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动态  >  媒体动态详情

如何锻炼一个外科医生?中科院院士的回答令人震惊

2021-08-11   澎湃新闻   阅读量:206

    《医学大家访谈录》是继纪录片《手术两百年》播出之后,原班主创团队制作的又一档医学人文高端访谈节目,旨在分享医学进步,展现医生价值。

    在一问一答中,勾勒平凡、真实且高尚的医学科学家群像,在温情与理性之间,思考生命的意义,探寻医学的本源。

    我们将节选出《医学大家访谈录》中导演石岚与戴尅戎院士的精彩对话。

    (Q:石岚导演;A:戴尅戎院士)

    Q:戴医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采访邀请。那作为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技艺之一,外科手术从何而来?最早的外科医生又是从什么职业演变而来的呢?

    A:人类到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对自然界的恐惧,对于伤病的恐惧,他总要有一个精神依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些巫医,这些巫医呢他有一些治病的本事。但是也有一些说神道鬼的本事。让你精神上相信他。这个时候他哪怕摸你一下,你也觉得人舒服很多。这是在精神上的治疗。所以巫医他除了骗人那一面以外,他其实在精神安慰,让你去很幸福地按照他的指导去做,他还是发挥了作用的。但是很有意思的就是说,作为外科来讲,外科就是跟创伤啊什么,跟某一种伤害打交道的。那么这个呢跟一个很特殊的职业叫做理发师或者叫剃头匠连在一起了。

    Q:嗯嗯嗯,那您作为骨科医生啊,我现在就有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想提问一下,如果是山顶洞人骨折了,他们会怎么治疗呢?

    A:所以我们说人类的延续,人类的前进,除了文化和火药以外,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医药的发达。那么人类在跟自然做斗争的时候,特别是跟自己的伤病做斗争的时候首先碰到最多的就是创伤。

    但是人类很早就开始,比如说学会了怎么去把那个骨折的地方给它固定起来。那么这个时候呢树枝,但是树枝太硬了,那么用树皮,是韧性的,等等等等,人类逐渐逐渐地就发展出一套东西来了。

    那么另外呢就考虑到无论什么东西你去贴在这个肢体上的时候它是不平复的,那么怎么办呢?人类就用木头做了一个方盒子,这个盒子是没盖的,把这个肢体放在盒子里,然后浇一点烂泥,以后发展了浇石膏,然后呢这些东西就固化了,再把木板拆掉,把手拿出来,削掉一点多余的,就像我们类似于现在的打石膏一样,那么就把它固定起来了。这种固定呢最主要的是病人的疼痛马上会减轻,因为它不动了。那么在这种不动的,这个固定的条件下面,那么他骨折也好,软组织的受伤也好就有机会去修复。

    所以人类呢就在这种,就是说很多这种小的创造,它慢慢慢慢积累在一起,就变成了治疗创伤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呢慢慢慢慢把它归结成几大类,然后什么样的创伤用什么样的治疗,有规律了,那么这个时候呢,新的这么一个治疗的这么一个理念就形成了。所以这个时候人类就进步了。

    这些东西狭义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医疗,广义一点(叫做)文化。不管是医疗技术还是文化技术,是人类跟其他生物的一个根本的区别点。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区别点,才有今天的手术二百年。

    Q:那在没有麻醉的时代啊,要想完成一台截肢手术主要依靠的是什么呢?是手起刀落的速度吗?

    A:这个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截肢代表了一种紧急的手术,代表了有的时候它是救命的手术。但是在古代它又是一个送命的手术。因为这个手术的死亡率很高。

    所以我觉得截肢这一点呢,在古代用得很多,理由很简单。一个人大腿骨折了,不知道怎么治,那么他由于大腿的拖累,他非常疼痛。晚上不能睡觉,白天不能吃东西,他很快就会送命的。如果我把这个断的腿锯掉了,说不定我还能活下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时候呢,截肢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手术。是做得很多的手术。以后又有了战争。而战争的时候呢,如果胸部被长矛刺中了,或者被长矛刺中了,或者被枪打,打坏了,或者头部,那可能到不了后方他就死亡了,活下来的伤员,基本上都是四肢伤为主。在一个很小的战争,可以有成千上万人截肢,所以截肢它可以是一个代表。

    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有第一例截肢真讲不清楚。那么至少可以回顾到公元前五六百年,当时呢有人很形象地说,要做这个截肢手术啊是三无。什么叫三无呢?就是说无麻醉,那也就是说痛得半死。无杀菌药,就是不能抗感染。无止血。你一截肢它就要出血。那个时候没有一个有效的止血手段,所以可想而知,这个截肢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手术。

    Q:那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在无麻醉、无杀菌、无止血的“三无”时代,外科手术呈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

    A:那个时候没有手术室,那么病人呢是完全靠别人把他绑在一个床上,或者绑在一个椅子上。让他随便挣扎也不会掉到地上去,对吧。就在病人极度的这个哀嚎的这个情况下要(给)他做完手术。在做手术的时候呢对吧,又要尽快地把手术结束。因为你时间每长一分病人的痛苦就延长一段时间,每长一分出血就多一点时间。通过一些草药,或者类似鸦片类的东西给他熏。熏到病人有点迷迷糊糊了开始开刀。但是一开刀,第一刀一下去已经叫起来了,那点熏没有用的。而且那个时候的刀根本不是现在的刀,对吧。它可能是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块什么东西,或者是把它削,弄弄平的一块木头而已。那么这样就硬要把皮肤、肌肉、骨头全部要弄断。把它拿掉,那个时候没有缝针,也没有想到有血管可以拿血管钳把它夹起来,可以拿根线给它扎起来,都没有的。

    所以那个时候止血怎么办?它是用那个电烙的方法,这个烙就是说把一块铁或者一块什么东西,石头烧红,然后按在那个伤口上。而且是在一个完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去按在上面。这样子呢它实际上呢把这个血管烧凝结了,同时把它周围的肌肉、皮肤也都烧坏了。你想这样一个伤口怎么愈合,怎么会不感染,有那么多坏死组织在里头。

    那么,那个时候开刀没有手术衣,没有口罩,开刀的衣服是一般是一个黑色的长袍,就挂在那个挂衣橱里,第二天拿出来再穿上去再开刀,开完了又挂在橱里。那个整个的衣服上就沾染了很多的血迹,很脏的,地面也是很脏的。没有空气消毒,没有地面的消毒,没有皮肤的消毒。

    再以后呢发明了止血钳,线可以去把它结扎,这个是一个法国的军医在一场战争当中发明的,斗争了几十年。最终是有了一个完整的,怎么样的消毒灭菌,尽量使得手术在一个无菌的状态。所谓的无菌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空气消毒啊局部的擦消毒药水啊,所有的器械都是要进行浸泡啊,以后还要进行消毒啊,消毒的时候我们又出现个高压消毒啊,很多很多的方法都出来了。还有连空气流通都要注意的,就是所有的空气流通必须是有过滤的空气才能进入到手术室里,而手术室里的空气必须向外走。而且一下子要到建筑以外,不能流到隔壁的房间里去。目前我们的手术感染率都控制在1%,或者1%以下。而那个时候是40%到60%,这差距有多大,对吧。那么而且呢以后接下来发明抗生素,这抗生素在这个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救活了很多伤员,青霉素。那么现在有了很多抗生素,当然现在又出现了很多抗药的病毒。反正这个在循环不休。

    Q:您刚才多次提到了“战争”这个词汇,那么战争和外科学的发展,两者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A:其实锻炼一个外科医生,或者他是大量的是靠什么?是战争,所以战争造就了很多战斗英雄,也造就了很多名医。这些名医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做了很多很多手术。据说有一个军医,在24小时之内做了200次截肢。也就是一天一夜不睡觉,当然了有截指头的,有截手臂的,也有截大腿的,一口气开下来了。你想这个医生他成了手术精了。所以战争它在制造了很多的罪恶的同时,它也在某些方面推动了一些科学技术。

    戴尅戎是我国最早从事骨科生物力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研制出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在国际医学领域首次将镍钛记忆合金应用于人体,解决了经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一大难题。

    今天的我们,得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前人,都更能充分享受这唯一一次的生命历程,并拥有更大的信心对抗疾病。

戴尅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骨外科专家