非常恶劣的战地条件下,千方百计保障志愿军战士们的生命健康。他在朝鲜工作了三个月,积极救治受伤军民,与志愿军指战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朝鲜战场回沪后,江绍基与仁济医院的各位同事立即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1956年起,江绍基作为血防指导专家每周都工作在郊区血防第一线。他先后提出了多项重要的血吸虫病治疗方案和研究成果,为上海血防攻坚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984年,江绍基在血吸虫病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任首任所长和学科带头人。该研究所为中国消化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已成为国内消化内科主要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基地之一。

    1994年,因为在中国消化病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的突出贡献,江绍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院士在年轻时,也曾有过如此赤诚和热血的一段光辉岁月,将青春、知识和才干奉献给了最可爱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附:江绍基院士生平

说明: 图片

    江绍基(1919—1995),江苏无锡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内科学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消化病学奠基人之一。曾任仁济医院副院长、仁济医院大内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1956年起,他全身心投入到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在国内率先总结并提出急性血吸虫病综合征的标准,并率先采用乙结肠镜观察和研究血吸虫病的结肠病变,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方法。被授予为上海市血防工作先进个人,记大功一次。

    他曾和黄铭新、潘孺荪等发现阿托品能有效治疗锑中毒引发的阿斯综合征,并进一步证明只有大剂量阿托品能够救治锑剂所致的心律失常。

    主编《血吸虫及血吸虫病》一书,这是中国学者应用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编著整理的有关血吸虫病诊治的第一本参考书。

    在国内首先证实国内存在慢性胃炎引起的恶性贫血;首先建立狼犬胃癌模型,并研究维生素与胃癌的关系,发现叶酸、硒、维甲酸能对胃癌癌前病变诱导分化,为胃癌防治开辟新途径。

    所领导的消化学科被评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教育局的重点学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实验室被评为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来源:《文汇报》

江绍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内科消化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